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风情 四海皆可寻
(//www.tvsmo.com)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月8日讯】如果我们把“移民”归类为被同化,那么,“殖民”或可解释为同化别人,而且有了更主动且具强迫性的味道。因此,历经了海权时代与工业革命强盛期的大英帝国,自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横越地球在全世界各地建立的殖民地,直到今天,都还嗅得到浓浓的英国风。
两大殖民时期 全球建立浓浓英国风
海权时代的开启约在十六世纪后半叶,伊莉莎白女王在位的四十余年,活跃于海洋的强盗霍金斯与杜雷克成了爱国英雄,杜雷克还继麦哲伦之后成为第二个环航世界的欧洲人。
这段时间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受到当政者的鼓舞,东方公司、几内亚公司、东印度公司陆续成立,一直到十八世纪,英国人在北美东部建立殖民地,与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与麦哲伦海峡之间获得殖民独占权,成为英国殖民史上第一个全盛时期。
加拿大的纽芬兰、新斯克细亚,美东的新英格兰六州,以及印度的马德拉斯、孟买、加尔各达、孟加拉等地,大约都在这段时间成为英国人脚下的土地。
第二次殖民的全盛期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虽然历经了美国独立战争,但自一八三七年起,在位超过六十余年的维多利亚女王,却把帝国的领域横跨了加拿大、非洲、整个印度、澳洲、甚至于纽西兰。
全世界到处都有维多利亚的影子,即使到了现在,以维利亚命名的城市、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的建筑、维多利亚时期流行的生活风格,都在大不列颠群岛以外的地方,深植在当地人的生活文化里。
由建筑到生活 比英国还英国
“英国风”成为一种风格强烈的氛围,最明显的表现在建筑样式上,如伊莉莎白女王时期以降的半露木式房屋;乔治时代为防火而以砖代木造的房屋,衍生到后来的广场与排屋;以及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盛行的铸铁装饰等。
饮食习惯自然也是殖民文化的要项,英国移民在波士顿演出的茶船事件、东印度公司追逐的东方贸易,全都与吃喝脱不了关系,十九世纪兴起的下午茶习惯,成为殖民地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活动,如今在许多以英国风著称的城市,都还乐此不疲地搬出下午茶宴以飨来客。
此外,南非、纽澳、加拿大、美东各大城小镇,都有一些展示殖民时期文物的博物馆。而板球与橄榄球可都还是这些英国风的城市居民很重要的运动传统呢!
加拿大.维多利亚市
英国皇室的最爱
〔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加拿大报导〕百多年前,一位英国建筑师随着淘金热潮在加拿大北方发了财,尔后便迁居到南方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市。很快地,围绕着维多利亚内港的议会大楼与帝后饭店(The Empress),就在其精心擘划下,成为该市的地标。
当时正值英国维多利亚全盛时期,维市所在的卑诗省被视为为皇室头冠上的金钻。为与皇室气质相衬,维多利亚市被计划性地建设成所谓英国风格的城市,而帝后饭店之名也因女王而来。
虽然女王因年迈无法亲身视察这加拿大西部的英国之城,其后代英国皇室成员,倒有不少亲临过维多利亚市。
整个城市既以英国风为荣,绕城马车、红色双层巴士、酒馆、英国式庭园造景…,长达一世纪以来均被列为维市的观光特色。而被视为最具英国式优雅情调的休闲活动,则是帝后饭店的英国宫廷式下午茶。
南非.伊莉莎白港
开普省英国后裔之城
〔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南非报导〕南非的开普省是南非白人最多的地方,当地白人多数为英国人后裔,除了开普敦自然是英国城市之外,位于东开普省的伊莉莎白港更是散发着浓郁的英国风。
