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英雄》影评专辑﹕世界喝起倒彩声

人气 17
标签:

(//www.tvsmo.com)
编者按﹕《英雄》一出﹐评论迭起﹐中国影坛目前热闹非凡。公认世界级别的导演张艺谋八十年代曾以“红高粱”等影片将中国电影一举推向世界﹐此后以独特的电影艺术语言制作了数部开人眼目的当代中国电影。这次他“英雄”一现﹐虽然才华纵横﹐颇有独步古今之势﹐博来的却是满世界的倒彩声。究竟何故﹖这里登载七篇评论﹐或可见一斑。远隔大洋﹐这次大概是海外华人少有的一次经验﹐正是“此处大幕未拉开﹐彼岸传来倒彩声”。然而究竟如何﹐恐怕还需读者等到自己看了片子再做判断。
————————
影片《英雄》内涵之评价
——粉饰苛政﹐美化暴君

根源(自由撰稿人)

看了一个近期被炒得火热的影片《英雄》。从画面来看﹐《英雄》的确美伦美奂﹐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不愧是大手笔﹑大制作。

但是﹐就其画面意境和要表达的所谓“剑术的境界”而言﹐我感觉就是将古龙武侠小说笔下的那种风格搬上银幕而已﹐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而从影片要表达的内涵来看﹐我却对之相当反感。
  
《英雄》的梗概大致如下﹕

故事的背景为秦王发起讨伐其他六国征战的战国后期。刺客长空﹑残剑﹑飞雪三人(后二人为情侣)为秦王所忌惮﹐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3年前﹐情侣刺客残剑﹑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残剑此举﹐飞雪甚为不解﹐从此两人生怨。3年后﹐秦国侠士无名(实为赵国人)﹐为报“国仇家恨”﹐也加入到刺秦行列。他潜入秦国﹐花了10 年的功夫﹐练就了一身最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杀”﹐即在10步之内﹐可击杀任何目标。无名前来与长空﹑残剑和飞雪商议刺秦事宜。长空为能让无名接近秦王﹐在漏顶棋馆﹐佯败在无名剑下。无名求助残剑﹑飞雪﹐却遭到残剑的断然拒绝和阻止﹐并赠“天下”二字﹐力劝无名放弃刺秦。残剑的态度使无名不解﹐亦引来了飞雪的不满。但是﹐在无名自己刺秦的时候﹐无名在最后的关头“悟”出了“天下”之重要意义﹐遂“毅然”放弃了刺秦﹐最终为秦王所杀。

为什么秦王就不能刺﹖残剑和无名都悟出了些什么呢﹖借用《信息时报》一篇评论的一段文字﹐来描述一下残剑和无名在刺秦最后关头时的“顿悟”﹕
 
——“天下本是统一的﹐人们生活得和睦幸福﹔自从天下分裂为许多诸侯国﹐战争已持续700年﹐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统一天下﹐方可救民于水火﹔当前﹐惟秦王可平定六国﹐结束战乱。在这过程中﹐个人乃至赵国的痛苦﹐都只是迈向和平的阵痛。因此﹐‘秦王不能刺’﹗”

看来﹐这也就是导演希望通过这出剧要表达的所谓“天下”的重要内涵了。不过﹐这种解释确实又真是令人瞪目结舌的。

首先﹐不知“天下本是统一的”这种说法从何而来。除了在没有国家的原始社会﹐“天下”可能可以勉强理解为“统一”的之外﹐好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在那之前竟有过一个什么统一的国度。但是﹐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得和睦幸福”﹐好像又实在无从说起。何况﹐原始社会毋宁用无所谓统一和分裂的“混沌”来形容﹐仿彿更到位一些。
  
其次﹐战国时期长久的征战﹐其根本原因﹐就已经是由于有着许多象秦王这样有欲一统天下之野心的统治者﹐积弱的时候被别国侵略﹐强大的时候就去侵略别国﹐才导致“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强秦本身就是在这些诸侯国互相吞并的过程中强大起来的﹔强秦“平定六国”的手段﹐则又比诸侯各国的互相征战更酷烈。影片一开始便介绍﹕秦兵每伐一城﹐必逞其弩强箭利﹐先从城外向城里发射大量的利箭﹐令城中百姓中箭无算。莫非某些人眼里﹐秦王原来就是这样“救民于水火”的﹖﹗

同样是以统治者利益为终极目标的南征北战﹐同样是毫无正义性可言的攻城掠土烧杀抢掠﹐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就令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强秦针对其他诸侯国的就是“救民于水火”﹐真是成者“英雄”败者寇呀。

再者﹐瞧瞧秦得“天下”后又是怎样“救民于水火”的﹕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据载﹐秦代“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同时﹐其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在七十万以上。而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到秦始皇时﹐更把严刑峻法推至颠峰。其酷刑之名目﹐诸如谪戍﹑籍没﹑黥为城旦﹑连坐﹑腰斩﹑车裂﹑枭首﹑戮﹑坑﹑磔﹑凿颠﹑抽胁﹑镬烹﹑具五刑(黥劓﹑斩足﹑笞杀﹑枭首﹑弃市)﹑族﹑夷三族(父母﹑兄弟﹑妻子)等等﹐不一而足。秦始皇还把严刑峻法施之于文化领域﹐大肆统制思想﹐禁锢言论自由。如规定除了秦国的历史记载﹐一切史书都烧掉﹔民间所藏﹐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余《诗》﹑《书》﹑百家语全部焚毁﹔谁要是再谈论《诗》﹑《书》﹐就杀头﹔以古非今的人则满门抄斩。……

