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育专题-谁来保育黑面琵鹭?(系列报导之二)
(//www.tvsmo.com)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月16日讯】据中央社十六日报导,“反滨南”抗争有了成果,但七股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也要解决;“七股的渔民要吃饭,需要发展的希望,未来必须重新注入活力,找到新的着力点”,台南县长苏焕智说得很实在,希望保育能兼顾经济。来台的黑面琵鹭年年增加,若能善加规划,将是七股发展“生态旅游”重要资源之一。
全世界的黑面琵鹭仅存不到1000只,公认是濒临绝种的野生动物。黑面琵鹭到底从哪里来?又是如何回去?最近几年,已成为全球保育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黑面琵鹭的生态史仍是个谜,一般只知道,黑面琵鹭是沿着东亚地区来回迁徙的候鸟;研究人员发现它们踪迹的最北边是南韩的汉江口,沿着东亚的日本、中国大陆沿海南下,到台湾、香港甚至远至越南,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早在1863年,英国人史温侯(Robert Shwinhoe) 就在淡水发现一对黑面琵鹭,这是台湾最早有黑面琵鹭的纪录;经过130 年,它们来台湾的数目渐渐增多、停留时间拉长、分布地点也开始往南移动,目前主要集中在曾文溪口附近。
曾文溪口会受到黑面琵鹭青睐,主要是曾文溪出阿 里山山脉后,流经138 公里的河道,带来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使得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藻类的数量相当 丰富,加上曾文溪口这一大片浅滩正是河、海交会处, 特别孕育出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
黑面琵鹭保护区的确切位置是在曾文溪口北岸一片 长方形、 300公顷的潮坪浅滩,通称“主栖地”;往东 边是一片334 公顷的养殖鱼塭区,通称“东鱼塭区”;往北的那一大片鱼塭,是私人经营的,通称“北鱼塭区 ”。
资深鸟友台南市野鸟学会理事李裕仁说,打个比方 讲,东鱼塭区和北鱼塭区就像黑面琵鹭的餐厅、主栖地 就是它们的旅馆;夜间“黑面仔”自由地在附近餐厅吃 饱了,大约清晨时分就会返回主栖地整理羽毛、游戏, 接近中午的时候就是它们睡觉的时间。
想看“黑面仔”,若非学术、研究机构事先申请,是不能进入主栖地的。游客必须在靠近北鱼塭区的四座赏鸟亭里架起高倍望远镜,远远地欣赏它们。
台南地区的鸟友昵称黑面琵鹭为“黑面仔”或是“ 乌面挠杯”。看过黑面琵鹭吃鱼吃虾吗?它们用那特有的黑色扁平匙状长嘴巴在浅水中左右翻搅,一发现有鱼就把鱼儿往空中抛、再张开嘴巴优雅地接住;以闽南语形容,这动作就是“挠”、“杯”,相当生动。喊它们“挠杯”,多了一份在地人的亲切感。其实,黑面琵鹭的学名是Platalea minor,一般则称为Black-facedSpoonbill。
黑面琵鹭特殊可爱的长相赢得许多民众喜爱,台南 市鸟会、台湾环保联盟等民间团体都设计了各种不同的 黑面琵鹭绒毛玩偶,让用望远镜看它们还看不能尽兴满足的民众,可以带回家好好欣赏。
黑面琵鹭之家解说员家琪说,常常有游客问她:有 些黑面琵鹭玩偶的头发是黄色的?是不是弄错了?她总 是笑着说,冬天来到台湾旅行的黑面琵鹭全身羽毛都是 雪白的,不过到了夏天、进入繁殖期,头后饰羽和胸部 就转为黄色。
根据专家估计,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鹭数目,就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
昆山大学讲师翁义聪长期研究指出,最近十年,每 年来台的黑面琵鹭族群是以12.9%的速度在稳定增加。 根据台南地区鸟友普查资料,1989年,来台黑面琵鹭是 135只。1992年,突破200只,达到209只。1996年,增 加为320只。1999年跨越500只大关,共540只。2002年12月初最新普查结果,大幅提高为705 只,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苏焕智认为,七股必须朝“生态旅游”的方向发展 ;而这里的黑面琵鹭是国际级的保育明星,只要能够结 合湿地特有的丰富鸟类、鱼类、虾蟹贝介以及特殊的红 树林生态,有计划的发展生态旅游,绝对能够带给这个地区繁荣、活力和希望。
去年8 月底,陈水扁总统巡视台南七股地区,正式宣布要在台南县成立国家级的滨海风景区,台南县政府跟着划设黑面琵鹭保护区,积极规划未来发展蓝图。
政府相关部门的妥善规划,对于台湾保育史具有重大的意义。民国81年,台湾发生犀牛角事件,同时发生黑面琵鹭遭人用枪猎杀的事件,台湾因而被国际间贴上“‘饱’、‘欲’野生动物”的标签;不过,在政府及社会各界十年来共同努力下来,台湾的保育成果已经今非昔比,特别是台南县政府保护黑面琵鹭的努力及坚定的决心让人打从心底敬佩,也赢得黑面琵鹭的信心,愿意持续飞来台湾这个温暖的窝停留。
“黑面琵鹭来台湾渡冬的数目是全世界第一,台湾 也打造了全球最适合黑面琵鹭栖息的保护区,台湾这个 保护‘乌面挠杯’的龙头地位绝对不能动摇!”苏焕智 语气坚定地说,这位长期关注生态保育的县长眼神中对黑面琵鹭自然显露出的爱心正是台湾维护生态环境及保育工作成功的关键。(//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