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1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26日电)医学研究发现,常发生在心血管病患中的忧郁心情,可能会是导致心肌梗塞的隐形杀手,其他研究也指出,社交活动可以改善心脏病患的心智及认知功能,显示心血管病患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加重视。
第三届国际心脏血管病大会今天(26日)至28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中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界权威,针对急性冠心症、时间生物学等心血管疾病领域发表专题演讲,同时邀请时间生物学之父Franz Halberg 教授偕同研究团队成员分享研究成果。
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秘书长徐粹烈表示,去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多局限在疾病本身,但对病患生理时钟、心理状态及荷尔蒙分泌对疾病进展造成的影响,却未能建立关联性。
根据美国日本研究追踪社区个案群体的心理状态及长时间心跳血压的记录,发现忧郁指数较高的个案,一周之中心跳血压变化的曲线,相较于忧郁指数低的患者,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异被怀疑与忧郁症状患者心脏疾病发生率有关。
另一研究长时间监测北海道某一社区一百一十五位七十五岁以上老人的脉搏血压心跳,并给予实验对象社交活动刺激。结果发现适当的社交活动,对老人的心智及认知功能有助益。
由于台湾社会独居老人问题逐渐被社会重视,徐粹烈表示,这些研究对台湾未来照顾老人议题的探讨深具意义。
台北荣总心脏内科主治医师江晨恩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上午六时到十二时死亡率最高,曾有文献指出,早起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可能有火上加油作用,吐纳、静坐等调整气息的运动在早起进行较佳。
资料显示,亚洲总人口数占全球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中,亚洲人占了一半。
不过,许多跨国性的临床研究,常将亚洲民众遗忘,第三届国际心脏血管病大会主席江志桓希望藉由亚洲论坛,集合各国顶尖人士,量身订作出更适合亚洲的治疗方针,并提醒西方各国,计划全球性跨国性临床研究时,不要忘了亚洲广大土地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