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学实际上是生命的科学,其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是近代的事。古代一些名家对此有过一些不那么系统的,但往往是十分深刻的论述,不过那时还没有心理学一词。
心理学领域目前是五花八门,门派林立,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不但研究的方法各异,甚至结论也大相径庭。
目前心理学的分支大概有近50种。其中创造出的无数晦涩难懂的词汇更是浩若云海。但不管其如何繁杂晦涩,其目的却是很简单,就是要弄清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以至行为规律。
心理学既然是生命之科学,那么有许多东西就不那么直白,不能用物理和数学中的线形规律,几何图形等来描述。
谈到生命,就要涉及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构成,这就避免不了要涉及神创说与进化论的话题。到了现代,这个所谓“唯心”与“唯物”的争论,不仅仅是属於哲学范畴了,它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特别是有些信奉“唯物”主义的人,为其政治目的,抡起所谓科学的大棒,无情地打击异见。这种做法的贻害是不可估量的。
心理学,如果作为一门学科来认识的话,它与其它许多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生物学、遗传学、医学、哲学、社会学、史学、民俗学等,以至与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都关系紧密。它一直渗透在人们生活之中,从古至今,无时不在。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并且都在不自觉地巧妙地运用它。举个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一段,箸落地真实地反映了刘备的大惊失色,而以雷声为托词,又巧妙地掩饰了他真实的心理活动,不但曹操能够理解,甚至相信了他的托词,读者看了也认为合情入理。
(二)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支出来的。而早期的哲学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宗教告诉人们,人是有灵魂的,灵魂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特别是佛教讲,人有三魂七魄,人的元神是不灭的,并且讲了人是在六道中轮回的。世界上的几大正教,目的都是教人向善,最后使人回归天国世界。
在西方哲学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们都是有神论者。
苏格拉底与人辩论中有如下的对话:“而且神明并不以仅仅照顾人的身体为满足,更要紧的,是他们在人里面放置了一个灵魂,即他的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有什么别的动物的灵魂能够理解到有使万物秩然有序的神明存在着呢?除了人以外,有什么其它动物向神明敬拜呢?有什么其它动物比人有更好的灵魂能够预防饥渴、冷热、医疗疾病、增进健康;勤苦学习,追求知识;或者能更好地把所听到、看到或学会的东西记住呢?你岂不能很清楚地看出,人比其它动物,无论在身体或灵魂方面,都生来就无比地高贵,生活得象神明一样吗?”(《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色诺芬着)
再有,苏格拉底与西比斯的对话中:“真正哲学家的灵魂在生时已经从肉欲的束缚之下解放了出来,在死后就要到那个看 不见的世界里去,与众神在一起享福。但是不纯洁的灵魂爱恋着肉体,便会变成荒塚里的游魂,或者各按其特性而进到动物的身体里面去,或是驴,或是狼,或是鹰。一个虽曾有德但并不是哲学家的人,则死后就将变为蜜蜂,或黄蜂,或蚂蚁,或者是其它某种群居的有社会性的动物。
他还说,“凡是不曾研究过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瑕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意识到灵魂只不过是附着在身体上,在哲学来接引它以前,它只能够通过牢狱中的铁窗, 而不能够以它自己并通过它自己来观看真实的存在,……并且由于欲念的缘故,它在自 己的被俘期间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同谋犯了”。(《西方哲学史》—–柏拉图的不朽论)
从以上苏格拉底的言语中可见,他不但是有神论者,而他的谈吐与佛教的六道轮回,修炼的说法何其相似。
“柏拉图是第一个将灵魂(或者说是心理)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或功能的人。从那以后,三分法一直统治着整个心理学界。柏拉图认为,每种心理机能就好像一个小矮人,指引着人们在行为和情感上的选择。理性是最高级的心理机能,作为道德力量的代表规范着破坏性的动物性的勇气。”— (《认知与情绪之辩》—–理查兹.那扎鲁斯)
东方的儒教,也是神本主义的。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孔子家语》—五帝第二十四)
如此看来,二千五百年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哲学的渊源和哲学界所尊崇的始祖都是有神论者,都在教人修心向善,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而他们的智慧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闪烁着光芒。这又说明什么呢?
(待续)
(正见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