如斯暴政竟成了“和平”﹐如此征战中生灵之涂炭﹐竟是“迈向和平的阵痛”﹐真令人怀疑自己曾经一贯坚持的价值观是否是颠倒的﹐怀疑当年希特勒们发动的二战﹐也是“救民于水火”了。天知道当年行刺希特勒的施道芬伯格﹐在将装有炸弹的皮包放到希特勒会议桌旁边的那一刹那﹐又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犹豫﹑激烈的思想斗争和“顿悟”﹐或者为元首的伟大英明而感动过﹐还望严谨的德国人能够予以考证之﹐为历史填补上一段空白。

整个电影中﹐通过四个刺客和一个暴君的故事﹐将秦始皇吹捧成是“天下”之所寄﹐而刺秦者﹐则被说成是挟仇(以影片给我的感觉﹐所暗示的简直就是以私仇为主)以报复之。

影片多处运用“艺术”的手法﹐对一代暴君进行了刻意的美化。如在与刺客无名对谈时﹐秦王简直象一个明察秋毫的神探﹑未卜先知的算命先生﹔如手上并无寸铁的无名表示准备夺剑行刺时﹐秦王竟将身上的佩剑扔给刺客﹐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地请他决定是否下手。又如﹐当无名在与秦王“交流”的时候﹐道出了残剑的“顿悟”﹐令秦王大发感慨﹕老百姓和文武百官私下都骂他的暴君﹐只有顿悟了秦王是“天下”之所寄的残剑﹐才是最了解他的人﹐因而天下也只有残剑是他的知己呀﹗再如﹐最后就象“割发代头”一样﹐刺客无名只是象征性地“刺”了一下秦王就退出去了﹐而秦王也不想杀刺客无名的﹐但由于身边前来救驾的御林军发出了“你是一个皇帝﹐法律是你定的﹐你要言而有信﹐像他这样的刺客﹐必须要﹗”的强大声音﹐所以秦王便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无奈”地让无名死于御林军乱箭之下了。

其实﹐这种“艺术”手法实在似曾相识﹐天下为暴君﹑苛政粉饰﹑辩护者﹐所通用的手法亦不过如此﹐大多与之八九不离十的。在这种“艺术”的装点之下﹐独裁者和暴君都成了暂时不能为世人所广为能理解的大智大慧之圣者﹐又都成了最能理解别人的人﹐还成了被“激愤的民意”所左右﹑所要挟的无辜受害者﹐所做的一切“违心”事﹐都是不是出自于其本意的。同时﹐乖戾没有了﹐残暴没有了﹐苛政没有了﹐“宁任天下人负我不让我负天下人”的枭雄本性没有了﹐“以百姓为刍狗”的“圣人不仁”没有了。反正﹐天下最美的词都能套到其身上﹐所干下的所有坏事都可以找出无可奈何﹐不得已为之的原因。于是﹐接受了这些灌输的人民﹐便会在瑟缩于其淫威之下﹐享受着其残暴之时﹐仍会深深地为自己有这么一位伟岸的君主而由衷地感激涕零﹐发自内心地谢主隆恩﹐山呼万岁了。
  
好在﹐这种“戏说”再怎么做得美伦美奂﹐终究还是代替不了真实历史的。在影片结束时﹐想用滚动字幕的形式对秦始皇歌功颂德一番﹐但又苦于乏善可陈﹐便将修长城作为秦始皇的主要功勣来歌颂了。怎奈“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却也因为列朝列代未便列为“敏感材料”予以封杀﹐而早已广为民间所熟知。至于秦始皇当时是怎么驱赶人民去用血肉之躯修筑长城的﹐当时的“丁壮丈夫”们又是如何“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人以沟量”的﹐历史亦早有公论﹐那些戈培尔们再怎样鼓起如簧之巧舌来为其掩盖和淡化﹐恐怕也是徒劳的。

对于秦始皇来说﹐比较遗憾的恐怕就是﹐“天下”的民众实在不识好歹﹐基本并不能够象刺客残剑和无名那样﹐在最后关头大彻大悟﹐最终“理解”了这位仁慈的君主﹐并甘愿自己坦然地走向死亡的。那些享受着苛政雨露滋润着的民众﹐可不会象几千年后某些有特异功能的后代们﹐绝没感受到秦始皇的“天下”救了他们出水火﹐也不敢领这个“情”﹐反而在私下窃议“‘天下’苦秦久也”﹐反思“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他们没有坐等秦百世﹑秦千世﹑秦万世们更体恤苍生之仁政的到来﹐甚至还没有等到秦二世坐稳龙椅﹐就揭竿而起﹐将刺客飞雪们的未竟事业进行到底﹐把秦家仁慈的“天下”给了端掉了。

看着当年陈涉吴广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敬几千年后那些借刺客残剑﹑无名之口﹐规劝他们接受苛政的仙韵纶音﹐来证明秦始皇通过铁血征战打下来的“家‘天下’”并非就永远固若金汤的﹐不亦乐乎﹖

(读者推荐)
————————

奴才张艺谋

郭农(自由撰稿人)

虽然我不怎么看电演﹐但对张艺谋这个名字还是很熟悉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老井》﹐就着实让我的心灵受到难得的震颤。后来﹐陆续看过《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也就再也没有那种震颤的感觉了﹐因而﹐在我的记忆中﹐张艺谋逐渐退去了原来鲜艳的色彩﹐变得灰白。

最近﹐带着一股”英雄”的气势﹐张艺谋的大名又再次如雷贯耳。身边的同事也有向我强烈推荐的。原本还真打算再次领略一下大牌名导的风采﹐只是看过《英雄》的简介后﹐不禁大失所望﹐再读过几篇评论文章后﹐就再也没有观看此片的兴趣了。

当然﹐少了我一个观众﹐决不会影响《英雄》的经济效益﹐现在﹐全广州的电影院都在争演﹐可见其票房收入之丰厚﹐并由此得到很多的喝彩﹐所谓”票房才是硬道理”。还有人认为此片是唯一一部在票房上打败外国大片的国产电影﹐因此﹐它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电影。

