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海外华人:走出千年泥泞—访刘宾雁

人气 4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0月20日讯】走出千年泥泞 (上集)

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I1)﹐指出文学的主要任务是批评敌人和维护党的领导。这一宗旨确定了中国文坛在建国前后若干年的发展基调。

然而在一九五六年﹐一篇题为“在桥梁的工地上”的报告文学(I2)﹐打破了文学界近十四年的歌功颂德﹐以温和的态度开始了对共产党的批评。

在线观看(256K)
下载收看(256K)

二十二年后的一九七九年﹐当改革开放刚刚将中国的大门向西方敞开时﹐[人民文学]杂志(I3)发表了一篇题为“人妖之间”(I3.1)的文章﹐以采访大贪污犯王守信为题﹐直接揭露了共产党内部的腐败现象。

一九八五年﹐另一篇在社会上引起震撼的文章 —“第二种忠诚”在[开拓]杂志上发表(I4)﹐公开提出要敢于对共产党的领导提出不同意见﹐倡导独立思考﹐勇于纠正党的错误。

在共产党一言堂的统治下(I4.2)﹐举国上下歌功颂德的社会里﹐是谁敢于这样直言不违﹐大胆揭露党内弊端呢﹖他就是曾经被打成右派﹐两次被开除出党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记者刘宾雁先生(I4.5)。

刘宾雁于一九二五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I4.8 map)。祖父(I5)是山东的难民﹐带着全家逃荒到了东北。父亲(I6)当年是俄国的华工﹐后在中东(又称中昌)铁路当翻译。童年的刘宾雁(I7)有着较好的家境﹐九一八事变后因父亲失业而生活变的结据。但母亲与姐姐的偏爱(I7.1)﹐加上受父亲从俄国带回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形成了好奇﹑执著和独立思考的性格。

刘宾雁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九一八事件(I7.3)和日本在东北的侵略统治(I8)。早年的他接触了大量进步作家如鲁迅(I8.2)﹑巴金(I9)等的作品。随着西方绥靖政策的失败﹐太平洋战争(I9.2)的爆发和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展(I9.3)﹐他对局势变得越来越担懮。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变化﹐他转学外语﹐以便阅读大量外文报章(I9.5)。这段经历对他的民族意识﹑社会阅历和政治观念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抗战后期﹐刘宾雁于一九四三年在天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I9.7 党旗)。他认为中国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赶走日本人(I9.8 Surrender)和民族解放(I9.9 抗战胜利画面)﹐更重要的是还要解决随之而来的许多社会问题(I9.9 破碎江山)。那么他当时是如何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呢﹖

刘: 这个中间我确实犹豫过﹐我是去西安呢还是去延安﹖当时我在北京上学﹐从日本战领区坐火车去西安很安全。国民党有个战干团是专门吸收知识青年的﹐待遇也还不错。去延安或其它解放区的地方呢生活就很苦﹐而且越过封锁线也比较危险。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这有很多原因。小时候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难民﹐出来逃荒很苦。一九三一年后日本占领了中国﹐我们都成了亡国奴﹐这是很悲惨的事情。但奇怪的是日本占领了东北后﹐关内的山东难民还源源不断地往东北跑。关内在国民党统治下是自由中国﹐那这些人为什么不呆在关内而要放弃自由跑到东北当亡国奴呢﹖是因为活不下去呀﹗父亲失业后我家里比较贫困﹐交不起学费﹐受到歧视和羞辱﹐因而感到社会不公﹐为什么有穷人有富人﹖加之父亲老说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怎么怎么好﹐列宁怎么怎么好﹐这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觉得中国不仅仅是民族解放问题﹐还要解决社会问题。而自由主义﹐不管胡适怎么伟大﹑国民党怎么好﹐他们没有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纲领﹐所以还是要改造社会﹐要搞社会革命。因而我很早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当然是我的第一个选择对象了。

一九五六年四月﹐刘宾雁在[人民文学]杂志(I10)上发表了作品“在桥梁的工地上”﹐对党内的官僚主义和保守主义作风进行了温和的批评。同年七月又在同一杂志上发表了“本报内部消息”(I10.2)﹐更明确地对共产党在新闻界的领导提出异议﹐要求更多的新闻自由。他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也悄悄地栽下来他命运中第一颗不幸的种子。

