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8月11日讯】就在汉室这幕大戏即将落幕之际,又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拉开了序幕,这就是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当时一位复姓诸葛单名亮的英雄人物,在出山之前纵论天下大计时,就准确的预言了三分天下的结局。
历史的走向果然如其所料,并在一直验证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法则。而诸多的风流人物就在这业已预先设好的大舞台上,尽情的展示着智谋,尽情的演绎着“忠义、仁义、信义”,并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官渡之战,过五关斩六将,赤壁之战,七擒七纵孟获等。虽然转瞬间,三国“是非成败转头空”,让后人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千古不曾泯灭的是“遥看三国事,满盘皆忠义。”
三国始与公元220年曹魏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本篇采用的年限则从魏正式代汉起,吴被灭止。魏之前为群雄逐鹿时期。
东汉末年天下态势
东汉末年,由于外戚与宦官的不断争斗,政治十分黑暗腐败。公元189年4月,汉灵帝病死,少帝刘辩继位,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舅父大将军何进执掌朝政大权。
当此之时,天下已经大乱,群雄竞起。出身社会下层(屠户)的何进,企图依靠下层豪强的董卓杀掉宦官,不料宦官首先发动,杀死何进。何进部将又攻入宫中,杀死宦官2000多人。而应何进之召领兵前来洛阳的并州枚董卓,则改立刘辩之弟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横行天下,东汉名存实亡。
汉室诸多旧臣痛恨董卓恶行,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事,地方豪强也加以响应,东汉末年混战的序幕遂正式拉开。由于袁绍出身于“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世家大族,又在消灭宦官集团中出了力,因此在讨伐董卓时被推为盟主,从三面包围洛阳。董卓为躲避围攻,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公元192年4月,司徒王允设计与吕布杀死了董卓,天下百姓都拍手称快。但是随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又杀死了王允,关中大乱。
董卓死后,各个势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混战。经过一番混战、兼并,到199年,除了势力最大的中原地区的袁绍占冀、青、并三州和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外,全国大的割据势力只剩下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韩遂、马腾占有凉州、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公孙度盘踞辽东等六七股。这些势力间又开始了新的角逐。
雄才曹操平定北方
在割据势力间的混战中,北方的袁绍消灭了幽、青二州的公孙瓒,并完全占据了幽、冀、并、青四州,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在北方,能与其进行角逐的只剩下了曹操。但是袁绍为人优柔寡断,与曹操的雄才大略相比,终是逊色不少,最终在与曹操的角逐中落败。
*曹操的身世和才能
曹操,字孟德,是今天的安徽亳县人。他的父亲曹嵩,是东汉宦官曹腾的养子,后来官至太尉。
曹操小的时候就十分机警,善使计谋,但是他任侠放荡,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有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颙认为曹操有异相。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曹操二十时,举孝廉为郎,担任洛阳北部尉。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曹操不畏权贵豪强,对违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动,豪强敛迹,没人敢再犯禁令。此后,曹操因镇压颖川黄巾军有功,被提升为济南相。他上任后,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拆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了不少。不久,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他称病辞官回到了老家。
董卓篡逆后,天下群雄并起。曹操被董卓任命为骁骑校尉,并召之入京,欲与其计事。曹操深感董卓必败,便逃回家乡陈留,散尽家财,募兵参加讨伐董卓。当时其它势力畏惧董卓兵强,都不敢主动去攻打他。曹操却说:“举义兵以诛暴乱,大□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于是曹操率兵去攻打董卓,战败而退守酸枣。曹操向袁绍等进言,应快速进兵,但袁绍并未采纳。
此后,曹操聚集千余残兵,在济北(山东长清)诱降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并“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的势力开始壮大起来。此时,董卓被大臣王允诛杀。
公元196年,曹操带兵进入汝南和颖川,镇压了黄巾军余部。同年,汉献帝由长安逃回洛阳,因贫弱不能自立,便召曹操进京护卫。
曹操来到洛阳后,劝说献帝迁都许昌,遂成“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势。曹操首先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其次,曹操在经济上也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由于连年战乱,许多田地荒芜。曹操认为:“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于是先后实行民屯和军屯。
所谓“民屯”就是招募流亡农民,利用荒地屯田。管理民屯的最高机构是大司农,郡一级设置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县一级则有屯田都尉,直接指挥民屯生产的是屯司马,每屯生产者大约为50人。由于屯田农民不属州郡,而属典农管辖,所以他们被称为“典农部民”,或称“屯田客”。政府规定,屯田客凡用官牛者将收获物的六成缴国家,不用官牛的缴五成。据记载,当时在洛阳、颖川、河内、南阳、弘农、上党等许多地方,都设有民屯组织。
民屯实行不久,曹操又下令实行军屯。军屯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士兵和他们的家属(所谓“士家”)。军屯的基本单位是营,每营60人。
此外,曹操还大修水利,推广种稻,使中原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也初步解决了军粮问题。
第三,在用人方面,曹操广纳贤才,而且有容人的雅量。比如当刘备投奔曹操时,曹操手下的谋臣程昱劝说其杀了刘备,因为刘备有雄才并非久居人下之人。曹操却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第四,整顿军纪。曹操下令手下士兵不许侵扰百姓,违令者要受到惩罚。曹操还以身作则。有一次,曹操的马受惊践踏了百姓的农田,曹操便割发代首,以做惩罚。