不过,伊莉莎白港的建立倒与女王伊莉莎白无关,原来一八二○年时,英国一批移民在此建立小小的军哨站,当时开普半岛的总督鲁芬‧唐金爵士,以他妻子的名字为小军港命名,还在区内的山坡上建了一个可眺望港口的纪念塔,从此,那片山坡叫唐金保护区,城市就叫伊莉莎白港。
唐金保护区北方有一排梯状的连栋式房屋,可称得上是英国式排屋的变形。另外,市政厅一带也是可嗅得英国风的地区。
纽西兰.基督城
比英国还英国的城市
〔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南非报导〕基督城向来被誉为比英国还英国的城市。
这个位于纽西兰南岛坎特伯里地区的城市,拥有比美剑桥康河的雅芳河,城市内有广大的公园绿地,因此,虽为南岛第一大城,却保有英国纯美的乡村风格。
据说基督城是十九世纪来自英格兰的坎特伯里清教徒所建立的城市,英国的坎特伯里是一个宗教气息相当浓厚的城市,如今的基督城则光是城市名称就充满宗教味儿。
新移民建立城市时,还以英国主教区之名为道路命名,城市景观也经过设计,特别仿造了很多英国的风格。
如今,美丽的基督城承袭了英国人酷爱园艺的特性,还获得花园城市的美誉。
澳洲.霍尔巴特
乔治亚建筑风格当道
〔自由时报记者郭孟君╱澳洲报导〕澳洲东南方的岛屿塔斯马尼亚以自然保育而闻名于世,而它的首府霍尔巴特(Horbat),也是全澳洲仅次于雪梨的第二古城。
一八○三年,有一群英国人抵达塔斯马尼亚,隔年便在岛屿东南角的德文河(Derwent River)建立据点,这时殖民地只有一七八个流犯、二十五个水手、十五位妇女、二十一个小孩、十三个移民和十位官员和他们所搭建的帐棚。到了一八四二年,这里正式被命名为霍尔巴特。
跟全澳洲其他的地方一样,霍尔巴特也是一座由英国流犯建造起来的城镇,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早期,移民被禁止在塔斯马尼亚落脚,因此流犯几乎负担了所有的公共建设人力所需:教堂、邮局、街道、市政厅,甚至是监狱。在十九世纪前后一百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的霍尔巴特,公共空间较倾向于乔治亚建筑风格。
不过当人民可以自由往来塔斯马尼亚之后,许多后来的移民在霍尔巴特的郊区建造住宅,就十分的维多利亚风格。除此之外,在细致的雕花窗櫺、木造廊檐之外,霍尔巴特潮湿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让英国移民在庭院里得以种植与故乡一模一样的植栽。
春夏的时候到霍尔巴特,樱花、梅花、紫罗兰在枝头怒放,好像从每一户人家的家里涌到街道上来,是霍尔巴特最令人惊艳的景色。
印度.加尔各答
英国殖民政府滩头堡
〔自由时报记者邱旭伶╱台北报导〕早在十八世纪时,英国殖民政府就以印度加尔各答为总部,造就印度商业的繁荣景象,虽然英国政府在西元一九一一年将总部迁往德里,加尔各答留下来的殖民建筑却成为观光客了解昔日大英帝国及东印度公司景点。
维多利亚纪念堂(Victoria Memorial)是印度境内典型的欧洲建筑,是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园顶建筑,内部陈设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与孟加拉的历史文物,是了解英国殖民在印度发展的好去处。
另外一处具有英国风格的建筑,是位于梅登公园南端的圣保罗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这是一座高约六十公尺的哥德式教堂,纯白色的建筑外观加上绿色的草地,远远看去与英国境内的哥德式教堂十分相似。
圣保罗教堂启用于西元一八四七年,内部以炫丽的彩色玻璃作装饰,墙上更布满纪念已逝的英军石雕,台湾旅客进到教堂内,若非大批印度当地人的黝黑皮肤,以及黑得发亮的头发,可能会误以为自己置身于英国的教堂内。
曾经在德里设置总部的英国政府,留下的代表建筑当属总理官邸—拉什特拉帕提.伯哈旺(Rashtrapati Bhavan),这里原是英国殖民地时代总督的住所,外观融合印度特有的蒙兀儿建筑及西方格调,更是英国风与印度风结合之后的特色建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