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月5日讯】[记者谢亚晴╱台湾报导]苗栗是台湾有名的客家人居住地区,虽然不若大都会区大厦林立,却保留了古老的传统。今年元宵节,苗栗市政府结合元宵节推出“2004 苗栗国际观光文化节”,热闹的活动自元月底即让市集都热闹飞扬,活动直到这个周末。民众现在到苗栗不但可以看到客家文化特展,还可以与当地民众一同过节,包括铁牛车之旅、街头表演。其中最道地的活动,莫过于年初十七的“火旁龙”与“化龙返天”,保有客家文化浓浓的天人文化。
为什么称“龙的故乡在苗栗”呢?是因为苗栗客家庄历年来有项“迎龙”活动,百年来保留至今。龙为神物,人们希藉其祥瑞之气,镇煞、驱邪,兼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过程共分六阶段:糊龙、祥龙点睛、迎龙、跈龙、“火旁”龙、化龙返天。
糊龙
苗栗客家人在“冬藏”后,即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当地希望担任“龙主”人士(可多人)利用年前农闲时开始“糊龙”。人们预先设定节数,再取材糊制;苗栗当地盛产桂竹,而桂竹质轻、韧性佳,制成龙骨,舞起来轻且灵活。故苗栗人糊龙就地取材,经济、方便又实用。
祥龙点睛
准备参加点睛的龙队先在一旁等候,地方行政官先上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上奏表章,祈求神明庇祐。
紧接着遵循古礼“取红”,由糊龙艺师割取雄鸡鸡冠,然后以鸡冠血加入盛有朱砂、米酒的大碗内,搅和成红朱,分装于小碟中,逐一为各龙队点睛。
苗栗市长邱炳坤表示,点睛有一定程序,每个步骤都有口诀:先左点放光明、再点右眼观千里,接着是点左耳、右耳、龙鼻、龙嘴与额头等部位。最后,由各龙队负责引导“点睛官”,从龙头右方算起,由第一节逐节点至龙尾,点睛官再返回龙头处,将红彩绑在龙身上,并插上金花,名为“挂红”,此时整个祥龙点睛仪式才告完成。
迎龙
客家人对点睛后的龙视十分敬重;“神龙”点睛后,正月十五起连续三天绕境,向家户拜年。正月十五当日,龙队先迎舞本庄,十六、十七日再按排定行程出庄。常有龙队出庄时,为争抢大户红包,争先进场互不相让,而演出双龙抢珠、抢红的有趣场面,增加热闹欢愉气氛。发出拜帖的龙队无论多晚,甚至清晨,均须迎完当日行程。若过午夜,固定会有大户备妥已年节糕饼,供龙队人员吃点心,补充体力。
各龙队会于年初十左右,将“拜帖”送至预订行程家户,告知龙队何日将登府参拜。居民事先备好金香、炮竹、红包在家守候,恭迎“神龙”登门。民众听到炮竹及锣鼓声接近时,立即向家中供奉的神明上香,并开大门燃放排炮“迎龙”进门。
龙队只要路过任何寺庙,龙主一定要先上香禀告“来者何龙”,接着神龙进庙参拜,住持再献予金花、红布插挂龙角上,表示“神明会香”,也将此寺庙之神灵附随神龙巡游地方。
苗栗客族正月半舞龙有一定的程序,尤其当其进入寺庙及伙房大户,规矩更不可少。从神龙下凡、金龙翻腾、祥龙献瑞、神龙参拜、戏找龙珠、回龙抢珠、头尾穿龙、睡龙起身、滚龙飞跃、蟠龙回首,最后穿尾离场,各种动作配合锣鼓都须扎实流畅,其中“神龙参拜”必须单脚下跪,以表虔诚。
跈龙(跟着龙走)
苗栗客家人元宵节藉“迎龙”趋吉避凶,亦是一种欢庆“灯节”活动。早期农村路灯多不普遍,长长的龙队多以“火把”领路,挨家挨户参拜。而民众则手牵孩童提灯笼,跟着龙步行,庄头跟到庄尾。客家人认为,跟着龙走,可以带来平安吉祥,民众乐此不疲,也增添家庭趣味热闹,渐渐形成这个文化“跈龙”。
“火旁”龙
“火旁”龙在客语中意为“炸龙”。一般舞龙以表演及庆贺性质为多,鲜有燃放鞭炮掷向龙身,而苗栗客族的正月半迎龙别开生面,苗栗人“迎龙”时,民众会燃放鞭炮,一方面恭迎神龙的灵气、驱邪纳吉,一方面庆贺助兴,而燃放鞭炮产生的声、光、烟雾,视为大气中的雷、电、云,全身亮丽的神龙在烟硝弥漫的炮阵中穿梭翻腾,犹如行云驾雾,舞龙队员亦在炮声助兴下,愈是起劲,民众不仅可欣赏到元宵花灯之美,更增加了年节的热闹欢愉。
化龙返天
苗栗客家人正月半迎龙为期三天,正月十七晚上“迎”完预定行程后,龙队须返回龙籍点睛的土地公庙“谢神化龙”,意即功德圆满、送龙神返天。
因经过科仪“开光点睛”的龙敬如神体,若无火化送返天庭,民众须设案供奉、早晚上香,否则不敬。故龙主为避免对神明有失敬意,故予火化返天,来年再行祈降。
除了热闹的迎龙活动,苗栗市政府还准备有“苗栗客家文化特展”供民众认识,而农业时代的铁牛车也将现身苗栗街头,民众在火车站即可搭乘,并有专人免费导览。
今年市府并邀请十三家知名餐馆大厨(当地人称“总铺师”)以“苗栗炸龙”为题,从知名客家菜肴中变化五菜一汤,包括“龙凤呈祥”、“龙虎戏凤”、“卧虎藏龙”、“姜炒龙肠”等各式拿手料理,道道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动。有兴趣民众可上网(web.mlcg.gov.tw)查看活动消息。(//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