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21日讯】 前些日子,新加坡教育部兼社会发展及体育部政务部长曾士升宣布了有意从中国引进一套“先认字、后写字”的新教学法。本身并不是语言教育的专才,但思前想后,觉得有些想法可以提出来求教于方家。
首先,这套“先认字、后写字”的语文教学法是在中国试验的。中国的语言环境和新加坡之间有着极大的基本差别。中国是个单纯的语言环境,在中国学府,举国上下讲的都是华语,而且几乎所有科目都是以华语为教学媒介。也就是说,那套新教学法是在讲用纯正华语的大环境下试行的。而在新加坡,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是英语,学生除了华文课之外,甚少有机会接触华文。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大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中国学生每天听的、说的、读的、写的都是华文,要先认字,后写字可能不是难事。可是新加坡学生平时讲一句纯正的华语都有问题,总是不到三句就出现语码夹杂、中英混淆的情况;而且学生在难得有机会接触、使用华语文的学习环境下,真的能做到“先认后写”的教学目标吗?
放目远眺,美国和中国一样,是通行语言单纯的一个国度。在美国,无论是白人黑人、华裔欧裔,见面就是讲英语。可是众所周知的是,美国的学生素来能讲不能写。如果在美国这样一个通行语单纯的国家教育出来的学生,都会产生这个问题,试问在新加坡,“先认后写”的教学法真的可行吗?而且,英文是拼音文字,学写会比华文来得简单,只要懂得发音,拼音就八九不离十。如果一个使用比较易写的通行语的社会都做不到“先认后写”,一个语码夹杂的社会能够对一种更为难写的语文实行“先认后写”教学法吗?
再回头看看 “认写并行”的传统教学法,真的是需要改头换面的大改革吗?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一块大海棉,吸收能力极强,比起成年人要强得多。小孩子心思单纯,心无旁骛,记忆力比大人、甚至比青少年学生都来得强。很多时候,童年时所学的东西跟得最牢,童功所取得的效果也最扎实。如果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放弃了这个稍纵即逝宝贵时机,让孩子们到了生命的较迟阶段才开始背字、写字,所取得的效果真的会更好吗?真的好到值得大费周章去改弦易辙吗?
这里不是要全盘否定“先认后写”的教学法,只是觉得要移植到本地可能要谨思慎行。在传统教学法失败的学生身上,教育部或许可以考虑引进这套新教法。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模式,因此当传统方法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新的一套技巧可能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事件:有一名初出茅庐的老师不懂规矩地发了一份(当时的快捷华文班)中一程度的理解问答作业给一班中三普通工艺班的学生,学生愣住了,问老师:“这是什么来的?”老师也愣住了。原来他们的教学仅仅要求他们能听、能说华语,他们已经好久没看过理解问答这玩意儿了。这群普通工艺班的学生有很多实际上已经丧失读写能力(尤其是后者)。当然,这跟他们的教学目标有关系,因为平时本来就没训练他们读写能力,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这个故事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先认后写”教学法全面在新加坡推行的警讯。在教育部决定采用这套教学法之前,或许可以先进一步了解这些普通工艺班的学生。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