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现在大概有四千条街道,大都有其典故、并记录每一处的地理、历史,文化及民族色彩等等。自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后,当年6月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并划出维多利亚湾地段40幅公开投标拍卖,鼓励商人投资发展楼宇,当时香港岛人口约5000人。那时起,香港成为转口港的地位已确立。这时期的香港街道大都先拟定英文街名,之后再译成中文。而这些英文名字多为纪念港英重要人物,包括当时在任的总督、辅政司及工务局首长的姓名外,很多都以产商和社会领袖而命名。
现在让我们回首去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以皇室为名的街道:
“皇后大道” Queen’s Road
英国维多利亚女皇 |
1842年2月,香港开始建筑位于海旁市中心的第一条马路,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皇,叫Queen’s Road,起点在水坑口街。维多利亚女皇是“女皇”,应译为女皇大道,但当时的翻译员把QUEEN误译为“皇后”,所以得名“皇后大道”。港英政府曾于1890年澄清,但由于已沿用几十年,所以亦无意更改中文译名。其后皇后大道再向西区伸展,就分称为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西。最后再向东伸展到湾仔之一段,叫皇后大道东。
当年建筑“皇后大道”中及东西两路时,把开山石块投入附近海边,成为现在的“新填地”。
“域多利道”Victoria Road
域多利道在坚尼地城西面,接连卑路乍街沿海向西伸展至华富道与薄扶林道。该公路是在维多利亚女皇时期约1910年代筑建的郊外街道,初期叫“维多利亚庆典道”(Victoria Jubilee Road )。后来改为Victoria Road,但不知何故,中文却改译成了“域多利道”。
“域多利皇后街”Queen Victoria Street
域多利皇后街座落在中环街市旁。早年翻译员把“Queen”译为“皇后”,而不是“女皇”。亦沿用不改了。
“伊利近街”(Elgin Street )
伊利近街在1861年建成,由荷李活道曲折而上坚道,老香港无人不识。是以伊利近伯爵1861年到港而命名的,当年他指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以全权公使身份,签署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九龙半岛划入英国统治之条约,就是他签署的。
“英皇道”King’s Road
“英皇道”北角一段路 |
早年铜锣湾天后庙对出的一带都是海旁与沼泽,东面山头很多都是石矿场,人迹罕至,亦未有马路接连东面的各个湾头村庄,如七姊妹村、扫箕湾村(即筲箕湾)、公岩(即亚公岩)等一带。1857年英国规划出的“四环九约” 之警察治理范围时,铜锣湾以东属城郊地区,不属市区范围,也不归纳于维多利亚城的辖区。
1880时到二十世纪初,英商太古洋行开发东区,兴建船坞、糖厂及货仓等等,才开山劈石发展沿岸道路网。到1904年香港电车公司成立,行车路线从坚尼地至筲箕湾。但早年的电车路,由铜锣湾沿英皇道往筲箕湾那一段是单轨的,亦只有一架电车来往。所以当时在筲箕湾要撘电车到中环,如果错过了一架车,须苦苦相候,等它回头才可乘撘。故此早年有“英雄被困筲箕湾”一句流行话。但当时这条由铜锣湾向东走马路并未叫英皇道。正式命名要等到1935年6月21日,是纪念英皇佐治5世的。
香港于二次大战期间,曾沦陷于日军手中。日军将皇后大道中改叫“中明治通”,英皇道则改为“丰国通”。
“太子道”( Prince Edward Road)
太子道位于九龙,西起大角咀,直伸至观塘。马路是纪念1922年访港的爱德华皇子而命名。初建成时叫宜华径(Edward Avenue)后改为“英皇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战后后再改中文名为“太子道”。 这个爱德华,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英国皇帝爱德华八世,1936年他把皇位让给其弟。
“公主道”(Princess Ms Margaret Road)
全名应是“玛嘉烈公主道””。她是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的妹妹,1966年应邀访港主持“英国周”开幕典礼,当时港府把何文田区内的“楠路”改名纪念她。后来公主道扩建成为主要道路。她于于2002年中风病逝。(待续)
(香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