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民:猴子和牛的故事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7月13日讯】著名经济学者、政论家杨小凯因肺癌不治,于七月七日凌晨在澳洲辞世了,年仅五十五岁。小凯是十分有建树的经济学家。当然,当代经济学家中可以和小凯相比的,并不是没有。但是所有这些,没有一个有成就的经济学家有小凯这样的经历:十八岁时被中共抓去坐牢,一坐就是十年。被释放后出版了三部经济学专著,并被聘为武汉大学讲师。小凯没有读过大学,却被普林斯顿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小凯生前是澳洲的经济学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
小凯四八年出生于吉林,生长于湖南,父母都是早年跟随毛泽东的中共干部。小凯原名杨曦光,在毛泽东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还未成年的小凯写下一篇题为《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批评中共的政体。这篇文章影响极大,传遍中国,小凯也因此被以反革命罪被抓入狱。七八年小凯出狱。
我认识小凯,是八十年代中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的时候。由于经常一起聊天,我们成了好朋友。当时我对小凯的感觉是,他饱受中共政治迫害之苦,决心远离中国政治,潜心研究学问。但是我最初的感觉是错的。小凯仍然十分关心“中国向何处去”。八六至八七年间,中共发起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运动,把有自由化倾向的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开除出党,并把同情自由化的总书记胡耀邦撤职,激起留美学生的不满。小凯当时对中共的运动十分担心,竟又开始做被抓入狱的噩梦。
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群留学生给中共写了一封公开信,抗议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镇压。小凯是公开信的发起人之一。很快竟有一千多留学生在公开信上签名。这是海外民主运动史上的第一次公开抗议中共的政治迫害。公开信影响很大,国际上的媒体要求采访发起公开信的中国留学生。但是多数发起人顾忌中共迫害,都不愿意公开露面。于是小凯、于大海和我公开接受采访。当《纽约时报》登出我们三人接受采访的照片后,我们便得了个外号:“普林斯顿三剑客”。这可以说是普林斯顿大学成为“反革命大本营”的开始。
小凯以“反革命”为荣。小凯讲,“反革命”比“革命”要好。革命是革除性命、是杀人的。革命是暴力,以暴易暴,推翻了暴君的革命者往往是比被推翻的暴君更凶狠。而反革命是反对杀人,有什么不好?英国的历史是最“反革命”的了:王室多次复辟,到现在还保存王位。但是英国的国会和王室的较力中,建立了一系列的游戏规则(如不得非法迫害政敌),这套规则,对世界自由市场和政治民主制度的贡献是最大的。这些反映出小凯的独到的、人本的思想。
和小凯相处,十分有趣。在普林斯顿读书时,我和小凯在电脑房写论文。遇到英文语法问题,他就立刻抓住他旁边的美国学生请教。我说:你不认识人家,怎么上来就问?小凯说,你要是也住过十年共产党的监狱,也会和我一样,没有什么值得在乎的事情。有一次我对小凯提起他聪明过人,小凯却说,他不过是二流的。在监狱他遇到许多一流的人才,但是共产党对这些人才非常害怕,把他们都杀了。小凯当时十分弱小,才得以逃生。
小凯的经历,使他看问题入木三分,并且语言生动。在谈到为什么香港的亲共资本家比共产党还“左”时,小凯说,因为共产党向来不信任资本家,如果这些亲共资本家不小心说出和共产党“不一致”的话,则会被认为是“本性难移”。小凯形容说,这好比“黄泥巴掉在裤裆,不是屎也是屎。”所以他们就变得“凡事左三分。”
当我○一年被中共非法扣押时,小凯非常关心。他不仅写文章为我呼吁,而且打电话告诉我家人,在监狱是吃不饱、营养不足的。可以把猪油放在牙膏筒、把肉松放在棉被,给我送去。我出来后,小凯马上打电话,给我讲了猴子和牛的故事。屠夫到笼子挑选猴子时,所有的猴子战战兢兢。一旦有一只猴子被选中,其他猴子则立刻把被选中的猴子推出笼子。当然,每减少一只猴子,下一次其他猴子被选中的机会就大一分;而牛群中的一头牛受到狮子的攻击时,所有的牛就围成一圈,一起用角同狮子斗,保护了受害的牛,也保护了自己。
小凯从不吸烟,却患上肺癌,恐怕是十年牢狱种下的病根。小凯把他十年牢狱的生活写了一部书,名为《牛鬼蛇神录》。和一般的回忆录不同,小凯在书中很少写自己,而主要写他的狱友。用他平静的语调,展现出一幅幅令人发指的政治迫害的情景。被迫害的人,有普通的百姓,也有基督徒,也有极具独立思想的人。这些人在暴力面前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他们自身难保,但是还关心狱友的命运。小凯的这本书,把迫害者的兽性和被迫害者的人性用不夸张的笔墨记录下来。正如小凯在书的结尾说:“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情,我一定不能让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种种动人心魄的故事消失在黑暗中,我要把我亲眼见到的一段黑暗历史告诉世人,因为我的灵魂永远与这些被囚禁的精灵在一起。”
理解了小凯的这一段历史,才能理解为什么小凯成为经济学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士,在自由世界过“独立知识份子”(小凯语)的生活,却仍然十分关心中国的前途,花大量时间到中国教书、演讲、著书。因为他要完成那些被囚禁的精灵用生命追求的理想:让中国有自由。
(7/12/2004)
转载自《新世纪》网站(//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