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环球好评

张敏:圣女林昭

——兼谈电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2日讯】4月22日,林昭骨灰安葬仪式在苏州灵岩举行。今年4月29日是“文革”中被当局枪杀的原北京大学女生林昭遇难36周年纪念日。与此同时,一部电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在中国以非公开放映方式在关注者之间传看。

林昭,原名彭令昭,1932年生于苏州,1949年就读于苏南新闻专科学校,以后曾在《常州民报》工作。1954年,她以江苏省最高分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7年,共产党把55万以上响应共产党号召给党提意见的人打成“右派”,林昭因为替被打成“右派”同学鸣不平,也被打成“右派”。

她被打成“右派”后曾向有关方面申请与另一位“右派”结婚,但得不到批准。以后,林昭几度入狱,一直未能结婚。1960年,林昭因反革命罪名在苏州被捕,她的父亲彭国彦连说:“我们家完了”,不久自杀身亡。1968年4月29日,林昭接到由20年有期徒刑改为死刑的判决书,她当即刺破自己的血管,用鲜血书写了“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当天,她被秘密处决,终年35岁。当局派人到林昭家中,索要5分钱子弹费。林昭遇难后,她的母亲许宪民在“文革”中继续遭受迫害,精神失常,1975年于上海自尽(另一说是流落街头受伤而死)。一年后,随着毛泽东的逝世,“文革”结束,后来,55万“右派”获得“改正”。1980年,上海市高级法院宣布为林昭平反。

  

4月22日,林昭亲友和同学在苏州郊外举行林昭骨灰安葬仪式。当天,我通过电话采访了一位参加安葬仪式的林昭在北京大学时的同学。(以下简称“同学”)

  

同学:这个墓地在苏州灵岩山南麓,安息公墓老区最高一层左端。

  

记者:能否请您讲讲骨灰安葬仪式的情况?

  

同学:仪式由林昭舅舅和林昭妹妹主持,是一个民间代活动,大概到了共56人,也没有想惊动任何人。林昭舅舅许觉民先生主祭,宣读祭文。

  

祭文:林昭,今天是我们将你的骨灰下葬的一天。你离别人世已经有36年了,经悠悠岁月才找到你的骨灰。骨灰盒中还有你母亲保留下你的一缕头发,一块你随身用的丝巾,现在随着你的英魂一起下葬了。林昭,你被迫害的痛苦,如此的深重呵!

  

现在,聚集在你墓前的,有你在新专的同学、北京大学的同学和你的亲友们。我们都怀着极其沈痛的敬仰的心情向你祭奠。苍天茫茫,痛心如割,林昭,你安静地长眠吧!你走过的那个世纪是个悲惨的世纪。在那些黑暗的年代,不少先驱者为了追求真理奋斗不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你的生命之被摧残分外地惨烈,我们完全理解和敬佩你视死如归的精神。你的不屈,你在监狱和就义前的英勇姿态,你追求真理的锲而不舍的意志,永远教育着我们,我们永远永远地不会忘记你。

  

名人黄宗羲的诗句中有:“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你的弦歌至今不绝在祖国大地上传播。林昭,你安息吧!新专、北大部分同学及亲友同祭。2004年4月22日。

读完祭文,林昭妹妹发言,然后是新专同学、北大同学发言和北大同学诗歌朗诵。

  

  记者:仪式还有什么内容?

  

  同学:然后是安葬林昭父母骨灰。林昭父母的墓就在林昭墓的右侧,他们是紧靠在一起的。

  

  记者:请描述一下林昭墓周围环境。

  

  同学:墓左侧翠柏已经成荫,左后的香樟树长高到八、九米了。墓后层层渐高的山坡郁郁葱葱,掩映着点点鹅黄、嫣红。如此清静、幽静之地,林昭在天之灵当会觉得还是故乡美吧。

  

  记者: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林昭,不再被遗忘》,前面有两页照片,其中一幅是林昭之墓,这个墓地与今天安葬之处是否同一地方?

  

  同学:同一地方。

  

  记者:过去下面埋藏的是什么?

  

  同学:墓有,骨灰没有。原来埋的是林昭母亲保存的林昭的一缕头发,和她用过的一块头巾,现在仍旧是放在骨灰盒里边的。

  

  记者:以前一直找不到林昭骨灰,现在怎么找到的?

  

  同学:林昭就义若干天以后,当局通知林昭的亲属去领取的,但是过去,林昭妹妹不知道骨灰存放在什么地方,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后来才知道一位热心女士把林昭骨灰存放在自己家里。最近林昭妹妹专程从美国回来,进行骨灰安葬。

  

  记者:墓碑上写了什么文字呢?

  

  同学:正面是:林昭之墓。背面原刻的诗现在改掉了,原来那首以为是林昭写的,实际不是。现在换成林昭所写的:“自由无价生命有涯宁为玉碎以殉中华林昭1964年2月”。

  

  记者:这是她在狱中写的吗?

  

  同学:狱中。

  

  记者:骨灰安葬仪式后有什么别的活动吗?

  

  同学:开了座谈会,缅怀林昭,发扬林昭精神。大家各自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自己的良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吧。我想,恐怕还是会有很多人会写一些纪念林昭的文章的。我们不想搞任何组织,大家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告慰林昭的在天在天之灵吧!我希望林昭精神能够发扬光大。张志新被追认为烈士,我无意贬低她,她也很了不起。但张志新的觉悟比林昭迟,牺牲也比林昭晚。也有人把林昭比作古代窦娥,但窦娥因个人冤屈而冤气冲天,林昭是为中华民族人民争自由,这是不好相比的。也有人把她同秋瑾相比,秋瑾烈士我们非常崇敬,但秋瑾烈士1903年就义时,至少绝大部分仁人志士认为应当推翻满清王朝,但是林昭是在“红太阳”上升阶段,提出这些观点是非常了不起的。

  

  记者:您能否举例说说林昭的观点?

