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夏天,让恼人的脸部出油问题加剧,粉刺也越发明显,如果挤掉粉刺又担心毛孔粗大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台湾皮肤科医师胡怡萱建议,不妨试试一至二周内即可见效的酸类保养品,并提供了挑选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胡怡萱提醒,并非皮肤上所有的小点都是粉刺喔!如果不太容易被挤出来,且形状呈扁圆形、摸起来稍硬,这就是粉刺,建议由皮肤科医师进行治疗。但如果挤出来的是一条条丝状物,那是皮脂腺管丝,属于正常皮肤的代谢物。
无论是粉刺还是皮脂腺管丝,都与皮肤出油息息相关。很多人会选择用手挤或使用粉刺贴布来清除,但同时也担心这样会让脸部的毛孔看起来更粗大。所以,他们会在清除后涂上收敛水,期望缩小毛孔。然而,胡怡萱表示,毛孔看起来变大其实只是视觉效果,并非毛孔真的变大,但反复挤压,容易造成皮肤受损或松弛,应谨慎处理。
清除粉刺三步骤
胡怡萱建议,解决粉刺问题有三步骤:
1. 彻底清洁脸部:很多人因为工作忙碌,回家后倒头就睡,忘记洗脸卸妆,这样会导致毛孔堵塞。还有些人洗脸时随便清洁,也会造成毛孔清洁不佳。
2. 去角质:适时使用去角质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去角质的洗脸产品属于全面性清洁,有些柔软的肌肤也会被磨到,造成肌肤的轻微受损。
3. 使用酸类保养品:酸类保养品过去主要用于治疗痘痘肌肤和过度出油的情况,但现在已成为一般的保养品,即使干性肌肤,只要皮肤的状态不处在干裂、干燥、非常紧绷或敏感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酸类保养来减少出油,改善粉刺、皮脂腺管丝及毛孔粗大的问题。
挑选酸类保养品原则
选择酸类保养品时,可以根据酸类的特性、皮肤敏感度、产品的设计来进行挑选。胡怡萱分析,目前常见的酸类保养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1. 果酸(AHA):属于小分子,具有水溶性,穿透力较深,因此对于部分敏感肌肤可能会有较强的刺激感。
2. 杏仁酸:具有脂溶性,虽然无法穿透到皮肤深层,但由于其脂溶性的特质,能够与角质和皮脂代谢物更好地融合,对于代谢粉刺有不错的效果。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酸类保养品,皮肤对其耐受性可能还不高,或不确定皮肤能否承受,胡怡萱建议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尝试:
1. 加酸清洁品:选择有加少量酸类的洗面乳洗脸,先来做尝试。
3. 间隔使用:使用一天后休息2-3天,让皮肤有个适应期,再逐步提高使用频率。
胡怡萱提醒,其实并非酸类浓度高效果就会比较明显,还需要看产品的pH值。如果pH值较低,产品的酸性会更强;相反,即使酸类浓度较高,如果pH值较高,其效果也不一定会明显。目前台湾政府规定,酸类保养品的pH值应在3.5以上,但一般商品包装上通常不会标明pH值,所以酸类的浓度还是选择保养品时的主要参考指标。
在选择酸类保养品的浓度时,胡怡萱建议,果酸的浓度不要超过10%,而杏仁酸的浓度在10-20%都属于可接受的范围。至于水杨酸,台湾政府规定其浓度不可超过2%。使用过程中,如果感觉到刺痒,应该注意是否需要更换产品,这可能与天气变化、皮肤状况或自身身体状况有关。总之,要随着皮肤的情况做调整。
单酸、多酸、无酸哪个好
除了单一酸类保养品外,市面上还有多种酸类合成的保养品及无酸保养品。胡怡萱表示,多酸产品的概念是将各种酸类的特质结合在一起,提供多重功效。但对于从未使用过酸类保养品的人,建议还是从单酸产品开始使用,因为多酸产品包含不同的效果,对初次使用者可能过于刺激。
至于无酸保养品,则是利用草本植物抑制油脂的特性所设计的。胡怡萱认为,这类产品主要是通过促进肌肤新陈代谢来改善角质的代谢率及健康度。一般来说,酸类保养品通常在一至二周内就能看到减少油光、缩小毛孔的效果,但无酸保养品可能需要经过28天的肌肤代谢周期才能显现效果,这类产品是针对喜欢天然成分或担心过敏的人群设计的。
胡怡萱强调,无论是哪种酸类保养品,都不建议自制,自制的保养品可能含有一些难以去除的刺激性成分和杂质,容易造成皮肤敏感不适。另外,去美容院或医美诊所进行粉刺去除,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在选择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操作技术:传统美容院多以人工清除粉刺为主,效果取决于美容师的技术水平。而现在由于很多仪器的导入,相较之前可以减少出现问题的风险。
2. 器具清洁度:不干净的仪器可能会增加皮肤受伤的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器具的清洁状况。
3. 皮肤评估专业度:美容人员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评估皮肤的情况,并能够给予适当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