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群体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8月19日讯】如果对一个人说﹕他很没个性﹐他一定不高兴﹐因为那等于否定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但是﹐当这个人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所见解﹐你请他把意见讲出来﹐他往往含糊其词﹐很可能把真实想法留在心里﹐不敢合盘托出自己。由此可见﹐一个人既有认定自己个人存在的本性﹐又有隐瞒自己而“消灭自己”的作法。
“消灭自己”是为了保护自己能活在群体中﹐不会因为个人意见突出而得罪大家﹐遭到众人反对﹑冷落﹑甚或排挤。于是﹐一个人的存在是通过个性表达﹑还是通过群体接受才被证明﹐便成了一个难题--你要大胆表达个性﹐很容易得罪群体﹐也许落得被群体抛弃﹔你要活在群体中﹐就得尽量“消灭自己”﹐以求与大家保持一致﹐一团和气。这个做人的难题﹐对中国人来说尤其尖锐。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是他自己﹖还是属于某群体的一部分﹖是两种做人理念的区别。如果一个人是他自己﹐他和群体是并存关系﹐即使他轻若小草﹐也保持自己的颜色和身姿﹐是百花园中之一木。如果一个人属于一个群体﹐他和群体是融合关系﹐像江河里的一滴水﹐与无数水滴汇聚成潮流﹐气势磅礡﹐却看不到他自己。一个人活着的意义﹐面临这两种价值的选择。不同文化传统和道德理念﹐决定一个人对这两种生命价值的取向。
一个坚持表达个性的人﹐其实并非拒绝参与集体﹐只有当他因表达个性而遭群体排挤时﹐才形成拒绝群体的态度﹐像一棵小草﹐不愿被染色﹐不愿被修剪﹐他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天姿。一个认为生命首先属于自己的人﹐他必然追求人性的独立自由。
中国人活得不够自由﹐是否因为中国人两千年来的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和教化﹐群体对个性养成了习惯性封杀﹐个性对群体也养成了习惯性屈从﹖只要一个人表达的意见与“大家”不同﹐轻者便被认为“破坏团结”﹐重者则是“害群之马”﹐于是遭批评或排挤。渺小的个人为了求存﹐必需与集体保持一致﹐相安而处。所以中国人喜欢用“我是长江”﹑“我是黄河”来表达自己﹐认定自己﹐安慰自己﹐很少有人敢说﹕“我是一棵无名的小草﹐我为自己的颜色和身姿而骄傲﹗”离开了“长江”﹑“黄河”﹐我们找不到自己。当一个群体以“民族”和“国家”的名义凌驾于个人之上﹐一个人就更加容易迷失自己﹐那两个巨大的光环把个人的存在照耀得无影无踪。
习惯放弃个性﹐屈就群体﹐并非只是文化传统的产物﹐更多的时候是利益关系使然。一个人﹐只要他打算从他人(集体)身上获得个人利益﹐他就不敢得罪那人(那集体)而必需克制自己﹐甚至谄媚。这些为阴私而屈就于人者﹐往往有个漂亮的口号﹕顾全大局。为“顾全大局” 而克制自己﹐从来被视为做人的美德﹐所以暗中得利﹐明处堂皇﹐两全其美。至于顾全什么大局﹐很少有人去想﹐因为那对于他们并不重要。为了所谓“大局”放弃个性﹐掩饰真实的自己﹐心灵便不得自由﹐精神也潇洒不起来﹐独处时会感到无聊﹐虚伪把生命扭曲了。
其实﹐表达个性不会伤害群体﹐就像一棵小草自由生长﹐不会抢走满园风光﹐除非满园都是无生命的纸花。四季表达自己﹐季节没有乱﹔山川表达自己﹐地势高低有序﹔彩虹表达自己﹐七色相互增辉。如果人人都能诚实表达自己﹐生活会更丰富﹐更有趣。
缺乏个性的群体﹐是一潭死水﹔消灭个性的群体﹐是战争的温床。◇(//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