在南方的刘裕取代东晋政权建立宋之后,北方的北魏于公元439年也统一了北方,南北朝时代拉开了序幕。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处于兴盛时期,许多皇帝信佛,佛寺也广为修建。佛教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信仰。
南朝之大举兴佛
南朝各代对于佛教的态度,大都与前代相同,皇室贵族与一般文人学士也大都崇信佛教。宋诸帝中,以文帝最重视佛教;孝武帝也崇信佛教,曾建药王、新安两寺。
到梁武帝时更达到全盛,武帝初崇道教,即位后第三年四月八日,率僧侣二万人,在重云殿重阁,亲制文发愿,舍道悟佛,建有爱敬、光宅、开善、同秦等大寺。
陈朝诸帝仍效法梁武帝,建康旧有七百余寺,因侯景之乱,受到严重破坏;到陈时多数修复。武帝曾设四部无遮大会,到大庄严寺舍身。
南朝各代寺院,僧尼之类极多。据载,宋有寺院1913所,僧尼36000人;齐有寺院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陈有寺院1232所,僧尼32000人。不少王臣达官及文人学士,乃至民间也笃信佛法,于是佛寺遍布江东,而以梁武帝所造为最多,也最奢丽。特别是同秦寺“阁殿台,房廊绮饰,凌云九级,俪魏永宁”。
南朝之刘宋的兴亡(420年─478年)
* 刘裕仁德治国
武帝刘裕在东晋掌权时,曾采取了一系列经济的措施改革弊政,比如在承认士族特权的同时,中央机要任用寒人,州郡重镇任宗室。经济上,则下令禁止豪强隐藏户口和霸占山林。(见上一讲)
刘裕对待百姓十分仁德,他登基后不久,就派遣官吏巡视四方,表彰贤能和善良之人,询问百姓的疾苦。对于冤狱,一定要秉公处理。他又先后下诏赦免“亡叛”,释放部分吏族、士兵和刑徒。为减轻百姓负担,他又下令减少国家办事机构人员数量。
刘裕“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有一次,宁州献来了虎魄枕,光色甚丽。当时将要北征,听说虎魄可以治金创,刘裕就下命捣碎分给诸将。平定关中后,刘裕得到了一个绝色女子,十分宠爱,因此荒废了政事。大臣谢晦进谏,刘裕马上将女子遣出。
刘裕宫内外都十分节俭。据说他的起居处玉烛殿,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
在刘裕的治理下,宋初南方渐趋安定,经济开始发展。
刘裕称帝后不到三年病死,子刘义符继位。
* 元嘉之治
刘裕的儿子刘义符继位后,荒淫无度,只知享乐。在即位两年后,被大臣徐羡之等废掉,立他的弟弟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年号元嘉(424年~453年)。
文帝天姿聪颖,有君人之德。他继承了刘裕治理国家的政策,使国家“纲维备举,条禁明密,罚有□科,爵无滥品”。因此,在元嘉年间,政治较为清明,社会安定。生产也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一个“小康”的局面。
当刘宋国力逐渐发展的时侯,北魏于439年统一了北方,并不断向南进攻。450年(元嘉二十七年),拓跋焘征集六十万大军南下,并亲率十万大军进攻宋悬瓠城(河南汝南),不克而退。
此时,刘宋由于国力增强,这时便乘机分兵两路北伐。虽取得一些战果,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当宋军南撤时,拓跋焘攻下了悬瓠、项城,越过彭城,渡淮直趋瓜步(江苏六合),扬言要渡江夺取建康。在这种危急局面下,刘宋政府动员了建康附近各州郡的全部丁壮,沿江设防。魏军见宋朝江防巩固,加上粮运不继,被迫退军。魏军撤退时,烧杀虏掠,“所过郡县,赤地无余”。
* 刘宋的灭亡
宋魏战争结束不久,宋文帝为长子刘劭所杀。文帝第三子刘骏起兵杀死刘劭,继位为孝武帝。他死后,儿子前废帝无道,为武帝的弟弟明帝所废。武帝和明帝时,因担心宗室篡位,大肆屠戮宗亲。政治也日益腐败,“征赋有增于往,天府尤贫于昔。兼军警屡兴,伤夷不复”,“小民嗷嗷,无乐生之色”,社会又开始处于危机之中。明帝死后,大权为统帅禁军的中领军萧道成所有,他先后废掉了无道的后废帝和顺帝。
479年,萧道成夺取了刘宋政权,改国号齐,是为齐高帝,史称南齐。
南朝之萧齐的兴亡(479年─501年)
* 高帝武帝清明之治
齐高帝萧道成出身于布衣素族,为人宽宏大量,宽严清俭,喜怒无色。他善于纳谏,深得众望。他做皇帝后,提倡节俭,后宫器物栏杆都不用铜来装饰而改用铁,内殿设黄纱帐,宫人穿紫色的皮履,华盖除掉金花瓜,用铁回钉。高帝常说:“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他想以自己为表率,改变天下的风气。当他的臣下将一些南齐国运与以前图谶数十百条相符的记录呈上时,高帝并没有大肆宣扬。
《齐书》上说:孙卿有言:“圣人之有天下,受之也,非取之也。”
对于百姓,高帝也以仁德为本。他在位四年中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整顿户籍,并允许流民回归本土。
晋、宋以来,赋役繁苛,人民穷困不堪,不少人成为流民。萧齐检籍以元嘉二十七年户籍为准,凡查出与这一年户籍不合者,一律退回本县改正,称为“却籍”。不过,在检籍过程中,由于检籍官贪污作弊,结果“前检未穷,后巧复滋”,“应却而不却,不须却而却”,使却籍户不满,矛盾进而激化。
高帝萧道成死后,齐武帝即位,年号永明(483年~493年)。
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比岁未稔,贫穷不少,京师二岸,多有其弊。遣中书舍人优量赈恤。”不久,再次下诏说,“水雨频降,潮流荐满,二岸居民,多所淹渍。遣中书舍人与两县官长优量赈恤。”
第二年,他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在位第四年,他下诏说: “扬、南徐二州,今年户租三分二取见布,一分取钱。来岁以后,远近诸州输钱处,并减布直,匹准四百,依旧折半,以为永制。”
武帝还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
武帝以富国为先,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提倡节俭。他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
武帝对于其后事,特意下诏说:“我识灭之后,身上着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袷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我入梓宫。祭敬之典,本在因心,东邻杀牛,不如西家禴祭。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未山陵前,朔望设菜食。陵墓万世所宅,意尝恨休安陵未称,今可用东三处地最东边以葬我,名为景安陵。丧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百官停六时入临,朔望祖日可依旧。诸主六宫,并不须从山陵。内殿凤华、寿昌、耀灵三处,是吾所治制。”
齐武帝时,还与北魏通好,边境比较安定。高帝和武帝的清明统治使江南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也暂时安定。
* 萧齐的灭亡
齐武帝死后,萧道成的侄子萧鸾父子相继即位。他们怕高、武子孙夺权,便进行大肆屠杀。在齐宗室互相残杀中,萧道成的族弟萧衍在襄阳起兵,攻进建康,称帝,建立了梁朝。
【正见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