  

  同学:林昭讲:“被奴役的人不得自由,奴役他人的人同样不得自由”。虽然她在狱中那麽惨烈的情况之下:被用两副手拷把双手拷在背后180天,吃饭、大小便、妇女例假时都不给松开。林昭仍旧反对以暴易暴,她讲:我们不能以暴力甚至以权力方式建立自由……我们共同的想法是,林昭精神应该得到应有的地位,大大发扬光大。甚至我们今天下午的座谈会上有人提出“林昭精神的研究会”等等。

  

  记者:许觉民先生编过《林昭,不再被遗忘》。

  

  同学:是的。现在要扩充、增补。许先生已83岁高龄,他说他一定把这件事完成。

  

  记者:您知道现在有一部关于林昭的电视纪录片吗?没有公开放映,只是在一些人中间传看。

  

  同学:你说的是胡杰先生拍的?

  

  记者:是。片名是《寻找林昭的灵魂》。

  

  同学:“寻找林昭的灵魂”?对,你可以照这条途径去找。

  

  记者:我采访了几位历史见证人、在这部片子中接受采访或看过这部片子的人。

  

我采访了现在已经退休的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以下简称“钱”),他在电视纪录片中接受了采访。

  

  钱:凡是看过这部片子的,我想,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震撼,这段历史现在在中国已经越来越被遗忘,知道那个时代的已经越来越少。林昭是跨越反右与“文革”这段时间的历史性人物,这部片子的震撼力来自它的真实。

  

  记者:我又采访了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吴国光教授,请他谈谈观后感。(以下简称“吴”)

  

  吴:非常沈痛。边看边流泪。看完一晚上周身疼痛,非常痛苦。

  

  记者:您看别的片子有过这种情况吗?

  

  吴:让我流泪的影片有一些,但我从来没有这样痛苦过,每个细胞都痛苦的感觉,说不上来的感觉,从未有过的感受。

  

  记者:这部片子为什么引起您这么强烈的反应?

  

  吴:整个情节非常令人震惊,非常让人难过。

  

  记者:请您讲讲这部片子让您印象最深的地方。

  

  吴:林昭用发卡刺破皮肤写了数万字血书,当镜头拍到这一情节时,看着非常痛苦,浑身颤栗。其中有一绝命书,写有“自由万岁”四字。确实不同一般。她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从革命这个角度批判当时的制度,批判共产党的作为,而是从自由的角度来批判。我觉得她的思想境界是很高的。他寻访了很多林昭的老同学,其中颇有一些被打成“右派”,讲到当时的处境,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战栗。

  

  记者:我又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女士(以下简称“崔”),请她用最简洁的话说明这是一部什么片子。

  

  崔:如果看过《圣女贞德》的话,那麽,这是一个中国圣女贞德的故事。

  

  记者:这位您眼中的“中国的圣女贞德”有什么特点?

  

  崔:林昭年轻、漂亮、尊贵、优雅,如果她不走上这条道路,凭她的聪慧、能力、美貌,她会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她完全是为了服从她心中的真理,献身于这一真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朋友可能不习惯于找出其中的逻辑。看过这部片子会发现真的有人为真理而存在,为真理而斗争,献出自己非常宝贵的、美丽的生命。

  

  记者:崔教授还谈到她印象较深的地方。

  

  崔:我印象较深的是,她于1957年在北大作学生时就用“极权主义”形容当时的社会,是很了不得的。那时,“极权主义”这个词在国际社会也是才浮现不久,正在讨论的。这是现代社会特殊的专制现象,除了暴力以外,还有思想的控制。她在1957年就使用这一概念,表明她对社会的了解,她的思想是非常深刻、非常彻底的,挺前卫的。她坐牢时,刺破手指在衣服上、墙壁上写下了一些诗文,纪录片里作了展示,看到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当时的同学回忆林昭,她是讲一口苏州的普通话,声音很柔和,就是现在我们也难以想像,这么柔和的一个人,怎么会如此坚毅、英勇,这两面是怎么结合起来的?这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

  

  记者:我采访当年北大一位林昭的女同学,她是这样描述林昭的:

  

  女同学:林昭本人确实是一首诗,一朵花一样。她长得也漂亮,人是相当的高贵,平常说话都像诗一样,后来和共产党对立到这个地步,与她的品质有关系,她是不愿意苟且偷生的。

  

  记者:当年北大物理系学生谭天荣成为全国知名“右派”,被劳动教养11年,又被遣送回家乡10年,现在是青岛大学物理系教授(以下简称“谭”)。他谈到对林昭的认识。

  

  谭:林昭最大特点是十分真诚,所以她也特别痛苦。有人说,她的整个生命像诗一般,当然,她那麽年轻就去世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她能做的,她都做了,甚至于在监狱里她还写了那麽多东西。

  

  有人把林昭与张志新相提并论,我觉得她们是不同的。可以这么说,张志新是体制内的,林昭是体制外的。

  

  记者:崔卫平教授谈电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时说:

  

这是一部史诗作品,纪录英雄的业绩,传唱英雄的故事。导演胡杰花四年时间,自费,跑了上万里的路程,采访尽可能多的林昭的同学、好友。林昭做了别人不能做的非凡的事业,说了别人不能说的非凡的话,忍受了普通人不能忍受的非凡的痛苦,我把这样的人就叫作英雄。我们曾经经历伪英雄的和伪崇高的时代,所以人们对“英雄”这样的字眼已经比较反感或者不熟悉。但这部片子还是让我们看到一位女英雄的形象的,她的原貌。林昭的精神、道义很可以成为塑造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道德资源。

──转自《北京之春》(//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