一九五七年﹐毛泽东亲自出马﹐号召民众帮助共产党整风(I10.3)。思想单纯的刘宾雁与当时的大多数民众一样﹐相信了共产党的诱骗﹐以一颗赤诚的心向党倾吐了忠言。

刘: 到了五七年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就是毛泽东亲自出来号召大家帮助党整风。这个震动很大﹐许多年纪大的人都不相信﹐可我是完全相信了﹐所以就去照办。刘少奇决定[青年报]和[人民日报]记者要到上海去采访一次罢工并进行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罢工﹐是工人们把厂长﹑书记作为人质扣押起来﹐不答应要求就没有自由﹐用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待共产党。而[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居然可以发表这样的报导﹐我当时真是万分兴奋。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去了上海。到了那里后写了五千字的报导用电报发回。但导致我后来打成右派的不是这篇﹐而是一篇叫“上海在沉思”的报导﹐要害是我在文中不指名地批评了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

五月中﹐这篇报道导(I10.5“上海在沉思”)发回了北京﹐并很快传到了毛泽东的手里。毛看后批示说:

刘﹕“看来有的人不是想把中国的事情搞好﹐而是想把中国搞乱”。注意这个乱字份量之重﹐它指的是一九五六年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那种反革命暴乱。所以我的命运这时已经定了﹐但我自己却完全不知道。我还给他写信。因为发现到了五月二十日左右上海的情况不对﹐工人们已经起来了﹐每天有好几十起罢工或请愿。那么党内的左派势力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正巧这时北京要召开省市委书记会议﹐我担心他们大部分都很保守﹐毛泽东会受他们的影响而停止鸣放和整风。所以于五月二十五日晚写了封长信给他﹐劝他千万不要刹车。当时对他还是非常相信的。

从此﹐刘宾雁开始了他坎坷的人生历程。象千百万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一夜间变为反革命﹐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不仅被开除出党﹐而且被下放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仍然期待着有一天他的真诚能够得到党的理解。

刘﹕最大的期望第一个是摘帽子﹐第二个幻想是有一天能恢复我原来的工作 ﹐能重新入党。一九七九年年初七八年年底﹐靠胡耀帮的功劳﹐给百分之九十九的右派平了反﹐我也在其中。后来回到了[人民日报]﹐重新恢复了我的记者生涯。

一九七九年九月﹐报告文学“人妖之间”(I12)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该文以描写大贪污犯王守信的堕落过程为线索﹐揭示了导致共产党内部腐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那么﹐停笔二十二年后的刘宾雁是如何选择了王守信的案件﹐写出了这篇在社会各方面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章呢﹖

刘﹕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很多文学界﹑新闻界的朋友这二十多年也都一直在写 。他们对农村对社会比我更熟悉﹐应该是他们写这篇东西﹐可为什么我把它写出来了﹖后来我明白了﹐正因为我和这个社会隔离了二十多年﹐所以我看什么事都很新鲜。这个案子其实已经在全国报道了﹐应该是没什么好写的了。可我觉得还是很奇怪﹐为什么十一个犯案人中无一例外地全是共产党员﹖因而觉得值得挖一挖。再一个就是王守信虽然已经被捕了﹐但老百姓还说他好。可惜这点我没能写出来。另一个是新鲜感﹐我不象许多生活在这个酱缸里的人们﹐他们对这一切看的太多了而习以为常﹐就象现在大陆许多人认为腐败不可避免是一样的﹐可我觉得这是不能容忍的﹐是触目惊心的。

此时的刘宾雁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年被打成右派的阴影。他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尖锐。这期间﹐他相继发表了各种报道与文章。到一九八五年夏末﹐他的作品“第二种忠诚”(I13)酝酿成熟并与社会见面。

刘:“第二种忠诚”里应该说的是对共产党的忠诚 。我认为有三种忠诚﹕一种是老黄牛﹐党说什么就是什么﹐愚忠吗。第二种忠诚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敢于和党内错误的东西作斗争。我写的俩个人都不是共产党人﹐但都对党的错误﹐包括毛泽东的错误面对面的进行了斗争。我认为应该提倡这个精神。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刘宾雁在作品中所倡导的理念也越来越鲜明。这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众多读者的支持和共鸣﹐同时﹐也悄悄地栽下了他命运中又一颗不幸的种子。