我不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多少﹐但我相信真正的有识之士是决不会光以票房来评论一部电影的价值。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以票房是唯一的标准﹐那么最佳影片非《指环王》莫属﹐可是《指环王》得奖虽多﹐但最高荣誉却属于票房远逊的《美丽心灵》。可见﹐致使是我们印象中﹐商业气氛远高于我国的美国﹐评价一部电影的价值标准﹐也远不只票房这一项。如果票房真的是唯一标准的话﹐我相信﹐如果张艺谋拍一部三级片的话﹐票房绝对会高于现在的《英雄》﹐这句话可能会让人听了不愉快﹐但绝对值得唯票房论者警醒。

当然﹐票房丰厚﹐足以说明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也是一次制片人值得骄傲的投资。但是正因为其票房成功﹐才让人不得不感到非常遗憾。有一篇评论提到﹐《英雄》最可怕的还是它的思想﹐此语可谓一矢中的。很难相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会有人向我们鼓吹秦始皇这样的”英雄”﹐更不敢相信﹐还有人那么执着地信相信﹐统一是消灭战争的手段。不知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没有想过﹐秦始皇成功的统一确实消灭了六国间的战争﹐如果法西斯成功地占领世界﹐是不是也可以消灭世界的战争﹐有没有想过﹐如果法西斯成功地消灭了世界的战争﹐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矶是不是也是英雄﹖有没有想过﹐分裂的中国会有战争﹐分裂的世界就不会有战争吗﹖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有个人出来统一世界来消灭世界的战争﹐即使这个人是希特勒﹐也要为他欢呼。他们在歌颂秦始皇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歌颂希特勒﹑歌颂墨索里尼﹑歌颂东条英矶﹖其实﹐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清楚﹐这个世界只要有贪婪和残暴﹐就会有战争﹐战争与分裂根本就没有必然联系。和平也与统一无关﹐统一所能带来的和平都只是短暂的﹐张艺谋心中的大英雄秦始皇所缔造的和平只持续了一十五年﹐不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吗﹖持久的和平必须靠人道和理性﹐还有正义力量对邪恶的钳制。

历史上不是没有歌颂秦始皇的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中国大地上就上演过一场评法批儒的闹剧﹐那时﹐以法家面目出现的秦始皇就曾独领风骚﹐张艺谋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接受了秦始皇的。但即使是在那个不分黑白的年代﹐也没有把”护国护民”的标签往秦始皇脸上贴﹐敢花那么大的代价﹐给始皇帝做那么大的一个金字招牌﹐张艺谋确非常人﹐诚大奴才也。在有皇帝的年代无条件地歌颂皇帝﹐那是谋生的手段﹐虽不光彩﹐也无可厚非。但在没有皇帝的年代还无条件地歌颂皇帝﹐除了证明歌颂者本身的不可遏止的奴性外﹐还能证明什么呢﹖

诚然《英雄》票房的成功﹐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特别对电影业来说﹐因为它证明了中国人对电影的消费能力﹐也证明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大有潜力﹑大有可为。但是《英雄》的喝彩﹐却让我深为洗不净的奴性而哀叹。

应当承认﹐张艺谋自有他当奴才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任何人都剥夺不了的。但是﹐既然他选择了当奴才﹐那么就不能指望别人还会把他当人。一部《英雄》虽然可以为他带来滚滚财源﹐但留给历史的宣判必定是﹕奴才﹐张艺谋。

转自“羊城网友周刊论坛”
————————–

[电影]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罗国平(自由撰稿人)

到处都是论<英雄>,本不想凑热闹,但不吐不快。

的确,英雄好看,满眼的红黄蓝绿,花团锦簇。象一袭精良.精致.精美的锦袍,更象一篇”镂金错采、雕绩满眼”,精雕细琢.华丽无比的六朝骈文。的确堪称”视觉上的盛宴”。只是不知这些花枝招展玩意,与表现.再现英雄有何关联。而外观上.形式上的完美无缺,也转移不了欲关注锦袍内精神内核的视线,毕竟这是艺术作品的魂魄。也无法让人忽略影片中内容的贫乏.精神上的苍白和病态。这样看<英雄>,也许是我”心里上的阴暗”在作崇。

看到兵临城下.大兵压境,强驽待发,一场惨绝人寰的灭顶之灾降临时,即将国破家亡.人头落地的赵国人,不是立马横刀,张弓射箭,奋起还击,保家卫国,或是仓皇逃命什么的,而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如醉如痴地习书练字时,我笑了!无法读懂得这等”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的沉着冷静。倒象是看到一个仍在失火现场打着背手,踱着方步,火烧眉毛都不急,似乎要在烈火中永生的精神病人。

看挡箭那场戏,我也忍不住笑了。如流星雨般的箭矢,可是铁做的,万箭穿心的滋味可不好受,哪怕是中一枚箭,也是要命的。可我们的两位挡箭者,倒是满不在乎。充斥着死亡气息和尸臭味的屠宰场成了他们的舞场.舞台。他们是正在在献艺的表演者。瞧,一个是挥拳舞掌,英姿飒爽,一个在箭雨里悠然自得,轻舒广袖,翩翩起舞。这究竟是要表现啥呢?不怕死?死不怕?铺成老谋子的”暴力美学”?

