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凌,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着称。
【字句浅释】
题解: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边塞诗,是“唐音”的一首典型代表作。
凉州:唐代的一个州,管辖范围在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
远上白云间:这是作者从黄河下游向上游看的感觉。
孤城:指“玉门关”,当时的边防重镇。
万仞:古时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万仞”是说很高。
羌笛:古代羌族人的四孔短笛。
何须:不须,不必。
杨柳:指当时有名的送别乐曲《折杨柳》。
【全诗串讲】
滔滔黄河似长带,在远方飘上云端。
一座孤城守边塞,独立在万仞高山。
羌笛横吹别抱怨,《折杨柳》使人心酸。
春风发柳又催花,但从不过玉门关。
【言外之意】
“黄河远上白云间”和“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都是千古名句。但一个从下游往上看,渐渐远去;另一个从上游向下看,越来越近。“一片孤城万仞山”,苍凉而雄壮,携带着守边将士的满腹情怀,是本诗“图画”的主体。“羌笛何须怨杨柳”,不说《折杨柳》勾起边地征夫的离愁别恨,反过来劝羌笛不要抱怨《折杨柳》之酸心,寄情于物,更显得深沉含蓄。“春风不度玉门关”,悲壮而苍凉,似乎听到作者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叹!特别能凸显盛唐诗人宽广而多情的胸怀。
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染黄了东方人的皮肤,被称作神州文明的母亲,被历来的诗人们歌颂、吟咏。可现在,它已经在不止一个地方断流了,似乎要逐渐变为历史的碎片,就像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正在神州大地上被人肢解和扭曲一样。而且今日中原也真像“春风不度”、百花摧残的地方,连信仰“真善忍”都成了罪名,要对信仰“真善忍”的好人监禁、酷刑、污辱、残杀,莫非中华文化真地要断流了么?不会的,这些为着坚持“真善忍”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他们就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砍不断的流!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