走出千年泥泞 (下集)

著名作家刘宾雁因发表“在桥梁的工地上”和“上海在沉思”等作品﹐于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和开除出党。七九年在胡耀帮主持工作期间﹐他得到了平反并恢复了党籍。重新工作后﹐他继续深入社会观察和写作﹐揭露共产党的腐败﹐反对盲目信从。在停笔二十二年后又发表了力作“人妖之间”和“第二种忠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使当时的保守势力感到不安并开始进行反击。一九八七年﹐在讨论胡耀帮问题的会议上﹐刘宾雁(I13.1)被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三个代表人物之一﹐与著名物理学家方励之(I14)和知名作家王若望(I15)一起﹐被中共高层领导人亲自点名开除出党﹐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二个不幸的转折。但此时的中国已非三十年前的昔日﹐他虽第二次被开除出党﹐但却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民众的喜爱和关怀。

刘: 但是你看八七年我被开除党籍﹐这个非常说明问题 。五七年反右一宣布我是右派就没人说话了。二十二年中到我家来的人里除了亲戚外不超过两个。但八七年刚内定开除﹐还没宣布呢就有人已经来了。宣布后是宾客迎门﹐而且都知道我家里有窃听器﹐仍什么话都敢说。很多送药的﹑送钱的﹑写信的基本上都是素不相识。这是非常感人的﹐那你还求什么呢﹖

刘宾雁的一生﹐为讲真话付出了沉重代价。那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在遭受迫害后﹐仍然为坚持真理而讲真话并揭露党内弊端呢﹖

刘﹕这个跟我本人的素质有一点关系﹐我是比较叫真的﹐一件事要是不明白我就要把它弄明白。我不大容易接受我不同意的意见﹐有时可能顽固一点。但最大的力量不是在我身上﹐而是在我身后的中国老百姓。我说过﹐当时写这个东西时我比较乐观﹐自认为没事﹐后来证明还是遭殃了。但是当我已经发现有危险时为什么还继续写呢﹖因为我发现是被人推着往前走﹐感觉背后是人山人海﹐有许多人﹐包括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于是我就觉得有恃无恐。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力量。而且也就是这个力量在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

几十年的经历可谓坎坷不平﹐历尽苦难。一个备受赞誉的作家﹐一夜间便沦为反革命分子﹐成为阶下囚﹔一双持笔墨的手被迫拿起锄头﹐成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无数的精神与肉体上的磨难﹐并没有使他屈服。他虽然绝望过﹐但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念﹐面对着那漫长而无望的人生旅途。

刘﹕应该说对革命的理想﹑美好的未来 在心里还是有的。但是已成为人下人的右派还能有什么个人的美好前途呢﹖但是支持我活下来的是我总觉得我这个人还能干点事﹐我身上还有点价值能够把它发挥出来﹐实现出来﹐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假如你有万惯家财﹐但却非常平庸﹐是个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酒囊饭袋﹐那这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在回家无望﹑平反无望﹑做记者和作家无望的情况下﹐我想也许将来还能做个翻译吧﹖于是就带了本字典在乡下学起了英语。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动力﹐觉得还能做点事﹐死了有点可惜。

一九八九年是民运学潮在中国风起云涌的一年(F4: TAM, student)。 刘宾雁与众多的中国百姓一样﹐对当时的民主改革势头充满了乐观与期望。然而进入五月后﹐形势急转直下。赵紫阳的下台﹐给如火如荼的学潮罩上了黑黑的阴影。至六月四日﹐这一建国以来最为触目惊心的民主浪潮在坦克车的铁链与枪炮声中落下了帷幕(F4.1: crackdown …)。当时的刘宾雁正在国外访问﹐他多方奔走﹑演讲﹐声援学生。六月以后﹐虽然保守派已在国内明显占了上风﹐但他对时局还是那么乐观。

刘﹕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人都很乐观。逃亡出来的人说明年﹑后年就可以进中南海了﹐就可以把政权拿过来。我到没有那么想﹐我认为不是共产党政权被摧毁了﹐而是共产党上层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之下﹐改革派的力量会慢慢增强﹐然后慢慢回到赵紫阳时代﹐我是这么看的。