千秋功过,待与后人评说。那个能舞剑又善书的刺客残剑,一口一个”天下”,其前瞻和超前意识,令人叹为观止:他怎么会知道秦国一定会胜出,始皇一定是赢政,秦始皇一定会推动历史进步的身后事呢?莫非他翻看了今天的历史教科书?当然,秦国当时很强大。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役定乾坤的战役多矣。垓下之战,四面楚国,十面埋伏,使”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盖世英雄项羽,一夜之间沦为败寇;淝水大捷,谢安石用兵如神,以十万之师一举歼灭了符坚血洗中原,投鞭断流的百万之众。留下了风声鹤戾,草木皆兵的典故。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擒贼先擒王。影片中的残剑.飞雪,即然具万夫不挡之勇,仅凭两人的几招,就能力敌千军,直捣秦宫,把刀架在秦王的脖子上,还有无名的十步刺秦的绝技。刺杀秦王,至少能够削弱秦国的力量,使秦军乱作一团,成为乌合之众。为什么不呢?难道天下只能姓秦?足可以打下天下的残剑,为什么一口咬定天下姓秦呢?难道他真是先知先觉﹐能掐会算的活神仙?

残剑从练剑习书中,悟出了”天下”二字,便放弃了刺秦。我想,如果练剑习书到一定境界,果真有让人悟出”天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功效,当年小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时,不必损一兵一卒,改让被占领国练剑习书得了。我想岳飞和岳母一定不擅书法或剑术,否则岳母也不会在他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而是刺上”天下”二字了,岳飞也不会对胡人恨之入骨,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了。

还有,历史是必然和偶然的结果,国家.版图,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此天下,亦非彼天下。千百年前的中国地图,也不是现在的大公鸡。莫非我们可以铁血外蒙古.进军南北韩,以”收复失地”,完全祖国统一大业?而且,所谓的中国也是自秦始皇才开始的,战国人怎么会料到有个今天的中国?莫也是先知先觉?

还有,英雄莫问出处,勿以成败论英雄。可影片中,成王败寇成了英雄和非英雄的标准之一。所以秦始皇当之无愧地成了英模。还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既非是两军交战的战争,也非握手言好的和平,而是屠杀与被屠杀。令人恐怖的是,惨无人道.血腥暴力的屠杀因为有了”统一天下”的幌子,屠杀便名正言顺,便成了正义之举,屠杀者便成了正义之师,秦王便成了心雄万夫.胸怀天下的大英雄。而抵御强秦.保家卫国,刺杀秦王的慷慨悲歌之士,倒成了鸡肚小肠之辈。似乎只有伸长脖子,让人家砍,才合情合理,才是”申明大义”.”顾全大局”。我想起了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如果从当奴隶的生活中寻出美来,那真是万劫不复的奴才。” 不知这与惨遭强暴后,产下的子女出人头地,便大加赞美强奸犯的强暴行径有何两样。

照此看来,人类的历史统统要改写,岳飞.文天祥只能算作气量狭小之辈,吴三桂,甚至被人唾骂了千年的秦侩,恐怕也够得上英雄的标准。

还有,正因为有野心勃勃.穷兵黩武的赢政们,天下才大乱,战火才连年。而在片中,说是因为天下不太平,所以需要秦王来平定战乱,一统天下。硬是将秦王这个血腥.残暴的枭雄美化成了胸怀天下.匡世济国的大英雄。我相信,若赢政后天有眼,知道有后人这样卖力地为他歌功颂德,他也会不好意思接受的。我更相信,真正的赢政只会看不起那些欢迎人家来烧杀抢掠的亡国奴。

所以,老谋子,休怪人家骂你,谁叫您老这么不通情达理,这么没有人情味呢?

何为英雄?曹操眼里的英雄具吞天吐地之志,经天纬天之才。我说,英雄恐怕更以一种精神,一种气节,还有不畏强暴,敢于牺牲,敢于奉献为标准。记得看过一幅世界名画,说是英国国王带军队杀到一个小城。城里有六个人自愿出来献身,以代替屠城。这六个便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明朝灭亡时,清军攻打一个小城,小城里的人不愿降清,拼死抵抗,只到全部战死,城内没有一个活人。其气节为清皇帝叹服不已。

当今天下,敢与美国大片相抗衡者,唯老谋子耳。作为第一部中国大片,票房可观,不愧为票房英雄。只是,独以票房论英雄,恐怕还说不过去。而且,上千万的广告费用,还有媒体的热心帮忙,把看<英雄>打造成的一种时尚.时髦和流行,也助了票房一臂之力。而这更与<英雄>本色无关。还有,影片风格上的刻意雕琢,使它离清水芙蓉.自然天成的艺术至高境界差上好几个档次。

我们需要的不止是视听觉上的盛宴,我们更需要精神大餐,当然不是精神鸦片。真正的大片,应该是注入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中国精神的大片。这种精神是民族电影.中国大片不可或缺的魂灵。

最后,借用阮籍的一句话: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呼唤中国电影业上的真英雄早日出世。

读者推荐
—————————–
梁卫星:《英雄》其实是一种必然

梁卫星(自由撰稿人)

我对大肆炒作的东西一向缺乏兴趣,对张艺谋更无兴趣,这个人从没能给过我哪怕一点点惊喜或震撼。

因此,我对《英雄》一点热情都没有,当网上骂声铺天盖地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对张的揣测又一次应验了。我没有任何失望,有什么可失望的呢?这个人还能拍出什么好东西出来吗﹖

然而,我终于还是看了《英雄》,又是朋友的盛情要挟,他是一个张迷,我看过的张的片子几乎全是他强行提供的。而且全都是千辛万苦弄来的盗版,盛情难却,就当是消遣吧。可是,这一次我却一点消遣的感觉都没有,我感觉吃了一只苍蝇,难受之至。和先生一样,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但每次又都证明,我还是过于天真了,我似乎永远都想像不到那些总是以精英自居的中国人究竟有多么无耻与下贱。

的确,这一次张玩得太过火,他居然玩出了原形,他居然把电演当成了纯粹的宣传工具,迎合的对象自然是不劳而获为富不仁而又炙手可热的权贵阶层及其意识形态保护伞。

看完电演,我很久不舒服,我的眼前时常浮现出影碟上的一行字幕,说来好笑,不是任何一句台词,而是片头上的一行大字:中国正宗盗版公司。这一行文字使我意识到中国人的智慧实在非同寻常——很搞笑是吧,但它却又一针见血的给我们伟大的张大导演定了位:张大师的的确确乃一正宗盗版公司,回顾他拍的那些滥片,竟无一不是用电演语言复制当时流行的思想文化潮流或主流意识形态以迎合所谓的思想精英或权贵阶层及统治者。时代流行什么,他就盗版什么;权贵们需要什么,他就复制什么;而时代当然是伟光正的时代;张大师可真是与时俱进啊!

