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书店 明功成身退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3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身负中小学教科书印制、发行长达百年的台湾书店,将于明日正式走入历史﹔由最高峰时期一次发送八千万本教科书,到九十一年首度出现财务赤字,台湾书店从开创到裁并,不仅反映出教科书政策从“统编”到开放“民编”的时势沿革,更俨然成为台湾教科书另一页发展史。
教育部昨日针对台湾书店举办历史回顾茶会,历任总经理、员工均出席回顾教科书配送的酸甜苦辣,所有员工对于这家百年书店从全盛时期配送八千多万册书籍,到如今因为教科书民编失去竞争力而遭裁并,均十分感慨,历任总经理一致地道出期许,“希望有一天,台湾书店的招牌能够重新挂起……”。
日据时代即已于台北市重庆南路成立的“台湾书籍株式会社”,早期是以印制日币钞票为主,而后改以教科书配送为主,台湾光复后由国民政府接手改组为“台湾书店”,负责全国三千五百多所中小学、三百三十余种教科书的印制配发,并出版各式教育图书,在教科书“统编”年代,一学期最多须印送八千六百余万册教科书及教师手册,业务盈余曾高达一年二亿,成为早年国营事业的“金鸡母”之一。
但自中小学教科书自八十五年起逐步开放“民编”后,台湾书店却也无法避免市场遭瓜分的命运,书店营业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尽管期间传出“民营化”、“并入国立编译馆”、“转型政府出版品发行单位”等声音,但教育部还是于九十年作出决议,确定台湾书店自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裁并的命运。
台湾书店前总经理吴正牧回顾指出,早年没有先进物流、仓储的技术,堆积如山的书,一切靠人力搬送,所有的努力就是希望全国学生能准时拿到书,回顾过去,台湾书店所幸完成了教育使命,如今要走入历史,政府有政策的考量,书店员工会全力支持,但也希望书店对台湾教育的贡献不要被遗忘。
前总经理萧锦利指出,过去的教科书,一本没有超过三十元,相对于现今教科书书价与品质良莠不齐,台湾书店确实有其贡献。
教育部长黄荣村回忆指出,他念小学、国中的教科书,就是由台湾书店配销,算一算已有四十年,如今,国中小学教科书都改为民编并各自发行,在多元竞争下,台湾书店营运相对萎缩,最后不得已才选择“退场”。
教育部人员说明,台湾书店裁并后,现有员工全乔理优惠资退,有任用资格者转任教育部各司处或馆所,土地则统由国土资源经营委员会规划使用。
〔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每到寒暑假,教科书堆积得比山高,靠着工人爬上爬下亲手搬送,无论刮风下雨,最大目标,就是要让几百万学生开学时一定有书可读”,台湾书店即将自明日正式裁并,过去百年间从未间断的中小学教科书配送,也将正式画下句点。
曾经教育部长亲自压阵送书;曾经为了扩建仓库遭抗争者菜刀架在脖子上,回忆过去点点滴滴,台湾书店前总经理吴正牧强调,所有员工念念不忘的,就是一定要把书准时送达。
无论是都会或是离岛、山区、甚或海外侨校,就为了把教科书准时送达全国三千多所中小学,吴正牧指出,每年寒暑假,台湾书店位于中和与徐州路的仓库,教科书堆得二、三层楼高,在没有现代化物流、仓储技术状况下,每个工人必须在书堆中爬上爬下,一不小心就被书压伤,每次送完书,他就必须到医院探望员工。
由于书店薪水微薄,书店员工高达八成都是女性,更必须经常请上百位工读生协助﹔在台湾书店工作十七年的张瑞琴,就曾被书堆压伤双腿,变成“长短腿”,但面对书店的裁并,她心情的沉重,似乎更甚于身体的创伤,“曾经以为这是不会倒的金饭碗,在此奉献了一生,就是希望能让孩子都有书念,现在快五十岁,自己却连工作都没有,要去哪里找工作?”
吴正牧回忆,为了确保书籍安全,所有教科书仓库“严禁烟火”,最怕火灾、台风,在李焕部长任内,就曾发生仓库存书被水淹到,李部长亲自到仓库查看、压阵送书,就怕无法将书顺利送到学校。
台湾书店全盛时期,一学期必须配送高达八千六百多万册书籍,为了争取存放空间,书店于十年前扩建北市徐州路仓库,吴正牧当年甚至还一度遭遇附近住户以菜刀威胁抗争。
想起以前胼手胝足共同搬书的岁月,书店员工们虽然辛苦,却大多不后悔在书店工作,只为让孩子们有书可读。(//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