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表演艺术

戏曲漫谈:壮剧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它是在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壮剧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流行于以田林、隆林为中心的北路壮剧,在民间说唱“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主要唱腔有正调、过场调等,传统剧目有〈十牙〉、〈文龙与肖尼〉,〈侬智高〉等。

流行于以德保、靖西为中心的南路壮剧,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面成,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势,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流行于以河池、柳州、百色为中心的壮族师公戏,是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初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主要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

云南富宁壮剧原名“土剧”,是在本民族的民歌、小调、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剧目有〈螺蛳姑娘〉、〈换酒牛〉等。

云南广南壮剧原名“沙剧”,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剧目有〈侬智高〉、〈瞎子闹店〉等。

──转自《世华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