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公元153~208年)东汉末文学家。字文举,汉末鲁国人,孔子的二十世孙。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性宽容好士,宾客如云,所作散文,锋利简洁,多讥嘲之辞。后因触怒曹操被杀。能诗,为“建安七子”之一。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是旧时为学童开蒙的基础教材《三字经》中的一段话,这里所说的四岁让梨的孩童,就是东汉末年的大名士孔融。孔融少时成名,称之“幼有异才”。又据《融家传》记载,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岁时,每次兄弟们一起食梨,哥哥们都拿大的,他却总是拣小的。家中大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夸赞。
十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太守李膺名声极大,“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但是他“不妄接宾客”,不是当世名人和亲戚都不获接见。而孔融还是个孩子,却偏要见见李膺,他对李府守门者说:“ 我是李君府家亲戚,请通报。”李膺请他进来后问他道:“您与我是什么亲戚呢?”孔融答道:“ 当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老子李耳有师友关系,所以我与君是世代通家之好啊。”在座的人听了,无不惊叹他小小年纪如此聪慧。太中大夫陈韪后到,别人告诉了孔融刚才的话。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未必出色。”孔融立即反驳道:“ 想必你小时候一定聪明伶俐了!”陈韪十分尴尬。这就是成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出处。
虎父无犬子: 孔融被逮捕时,朝廷内外人人惶恐不安,深怕也被诛连。但是孔融的两个儿子,却是仍旧玩着游戏,一点也不慌张害怕。孔融对来使说:“希望只加罪于我,保存两小儿的性命。”孔融儿子从容不迫地答道:“大人您难道见过打翻了的鸟窝下面,还有完整的鸟卵吗?这就是著名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句话的出处。
为什么有这种无师自通的“神童”?其实就是人的真正思想和超常智慧来源于人的元神(主意识)。而元神有年龄,有生生世世的轮回和记忆。孔融及儿子“幼有异才”,其元神非幼儿也,是成熟的。
(资料来源:《世说新语》)
(香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