—、《老井》、《红高梁》

《老井》与《红高梁》的时代属于文化寻根思潮席卷大江南北的时代。不能说寻根文化思潮在80年代中晚期不具备进步的思想文化意义。然而,这样的进步意义是要大打折扣的,他有一点类似于新月诗派之于国民党的关系:小骂大帮忙。而且,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寻根返祖的潮流可说比比皆是,几乎每一个动乱年代之后都会兴起这样的寻根思潮。这些寻根思潮从根本上说要么为统治者寻找其统治的合法性新依据;要么为统治者前段时期的荒唐统治寻找有力的借口;要么为处于惶恐中的知识精英寻找新的思想资源以缓解精神危机,实质上仍是为逃避自己的良知与责任寻找心安理得的理由。可以说:中国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寻根热情是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中国每一急须变革的时代保守力量强大之极的根本原因之一;可以说:五千年治乱循环的历史也是奴隶或奴才们寻根与尊根交替的历史。是以,中国任一时代的改革几乎都以一种奇怪的形态告终:往往是改革的外壳,而整合改革后思想文化与政治伦理秩序的依旧只是传统文化。只不过每一时代的这股传统文化整合力量或有不同。比如孔子企图用以整合他那一时代的文化力量是周礼,汉初是黄老之道,汉武帝时代是儒术。这些传统文化对每一时代崩溃分裂的社会文化政治伦理秩序的整合作用是勿庸置疑的,问题是,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没能想过中国文化之根究竟是什么——当然,每一种文化学说都有自己的道,但这种道是不是终极似乎不言自明,无须追问。这根应否批评也从没人想过。往往是这一时代需要此种文化整合力量就将此奉为圭臬,那一时代需要彼种文化整合力量也将彼奉为圭臬,结果总是那几种文化思想在互相攻讦,其势力因时代不同而此消彼长。思想家们从没有想过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对这些传统文化作整体的审视,更没有想过这些传统文化其所谓的终极之道在现实层面与势的关系究竟是谁占上风。是以,每一时代的变革其结果都是这些根缓解甚至消除了专制皇权与独裁统治的合法性危机,从而无一不为统治者所接受甚至恩宠有加。

80年代中后期的思想文化寻根思潮依旧循此老路。当中国的思想文化精英们把眼光投向远古投向民间时,无论他们是服膺还是批评,其实都缓解了党国统治的合法性危机,为党国的糟糕统治寻找到了有力的借口。传统文化祸国殃民吗?是啊,如此流毒深远的传统文化的确祸国殃民,幸而有我党的英明领导,否则,十年动乱怎能及时制止!国民深具劣根性吗?是啊,如此可怕的国民劣根性,十年之间阴谋阳谋出卖虐杀……怎能避免呢?还好,有本党力挽狂澜,否则,不知会到什么地步!你歌颂传统文化吗?那好,我们就是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们要稳定压倒一切,我们要以德治国!寻根就这样事与愿违的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他不仅客观上变成了为专制与独裁辩护,甚而还加大了专制与独裁的力度。可见,寻根的积极意义实在要理性估价。比如魏晋南北朝时代玄学的盛行实质就是当时知识分子逃避自身责任无视司马氏政权高压专制统治而形成的时代风潮。这一股时代风潮对司马氏的非法统治并无任何反拨作用,甚而相反。与此类同,兴起于80年代的寻根思潮尤其是随后的国学热实际上迎合取悦了统治者,成为统治者掩饰历史脓疮实行专制独裁的最有力的支持。张艺谋无疑是深知此点的,在《老井》中,他深挖狠批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愚昧落后顽固保守的中国形象与各种劣根性怵目惊心的中国国民形象。这样的形象既博得了深刻严肃的美誉,又取悦了知识精英,更迎合了专制当局,当真是一箭多雕,厉害之至。到了《红高梁》,他又出尔反尔,同样是塑造农村人的形象,这一次却变成了充满狂野生命力并能为中国人的劣弱注入雄性激素的英雄形象,没有人注意到他在这两部片子中的自相矛盾,他依旧战绩辉煌,一箭多雕。

二、《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

90年代,人性是中国思想文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先锋文化人。在人性的旗帜下,他们肆无忌惮的释放着下半身,并美其名曰:人的彻底回归与解放。毫无疑问,由于文化的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人之人性的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遭受着巨大的禁锢、有着巨大的扭曲。所以,在80年代人的回归之后,90年代人性的彻底开放,成为了中国社会又一显着景观,其进步意义自是有目共睹,然而,当中国人狭隘的将人性的回归与解放纯粹理解成性的开放时,我们能不能说,人性同样遭受着深重的禁锢与压抑呢?没有人这样想,他们尽情的为下半身的赤裸欢呼着。张艺谋又一次抓住了这股热潮,在这两片中,他不仅拍性,而且还拍乱伦、拍争风吃醋,与其说他是在批判性的异化与人的沦落,不如说他是以其为佐料,以迎合人们窥视的欲望、狂乱的梦想。他又成功了。一般人当然喜欢看,谁不喜欢看性呢?知识分子更喜欢看,他本来就是拍给这些人看的,目的当然是获取其认同,甚而成为他们之中的精英——后来不是有作家专门研究张的嗜好去写小说以期一朝入张眼,身价便倍增吗?而这一切对统治者来说,不也是一种变相的歌颂吗?影片的20、30年代背景之设置实在是独具机心——对比之下,党的英明伟大不正蕴含其中吗?

