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说:“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意思是说,家庭的亲情丧失才会出现子孝父慈,国家陷入不堪的状态才会出现忠臣。根据老子的理论,孝子忠臣的出现正是家庭薄情、国家混乱的有力证据,不但不应该高兴,反而应该忧虑。
忠臣以身报国,国家却未必厚待忠臣。那一群南侨机工的青春年代正处于日军入侵、中国已陷入极度混乱的时代。他们当年抛妻离子,走上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不是为了追求富贵的生活,无非是为心中的一腔精忠报国的热情所驱使罢了。他们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幸存到抗战胜利,本来有功于国,理应得到国家的优待和人民的尊敬。然而,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竟有些人将这些忠诚的卫国之士诬称为“特务”,并且严刑拷打,实属丧尽天良。
翻开中国的历史,每一位忠臣的最终结局都令人痛心疾首。宋朝的抗金名将岳飞,背刺“精忠报国”,渴饮枪头血, 睡坐马鞍桥, 一心要收复故国河山,迎接被俘的二帝还朝,浴血疆场,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最终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反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明朝的忠臣于谦和袁崇焕,一心卫国,多次打败外敌的入侵而威名远播,使敌人闻之胆寒。 但是,这二位忠臣最终也惨死在本国的昏君奸臣之手。
每当读及忠臣们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内心便泛起无限感慨。忠臣的悲哀在于被奸臣暗算,不能战死沙场。忠臣的风范则在于纵然时光流转千载,他们赤诚报国的精神却不被泯灭,永为世人缅怀。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