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18日讯】台湾过去流行的说法,至少是舆论的主调,是“高学历、高失业”。曾几何时,这个流行已经变调成“高学历、低失业”了。
高学历高失业时代
记得“行政院教改会”1996年才结束,刚好碰上台湾失业率上升。统计数字显示,当年依教育程度别计算的失业率,刚好吻合了“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越高”的趋势。那年年底,教改会主委李远哲还上TVBS发表〈高学历高失业率的迷思〉,苦口婆心地表示“高学历、高失业”只是暂时现象,不表示教育过度投资了;李院长还提到1985年时,高教育者的失业率更高。
1993年10月14日《中国时报》刊出〈高学历、高学费与高失业率〉,除了举证当年前八个月专上失业高于平均水准外,还担心中央政府“教科文支出”不得低于预算15%的宪法规定,将使大学院校大幅扩张,大学素质日益降低,“高学历高失业率”现象未来5年到10年会更加凸显。
时迁境转媒体不察
事实不然。十年后的教育别失业率,从国中的6.28%,随着教育程度愈高,一路下降到大学以上的3.89%,完全符合“高学历、低失业”的趋势!
其实,进入廿一世纪,台湾就转变成“高学历、低失业”的型态了。但可能转得太快,就像换党执政,让许多人不适应,还固守着原来的观念。《联合报》去年九月发表的〈八月失业率,高学历升幅最大〉,也不管当月“专上”失业率(4.89%)低于平均失业率(5.35%)这个事实,硬说专上失业率较‘去年同月’“上升幅度居各教育程度之冠”。还推测:“随着大学录取率的提升,预估未来大专及以上程度者失业率会更高。”
新时代面临新问题
上述“大学录取率提升”、“大学院校大幅扩张”等,都是事实。而专上程度者的失业率相对较低,就在大专毕业生(供给)增多的情况下达到了,可见社会上对高学历的“需求”相对强劲。
过去舆论高谈“高学历、高失业”,主要是批评教育投资浪费、人力资源过度投资等。现在换成“高学历、低失业”,显示过去批评的问题不存在,但也随之而来新的问题。
这个新问题,现在时髦的讲法,叫做“数位落差”(digital divide),意思是说,在数位时代,能力强者表现更好,弱者则愈弱,造成所得分配越不平均。其实,“高学历、高报酬”在美国已经有不止二十年的历史,台湾应该也要开始面对这个问题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