三、《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说此前阶段的张艺谋以批判起家,通过批判成就了其在国人心目中尤其是那些他其实打心眼里瞧不起的精英们心目中廉价的大师地位,也让当局比较满意,那么从《秋菊打官司》起,他便开始了公开的歌颂。张艺谋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此前,他所做的一切为他赢得了精英甚至大师的殊荣,也引起了官方的重视,然而批判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拍错马屁,那么多年处心积虑建立起来的基业就有可能毁于一旦。如今,他对精英们的利用达到了目的,他没必要再把他精力耗在他们身上了,而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此前的批判如果有文人深文周纳,给他一个罪名也是现成的,这么多年看各方眼色行事实也够累的,那儿比得上歌颂来得干脆。那些所谓的精英其实也都是一些名利之徒,如果有了尚方宝剑,再给他们一点颜色,他们还不屁颠屁颠的!于是就有了歌颂阶段的创作。

《秋菊打官司》直接配合了当时党国对中国式法制建设的号召,其对党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歌唱如愿以偿的为他赢得了当局的赞赏。然而紧接着的《活着》却使张大师遭遇了出道以来最大的滑铁卢。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冤枉。《活着》遭遇封杀一定是张大师万万没有想到的,要知道张大师为党国真是用心良苦啊。拍《活着》的时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正日益尖锐,官僚资本主义席卷了中国几乎所有的资产,农民基本全部破产,下岗工人遍布大小城市的大街小巷,人民对政府的失望与敌对情绪与日俱增,苦难……苦难……触目惊心的苦难,中国其实成了一个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懮党懮国的张大师急啊,于是便有了《活着》。这部电影取材于另一个正在走向堕落的先锋作家余华的同名作品,和原作一样,电演塑造了一个在无穷无尽的苦难中逆来顺受安分守已乐天知命的奴隶形象。毫无疑问,张拍这部片子的目的就是要苦难中的人们漠视并遗忘苦难,平和冲淡与世无争与世无怨的活着。这部片子其实宣扬的是彻头彻尾的奴隶甚至是奴才哲学。张大师当然希望这样的哲学能使苦难深重的人们彻底消泯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怒火,像虫子一样活着。只有人们像虫子般活着,党国的江山才能稳如磐石,张大师也才能永远做他的社会精英!然而,张大师这一次的一腔苦心却被当成了驴肝肺,张大师冤啊。那么张大师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不然,也不至于拍错了马屁。张大师错就错在原搬了小说中的时间跨度,那是小说啊,电影是视觉形象,一旦公映,可是要入全国人民之眼的,而电演里涉及到了太多的伟光正时代,那不是不仅没法让人们忘记现实的苦难,反而还要人们也记起往日的苦难吗?更何况这苦难又与我党有关呢?真是大师千虑必有一失啊!挨了一闷棍的张大师为了将功赎罪,表达赤诚,立刻拍了《一个都不能少》,歌颂党的人道主义歌颂党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歌颂党的英明政策歌颂社会主义优越性。党看他态度还算可以,就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拍申奥片。大师自是施出了浑身解数,好在申奥也成功了。张大师自是功不可没!

危机总算过去了,但张其实心有余悸,他一直都在想着怎样成为党国要人,这一段时间,李安的《卧虎藏龙》给了他深刻的启示——其实,张的电演从来就没有什么独创,他的每一部片子后面都有一个或数个国内外其他名导演的影子,这一点几乎和中国80年代后成名的作家一个德性!这一次,他要让伟光正梦中都笑出声来。
《英雄》于是出世了。

四、《英雄》

关于《英雄》,我其实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大家有目共睹。这是一部赤裸裸的政治宣传片,有点类似于希特勒的御用电演人所拍的片子。他给暴君安上了英雄的王冠,他毫不隐讳的叫嚣着天下一统的专制王权思想,他给暴力给残杀给血流成河给尸骨如山寻找到了一个莫明其妙的理由:和平。

张大师果然厉害,他这一招既歌颂了伟光正的基本政治体制又支持了其现行的一系列基本政策,而且还为他们的所有恐怖与暴力行为找到了合理合法天经地义的理由。张大师是如此急于表白忠诚,他甚至取消了故事情节——他不能不这样做啊,因为只要有情节就有可能产生歧义,张大师怕呀,再说,拍申奥片多风光啊,那可不是谁都能拍的,他还没从那种纯粹的宣传激情与君恩深重的感怀之心中走出来哩!可怜了几个好演员,他们被张大师当成了邀功请赏的工具。不独如此,张大师还似乎在拍旅游风景区的广告,以为党国的繁荣盛世招徕更多的游客。——实在厉害!

够了,不用多说了,回顾张大师的导演史,我们可以说,他从一个所谓的先锋导演变成一个赤裸裸的御用电演[阉?]人,一点都不偶然。因为他骨子里从来就是一个无耻的奴才,从来就是以民众以知识精英以流行文化思潮作为工具以取媚邀宠于当局。也正是因此,他其实是这20年来,中国流行文化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最尽职尽责的复制者。

张艺谋不过是我的一个个案研究而已,类似于张艺谋的文化人还不知有多少。

呜呼哀哉!