不久,曹操在中原基本站稳了脚跟,成了唯一能和袁绍抗衡的力量。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的转折点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雄心勃勃、势力大增的曹操为了统一北方,自然将进攻的对象指向了袁绍。曹操手下诸将认为袁绍实力雄厚不可战胜,曹操却认为:“袁绍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曹操之才能由此可见。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东北)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官渡之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绍有大军十万,战马万匹;而曹操大约只有一二万人。袁绍占有冀、并、青、幽四州之地,曹操只占兖、豫二州。从军队、物资的数量和后方力量上来看,袁绍远远超过曹操。不过,曹操的优势在于:一、比袁绍得人心。袁绍对待百姓比较严苛,而曹操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二、军队的战斗力强。袁绍法令不严,士气不振;曹操赏罚严明,上下齐心。三、在用人上,袁绍任人唯亲,曹操唯才是举。此外,曹操非凡的智谋也是袁绍不可相比的。
官渡之战是一场充分展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智谋的战役。最初,袁绍进军黎阳(河南濬县东北),前锋进围白马(河南滑县东),曹操采用声东击西之法解了白马之围。接着,曹操主动退守官渡,以少数军队阻扼袁绍十万大军达半年之久。后来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告知了袁绍屯聚军粮的地点。曹操率精兵五千,将袁军屯粮之处焚毁。袁军军心动摇,全线崩溃,袁绍仅带了八百名亲兵逃回河北。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一举消灭了袁绍的主力,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袁绍经此一役,实力大伤,不到两年就病死了。
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位,互相火并。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攻下邺城,杀死袁谭,占有了幽、冀、青、并四州。袁尚则投奔了乌桓王蹋顿。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出征卢龙塞(今河北遵化西北),大破蹋顿和袁氏的联军。袁尚又投奔辽东,为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至此,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统一北方后的兴邦强国策略
曹操统一北方后,采取了一系列兴邦强国的策略。首先提倡兴礼仪。
公元202年,曹操下令:“凡是跟我当兵的将士,因战死沙场而绝了后代的,找他们的亲戚当他们的后裔,分给田地,由官府配给耕牛,设立学校,教育这些英雄的后代。要建立祠庙,让活着的后代能够有地方祭祀自己的祖先。能够把死者的后代培养成人,我死后见到我那些先去的将士,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第二年秋天,曹操又下令:“十五年战乱,使青年人没见过仁义礼仪的风尚,这使我很忧伤。我命令所辖各郡都要提倡和重视古代圣贤们的典籍的研究,要建立学校,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立专门负责培养年青人的官员,选拔本地优秀子弟给以教育,使先王之道不致废绝,从而兴天下。”
各郡县按照曹操的命令,大兴教育。教育兴而人才起,人才起而百废兴。曹操的教育计划,为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础。其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曹操在用人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不重个人的门第出身的选拔措施。他在《求贤令》中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曹操甚至要求部下将“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在“唯才是举”的方针下,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曹操不仅重用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而且还重用文人。文官郭嘉、满宠等都为曹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建安七子”与才女蔡文姬都是曹操的幕僚。甚至对于心属刘备的关羽,曹操也备加爱惜,也不因其斩杀了自己的部将而心怀怨恨。
由于一大批有才能的士人被曹操任用,曹操时期的政治比较清明。
第三,继续发展经济。曹操统一北方后,社会秩序开始安定,许多流民纷纷回乡。这些返乡的流民,除了一部分成为屯田农民,一部分成为豪强的部曲、佃客外,还有更大一部分则成为各地的自耕农。这些自耕农因为有自己的土地和经济,有较其他劳动者为多的人身自由,因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较高。
曹操占领袁绍领地后,鉴于百姓受豪强欺压之苦,遂下令取消当年的赋税。公元204年,曹操颁布了对自耕农的田租户调令:“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种按户征收绵绢的户调制,此时正式创立。它的征收方法是,首先按民户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然后根据户等高低摊派多少不等的绵、绢,而平均起来每户合出绢二匹、绵二斤。这一制度,总的说要比东汉进步一些。曹操在颁布田租户调令时,申明地方官不得再乱收苛捐杂税,并严禁“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这对安定自耕农的生产都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为了发展生产,曹操继续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如在合肥修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堰,其中七门堰可溉田1500顷,芍陂可溉田至数万顷。在关中开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三千余顷等等。在河北疏导高粱河,造戾陵遏,开车箱渠,灌溉四五百里之间万余顷土地。这些水利工程对促进北方农业的恢复起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当政期间,农业亩产量有所提高。在肥沃的屯田土地上,“白田(旱地)收至十余斛,水田收数十斛”。
随着农业的好转,北方的手工业在某些方面也有所恢复。如纺织业,襄邑的锦绣,朝歌的罗绮,清河的缣帛,上党、代郡的麻布,都恢复了生产,并成为有名的产品。又如冶铁手工业,韩暨改良了冶铁技术,把既费工力又效率低的马排和人排改成水排,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
统一北方且实力倍增的曹操开始将视线转向了南方,以期完成其统一全国的霸业。他的兵锋首先指向了占领荆州的刘表和依附于刘表的刘备。此时,曹操被汉献帝封为丞相,权重朝纲。
【正见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