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0月19日讯】毛泽东有句名言,中国应当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10月11日,李肇星外长又一次履行并实践了这句名言。
中新网10月12日电 香港《大公报》11日从北京发回的报导称,九日抵达北京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1日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与李肇星外长举行会谈,在会谈后与记者的见面会上,发生了李肇星外长三问记者的插曲。
在一名美联社记者问安南秘书长“有没有向中国表示对中国人权记录的关切”后,李肇星外长礼貌地请提问的记者走前一步,以便能听清他的回答:
“我不知道你是否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你的回答很含混。我明确地告诉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写有保护人权的条款。”
“我也不知道你是否读过联合国宪章?个别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不记得你是否在这个问题上主持过公理?我不知道你是否在台湾问题上写过主持公理的文章?”
“我的感觉是,采访联合国秘书长这样一位重要官员却不熟悉联合国宪章是很遗憾的。”
不管中共媒体如何掩盖中国外长的震怒,10月11日的确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领教了中国外长李肇星的素质,的确让美联社记者领教了中国外长李肇星的素质,中国人民和世界舆论又一次领教了李肇星的素质;这就是泱泱大国的外长,这就是号称礼仪之邦–中国的外长。
一个西方记者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一个有关中国人权的问题,李肇星竟然不顾起码的外交礼仪,不顾联合国秘书长的尴尬,暴跳如雷,恼羞成怒,对记者“吼叫”;这不应该仅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尴尬,这应该是中国政府的尴尬,这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的尴尬,这更应该是中国人民的尴尬;不知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是否接受这种尴尬,忍受这种尴尬。
正常的人应该无法接受这种尴尬,忍受这种尴尬。正如网友所言:我听了现场的录音,李肇星当时的确是动了肝火的,汉语英语一起上了。不过我估计他可能是饿了,要不就是烟瘾上来了。因为他那番话的最后一句是:“Now, let’s have some lunch.”
饿了,也不能成为见谁咬谁的理由。要不谁都得小心中国的这位李外长。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星期二从北京发出的一则报导以调侃的口吻说,“在中国官员面前提问题一定要小心,即使是联合国秘书长在场,国际新闻媒体在场也要小心。”
真理就是真理,事实就是事实。既然李外长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没有必要发这雷霆之怒,不辨不能见真理,这个道理李外长或许知道;就是不知道,也该明白:就是在庄严的法庭上,就是被告也有权利说话。何况这是记者采访,并且是一个外国记者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被戳到痛处,便呲牙咧嘴,到处吼叫,这是动物世界里常有的事情。不过动物世界的这种常有,确屡屡发生在李外长的身上,这不能不是一种幽默。
“吼叫”的确为动物世界所常见,李外长的这种“吼叫”我们也是屡见不鲜。去年4月,在上海出席国际会议的外长李肇星怒气冲天地回应香港记者的询问:“你的爷爷、奶奶、父母有过民主吗?那些在争取民主的人,在港英时期有说过什么吗?”
对待李外长的这种“吼叫”,想必中国人民和世界舆论已经习惯了,至少当作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幽默。对待李外长的这种莫名其妙的幽默,新华网更加幽默;新华网说道:“在一名美联社记者问安南秘书长“有没有向中国表示对中国人权记录的关切”后,李肇星外长礼貌的请提问的记者走前一步,以便能听清他的回答”。
李肇星外长的确礼貌,简直礼貌透顶了。不过新华网没有,也许不敢详细描述一下李外长的这种礼貌,这种透顶的礼貌。不过就是这样一种透顶的礼貌,却让记者们楞了半晌,这场莫名其妙的幽默表演,的确让联合记者会“就在这样尴尬的气氛下结束”。
面对联合记者会“就在这样尴尬的气氛下结束”,我们有必要问一问,新华网也应当问一问:温文而雅、有良好教养的李肇星外长,这种礼貌,这种透顶的礼貌,是从哪里来的?面对记者们的哄堂大笑,我们怎么理解李肇星外长的这种礼貌,这种透顶的礼貌?
有其父必有其子。2000年10月在北京中南海,江泽民在会见香港记者时,也数落那香港女记者头脑简单,知识贫乏等等,结果让头脑简单、知识贫乏的女记者成了名记者,让头脑复杂、知识丰富的江泽民更是威名远扬,至今仍然为中外媒体津津乐道。
李肇星外长作为江泽民先生的高徒,的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肇星外长作为江泽民先生的高徒,也应该多才多艺;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恐吓和辱骂决不是战斗,号称外交家诗人的李肇星应该大致知道这句名言。
外交是战场,但决不是辱骂的战场。泼妇骂街更是为人类所不齿。
外交就是外交,需要技巧,需要艺术,就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也应该知道尊重别人,学会宽容,忍让,甭说是外交舞台上。不过一个连起码正常人的修养都不具备的人,却出任了中国外长,一个泱泱大国的外长;这当然也是一种幽默,一种中国所独有的幽默。如果世界外交舞台上缺乏李外长的表演,世界外交舞台上是多么的乏味,一个小丑足以抵得上一个医院,这当然是李外长的另一种妙用。从这一点上讲,李外长的出现,这是中国对人类的另一种贡献。
对此,我们应当感谢中国,感谢中国为世界外交舞台培养了一个有药用价值的外长。
2004年10月13日于山东
──转载自《议报》第168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