(附:由于本人身处乡野,资料阙如,所以有很多地方未及展开,比如关于寻根的理解,关于张的一系列电演的详细评论,所以此乃未定稿,待一切齐备之后,再酌情修订。)
(1/5/2003 15:41)

读者推荐
——————–
从电影说到教育

哈歪刃

为什么张艺谋的电影”英雄”里的情节虚假、做作,甚至荒唐?李安的”藏龙卧虎”虽说也不是太精彩的电影,至少人家老老实实地按武打的套路来,没有非要故弄玄虚地玩什么大主题。张艺谋倒好,想超越李安,可那个大主题就漏馅了,暴露出他的营养不良甚至艺术手段的枯竭。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看看这几十年的教育是些什么破烂儿玩艺。在中国无论什么专业(物理学也好,建筑学罢,还是什么毛泽东思想”领域”),都到了读研究生阶段还在考马克思毛泽东三个代表的破烂骗人东西。大家再看看中国的历史、语文、哲学课本中的那些垃圾吧。已经有多少代人吸食那些破烂玩艺成长起来了???

台湾的碧姬最近到了中国,照相的人收钱拉他们到毛像前留影,碧姬摔了一句话:倒贴也不照!一些中国人成天一厢情愿地抱着大一统的思绪,又有几个具有那样的见识,更不用说理解别人的心情,遑论有勇气表达类似的看法了。

中国的报章杂志里的破烂儿玩艺充斥就不用提了。政府没有气量明目张胆地通过自己的外交力量反对美国的一些政策,就在报纸电视上嘀嘀咕咕,好象中国人就只能有一种声音。给人的印象是,那种嘀嘀咕咕给人一种小人见不得阳光的阴险恶毒。

他要是有勇气评论美国的政策就明目张胆地评论好了,这世界上的声音还嫌小和少吗?他不。他要么一边倒地转述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一些抗议或评论,要么要来个轰动性强的大标题,然后呲牙裂嘴地戏说一番。这也没有什么,可真正滑稽的是,最后窝藏在文章尾巴的阴暗犄角旮旯里的括弧里署名一个什么”古月”、”宗合”的笔名。不知道文章的作者以及舆论的控制者们窝囊不窝囊呃,有必要那么萎琐卑贱嘛?不是说观点不重要,但就是单纯从做人的角度看,是可怜还是心虚?

不是说挤兑一些中国人。同样是中国人,稍微看看香港的电视台和其他媒体,你就知道什么叫正常的心态和社群了。为什么就做不到堂堂正正地该说啥就说啥,谁想说就说什么呢???难道掩盖、躲藏、欺骗、单调乏味、低声下气就是中国媒体还有一些中国人的形象?

你要是想从中国的绝大多数书本上了解义和团运动、鸦片战争、圆明圆被焚、中国20世纪内战、韩战、中越战争、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六四等等事件的真相由来,你的思路不被扭曲也难!想想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在一个靠鸵鸟般的生存方式、填鸭式灌输骗人下成长起来的,你又能指望那样的生存环境里有多少东西是茂盛而自在的呢?那些身在其中的人或许还觉得鸦片吸起来舒服呢,蹲或趴久了的人对站着说话肯定是头昏目眩,甚至恐惧的了。

别跟我说绝大多数人都在应付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历史、哲学等课本中的荒谬东西,或者生活中的政治学习以及报章杂志中的垃圾。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是很难说真正应付的人一旦得心应手,到了生活里不会应付成生存的习惯本能。难道面对真实的东西,说谎倒成了自然,见什么事情就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掌握着绝对的真理,还少见吗?更不用说讲精彩的故事,就是让他叙述一段稍微可靠一点的历史,他有那本事吗?

第二个方面,当应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美其名曰”走形式”或”走过场”)后,即使少有的天才也会被那些篡改的历史与虚假骗人的教育给活活地毁灭了。难道每个人面对那些虚假欺骗都是同样的感受?你应付自如可以,难道别人也可以忍受?你可以四两化千斤地应对,别人要觉得窒息呢?你有听到过大学生或研究生对时局或说教课程的报怨喘息声吗?所以,有棱角的人,有可能不被磨平吗?社会不会显得单调平庸吗?这样的说法奇怪吗,如此教育与体制培养的结果是:驯化奴才,扼杀天才,鼓励浪才?

看看周围那些还在崇拜毛泽东周恩来本拉登希特勒的人吧。他们觉得,只要是有勇气做事情,管它是恐怖还是杀人行为,就值得敬佩。你能够期望在那样的环境中有多少充满生气活力的东西?你要是说几句不中听的话,他就立马搬出”美国的什么什么不也是很如何如何吗”,只不过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嘛。好象比较谁更糟糕,倒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别人的污点也能成为掩饰自己瑕斑点的理由。怎么就不能多一点反省的勇气呢?

就算是他张艺谋最终获了什么了不起的奖,那又怎么样呢?拿了奖,该瞧不起他的地方,照样瞧不起他!就象虽然有无数人崇拜恭维毛泽东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甚至在中国土地的一些所谓”中心”广场还有钱币以及一些人的心中上占据着块块”永久”的地盘还不够,那又怎么样?”粪土”他的地方照样”粪土”他。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心中的天平衡量一切,不必因为什么奖项的名气或者站队人数的多寡来统一看法。就是很多中国人永远将毛供为神明,那也替代不了每个人具体的认知。他可以霸道地占据中心广场,却不能占据所有人的心。

(转自“百纳海川”论坛)
———————-

硬着头皮再说几句电影

不锈钢土鳖

中国外国的电影人都有这种倾向,觉得自己很不得了。”拍电影的”,多牛呀!看电影的不少人也觉得拍电影是个不得了的事儿,又神圣又神秘。

说起电影来,也就复杂了。商业呀,艺术呀,思想呀,”超越”呀,,,都来了。其实这跟我党多年的宣传很有关系,活生生地把个文艺作品,其实也是个商业产品,愣给弄大发了。不是”大毒草”,就是”反党”,要不就”样板儿”,不一而足。

电影,就是个电影。实在没有必要想那么多,扯那么远。不过就是个讲故事的一种方式,用胶片讲故事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跟咱小时候听评书一样,一样的故事,不同的人来说,味道就不一样,其中自然就有说书人的艺术加工成分了。听书人的口味不同,喜欢的说书人也不一样。比如,鳖自己很喜欢单田芳的书,他说”罗少保双膀一叫力,’我去你妈的!'”,鳖听得挺过瘾,可是有人就埋怨”英雄怎么还骂人呀?”

