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随笔:咖啡馆与酒吧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1月10日讯】BBC中文网记者苏平
以BBC中文部所在的办公室、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布什(与美国的那个布什无关)大厦所在的邮政编码为中心,方圆三英里之内,你能找到几家星巴克咖啡馆呢?
有同事说可能十几、二十几家,还有同事说,怎么也得有1000多家吧。夸张归夸张,玩笑归玩笑,星巴克已经在伦敦遍地开花确是事实。过去6年间,从无到有,在从我们办公室步行可至的范围内星巴克已经开了129家店。
另外两家咖啡馆连锁店毫不示弱,考斯塔(Costa)和Cafe Nero也一家接一家地剪彩开张。
榜样的力量?
颇有点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现在伦敦的街头上,咖啡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传统的酒吧作为社交场所大哥大的无敌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第三个地方
其实,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欧洲大陆,咖啡馆早就是社交、休闲的经常去处。但在英国,或许是由于天气潮湿且阴暗多变吧,酒吧(pub)一直占统治地位。
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塞缪尔·约翰逊曾经写道,”世间人类所创造的万物,哪一项比得上酒吧更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温馨与幸福”。
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没有了邮局、餐馆、外卖店的不少,没有酒吧的却不多。它既可以是文人墨客的”工作场所”,还可以是好友小聚、男女约会、观看足球、谈天说地的社交场所;城市中的pub后面的啤酒花园是夏天的周末全家人一起去消遣的地方;乡村中的pub还是邻近地区的餐馆、舞厅、展览大厅、会议大厅和信息中心。
总而言之,长期以来pub一直在英国人的社交生活中占据着无敌位置。因此,很多人亲切地把pub称作”从办公室到家门口之间的必停之地”,或是,继办公室和家以后的”第三个地方”。
螳螂捕蝉
但是过去几年间,这一切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第三者”还不能满足需求时,“第四者”应运而生。
1998年,来自美国西雅图的一家公司在伦敦开办了在英国的第一家星巴克。春雨润物细无声,蓦然回首,几年间,星巴克就成了英国分店最多的咖啡馆。
现在,整个英国共有星巴克300多家,其中绝大一部分都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Caffe Nero目前虽然只有100多家分店,但发展迅速,仅今年第一季度,就新开分店21家,他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就赶超星巴克,将分店数量增加到300-400之间。
咖啡馆的普及、咖啡文化的蔓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短短几年的时间,咖啡馆除了卖咖啡,还成了人们放松和社交的另外一个场所选择。
几年前在英国、特别是在一些小镇上买杯咖啡,不过需要几十便士,可供挑选的除了咖啡,还是咖啡,区别无非是加奶与否、加糖与否。档次高点的,不过也就是装修好点、服务周到一些,或者是用个瓷杯银勺什么的。
但现在,可供选择的咖啡馆鳞次栉比,走进去,饮料单上的品种也让人眼花缭乱。初进、二进难免还会有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的感觉,后悔自己怎么没有简单地学上一点意大利语。
咖啡热也把更纯正、更浓香的咖啡推入了英国人的起居室。根据英国咖啡协会的数字,2003年英国人花在购买咖啡上的钱总计为6亿3千万英镑。仅研磨咖啡一项,2003年的销量与上年相比就增加了一成,总收入8840万英镑。
但是,我倒觉得,星巴克再有布尔乔亚的情调,也取代不了酒吧里工人阶级的随意,考斯塔三明治固然健康,但总是没有酒吧里农夫午餐(ploughman)来得实惠,咖啡馆可以读书,但酒吧可以看球,咖啡馆有音乐,酒吧有卡拉ok,咖啡提神,酒能消愁……
黄雀在后
咖啡馆再多,也取代不了酒吧。但咖啡馆这只螳螂,还真要担心后面的小小黄雀:伴随着一股日渐强劲的复古风潮,传统茶会tea party正在“反攻英伦”。
一度与家庭主妇和烤蛋糕联系在一起的下午茶会,长期以来颇有点陈腐和老掉牙的感觉,提起茶会,人们不免想到小孩子的生日、家庭主妇的闲聊、退休老人的报纸或是女王的黄瓜三明治。
时过境迁,茶会正在成为今天的新”cool”。刚刚开始的伦敦时装周,女装满是复古情调、淑女风范,此番装束,正是参加茶会之首选。
小甜甜布里特尼减肥成功,据说就是大量喝红茶的功劳。伦敦著名的Ritz大酒店,由于顾客蜂拥而至,每天下午的茶点时间都需要翻四次台。小小的一个提醒,Ritz收费每人32英镑。
茶会以其轻松、舒适、经典、复古的风格,正在打个回马枪。
闲言碎语
咖啡馆的情调、茶会的经典、酒吧的随意。正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生活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不是吗?
查阅中国星巴克的饮品单,卡布奇诺、拿铁、摩卡、玛奇朵、沁凉系列、星冰乐……不知道在中国的朋友是怎么搞懂这些生涩的怪名词的。
再说了,当初是什么人把latte翻成”拿铁”的?既无声似、更无意似,听来、看来都缺乏美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