然而刘宾雁所不知的是﹐随着六四的枪声﹐他流亡生涯的旅程已经悄悄地开始了。

这是十四年后在新泽西的一个小镇上。这里看不到反右的残酷与文革的动乱﹐也听不到六四的枪声。清静安逸的环境﹐早已冲淡了许多大陆流亡人士对往事的痛苦回忆。然而这表面的平静﹐却掩盖不住刘宾雁内心对祖国的思念。他虽然被拒之国门之外﹐却从未使自己与中国隔绝。他仍然是半个世纪前的刘宾雁﹐无论是在牛棚﹐还是在报社﹔是阶下囚﹐还是名记者﹔他都坚持孜孜不倦地读书和写作。他对真理的执著与独立思考的个性﹐使他对当今的中国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那么流亡十四年后的今天﹐他是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国社会呢﹖

刘﹕从现在到今后的三十年之内 恐怕要死很多人﹐甚至于血流成河。社会大动乱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不是不可以避免﹐而是从党内到党外没有做足够的努力。我要特别说一下知识界﹐很多人背叛了人民。这个悲剧也许就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一个出路。我们在八十年代就议论过﹐人口问题怎么办﹖历史上是靠内战﹑饥荒﹑瘟疫。而且你看中国社会的犯罪﹐恐怕就是这个出路。看来只能是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人口问题﹐那就是杀﹑下毒和各种瘟疫。但是过了这一段﹐三十年﹑四十年之后中国还会好起来。

八九年被拒国门外之后﹐刘宾雁再一次被迫与中国社会相隔绝。但他以遥望追踪国内变化为主业﹐致力于追回中国由于几十年与世界隔绝而无缘的西方文化成果﹐想借此二者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即中国向何处去﹖那么他找到答案了吗﹖

刘﹕没有﹗但是没有答案这一点已经很清楚了。因为中国盲目的学习西方﹐把美国的﹑西欧的那些最反对的﹑最右倾的经济学理论拿到中国去搞﹐搞这种所谓的市场经济﹐结果证明是失败。美国失败了﹐欧洲失败了。他们没有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中国也一样倒霉。怎么办﹖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斯大林式的﹐毛泽东式的社会主义已经行不通了。英美式的资本主义﹐意大利式的﹐东南亚式的拿来也不行。这就需要中国人创造。需要高度的创造性﹐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国情﹐好好研究这五十年﹑一百年来的历史﹐找到一条路。我相信是能够找到的﹐但没有现成的路。

他的流亡生活是那么清贫﹐内心是那么平静。他对真与假﹑善与恶的态度仍是那么的泾谓分明。他每周除了为一家电台作评论外﹐其余时间多用于读书和写作。当问及目前的写作计划时﹐他回答说﹕

我现在在写的不是我的自传﹐是透过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待中国社会。因为中国没有一本社会史﹐我要告诉中国人中国社会怎么变过来的﹐共产党怎么变的﹐中国人怎么变的。这里面有好有坏。我相信我所知道的很多事是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的。这里有很多的秘密我要告诉中国人﹐让他们受到鼓舞﹐看到希望﹐看到哪条路是中国人真正应该走的。这本书写完恐怕要四﹑五十万字以上。从九九年开始写﹐到现在还没写完﹐刚写到一九五七年。书的题目叫 “走出千年泥泞”。

我认为中国历史将近一千年是停顿的﹐要突破这个东西往前走﹐就是这么一本书。

“老骥服犡﹐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用这首诗来形容现在刘宾雁也许是再也合适不过了。他的一生可谓是风风雨雨﹐坎坷不平。但他却从未因此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没有因为得到荣耀而变得阿腴奉承﹐也没有因为遭受迫害而屈服权势。他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善良的好人所应有的气节。朋友们﹐我们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让我们由衷地祝愿刘宾雁先生顺利完成他的宏伟写作计划﹐更期望我们的祖国早日走出那千年的泥泞。
(//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海外华人】波多马克上的龙舟
凯元﹕江泽民发觉上当
美东保钓行动委员会华府举行抗议
海外华人(41)﹕陈瑞斌和他的钢琴世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