由于电影语言的独特,既有很直观很表象的部分,也有比较抽象隐晦含蓄的部分,有的时候对于看电影的观众来说就有些难度,出现看不懂的情况。

看不懂电影,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对导演是用的电影语言理解不够,比如您给鳖将一个西班牙语的笑话儿,鳖就听不懂;再有一种情况,是导演胡言乱语,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谁能懂?有些是导演自己以为其中包含千言万语,其实只有他自己明白,这就是导演的大失败。

现在我国写电影剧本的人也不老少的,有的还是电影学院或者戏剧学院出身的专业作者,经常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他送本子来了,你说看不明白,他就往死里给你解释。这段要表现什么,那段要突出什么,最后还要怎么反衬烘托,如此这般,这样这样这样,,,不够他白活的。

鳖觉得,如果一个电影剧本写出来还要作者当面给你解释的话,这本子就可以扔垃圾桶了,作者呢,要是没有力气蹬三轮儿就试试改行儿说书去的了。

不就是个讲故事么?故事都讲不清楚,那就赶紧该干吗干吗去吧。

有的电影观众是把本来简单的故事预想的复杂化了,弄得原来简单的故事自己也硬是”没看懂”。苦恼!恨不得给自己俩嘴巴。比如说田壮壮很早以前拍的文艺片《盗马贼》,挺简单的故事,只不过是大量的运用了电影语言来讲述罢了,很多情节和内容是用画面表现,这种电影主要显示的是电影语言的精彩,而不是故事情节本身,影片中表演成分不多,台词也比较少。很多人”没看懂”只是因为没有总结出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来。其实本来就没有”中心思想”。

简单的事情用复杂抽象的语言来表达,这不是捣乱么?这么说也对。比如说,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这么个简单的情景,到了鳖嘴里,”风雨交加,大鸟儿乱飞。”只要几个字就全讲清楚了。

艺术家,本来就是捣乱的。最后,”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还不给盼点儿好事儿。老郑一直大声疾呼,咱这水土流失已经很严重了。

导演对电影语言的艺术创作,一般不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直白的表现方式,不然就怎么叫”创作”?所以要理解这种创作出来的电影语言也就需要那么一点儿”艺术素养”。

不同的观众群,对某种文艺形式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别的。唐山一带的人民喜欢看评剧,咱要愣给人家演昆曲,看的人就不多了。

鳖认为,一个导演如果没有在电影中进行电影语言的创作使用,当然还算是导演,但是不要说自己在搞电影艺术。如冯小刚同志,他导的电影,几乎都是”小品连接,拍上胶片”的结果。看起来很轻松,很直白,当然也就很卖座,票房好。作为一个电影厂的产品,是很成功;但是作为艺术品,那根本就不沾边儿!

商业片也可以是很好的电影艺术作品,没有”汉贼不两立”的事情。美国大导演,StevenSpielberg就是很好的商业片导演,他拍的商业片几乎都是金矿的回收率。史大导那是真有两把刷子!人家的商业片,故事首先就好,即合情合理,又想象丰富,他讲故事的本事也大。还有最厉害的,他拍电影花钱少,特别会蒙人!

《泰塔尼克》是票房最高的电影,不过鳖认为还不能算是最成功的商业片,因为它的制作费用也高得吓人,回收率并不高。拍这种电影的风险太大,根本不是发展方向。拍一部沉船的电影故事,花的钱比造那艘船还多,这才叫捣乱呢。

花钱多的大制作电影,人多场面大,除了吴雨森导演没弄好以外,其他任何人都知道也有能力拍出有震撼力的电影画面来。这是物力财力导致的,不是大本事。

鳖自己认为的大本事,是导演的脑力智力在电影上的表现,这种东西花钱您也买不到。这才叫真本事!没花多少钱,看得全世界人民目瞪口呆,史大导就有这本事。

《拯救雷恩》是一部蒙人的电影。但是人家就活生生地把全球观众给蒙得醒不过来,就是会拍。这部电影真是花钱不多,鳖看电影时候,一开始就愣了一下,诺曼底登陆那场重头戏,远处几块木头板子一戳,那就是登陆艇!真是艺高人胆大。

后来美军与德军的激战,那么多戏,那么多镜头,可是转来转去的就是那么一块景儿,大小跟一中学操场差不了多少。花小钱拍大戏,史大导估计是全世界第一名。

史大导也不靠明星演员,他以前的不少电影都是”点石成金”,造就演员成名的。不过这方面他还比不上他的犹太同胞,纽约大导演乌迪埃伦,这位爷更牛,大牌明星来拍戏开工资就跟打发要饭的差不多,一部戏给一千块钱就算很客气了,明星住旅馆的钱也要自己掏,片酬还不够住两天旅馆呢。

我国的电影,大部分不及格,因为连故事都没讲好。就说这张艺谋同志的《英雄》,那故事本身就是不通情理的,完全是胡说八道,所以鳖说他装疯卖傻一点儿都没有诋毁他的意思。这还没有涉及电影的艺术成分,光是这个故事的骨头架子就站不起来,完全是一滩臭狗屎。

故事大都是幻想虚构出来的,但是那也要合乎情理,戏剧性的情节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行。《英雄》的故事本身胡说八道,这一下就输给《卧虎藏龙》了。

《卧》片有它自己的问题,不过没有《英雄》这么放肆大胆的痴人说梦。连陈凯歌都没有敢这么胡拍电影。

张艺谋,您英雄啊! (转自“海纳百川”论坛)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