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居家生活

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让亲子关系更紧密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更了解父母。(Shutterstock)

编者按:父母面对生活压力不要闭口不谈,不要隐瞒,不要把情绪藏在内心。压抑的情绪会消耗我们大量的精力,不知不觉地,当内心忙着向孩子隐瞒情绪的同时,我们就已经疏远了孩子。一家人如果能一起哭泣、分摊愤怒,这跟分享喜悦一样重要。

当生活的考验消耗了我们的精力

生活并不容易,它不一定总会安稳地进行,疾病、失业和亲人去世会无预警的发生。然而,我们无法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绪、压力和疲惫都会改变我们的心情,破坏士气和精力,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朵萝泰得了癌症,她很专注在自己身上,觉得需要找回方向,因此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的治疗。再说,当我们生病时,如何能继续为孩子拨出时间,并在对待孩子时保持平静?她无法再忍受儿子制造的噪音,从一开始生病,她就常常吼叫,她厌恶这样的自己。

她也非常清楚,这种生活不会让五岁的儿子提姆泰有安全感,他会因为母亲的疾病而焦虑。她知道他接受了一切,逆来顺受,可是她不喜欢这样。她也担心他会觉得自己让妈妈痛苦,而有罪恶感。她清楚知道在这个年纪,孩子仍然有自我中心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把一切都归于自己,因此可能会觉得要替发生在母亲身上的事负责,“妈妈生病是我的错。”

她不想让事情变得更严重,想要保持平静,温柔地和儿子说话。但她的思虑没有份量,她被压力淹没……大吼大叫,让提姆泰感到害怕和内疚。她埋怨自己,但越埋怨就越常吼叫,唯有第三者的介入能帮助她。我们不是超人,当生活的一个面向大量消耗我们的精力,面对孩子的精力就减少了。

无论是经济上的困难、失业的威胁、职场上的霸凌问题、亲人生病或过世,或是我们自己罹患疾病,都会带来沉重的焦虑,也让我们无法如自己希望的那样多陪伴孩子。事实上,消耗精力的不是这些问题本身,而是我们为了压抑情绪所做的努力。

当然,问题令我们担心,但如铅一般沉重的则是焦虑。我们用焦虑这个词来命名神经丛层级的压迫感,那不是一种情绪,而是许多情绪的混合体,是一种与压抑恐惧、愤怒、悲伤等情感有关的寄生感觉。它与灰暗的想法、负面的信念结合在一起:“我做不到的,我很没用,我一点价值都没有……”

焦虑是我们所陷入情绪混乱状态的表现。

为了不让孩子害怕、为了保护孩子,但也为了不去正视现实,我们常常宁可让压迫我们的焦虑噤声,把它们好好地保存在心中,试图在别人面前将焦虑隐藏起来,特别是在自己的子女面前。

然而,谈论我们遭遇的问题和引起恐惧的事,能让我们脱离这种混乱状态,并整理情感。就算这未能解决问题,也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也因此有更多方法来解决问题。

当然,帮助我们整理情绪并不是孩子的责任。我们必须依靠其他成人,像是伴侣、父母、友人、心理治疗师等。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向孩子隐藏情感,孩子有权知道我们在担心什么,或者,如果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孩子至少也有权知道我们在为某些事情焦虑。“我现在觉得焦虑,但那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否则,他们会胡思乱想,也开始焦虑,却无法清楚找出焦虑的来源。他们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学业成绩滑落、越来越常做蠢事、压力、睡眠问题、攻击性、忧郁……这些症状既是潜藏的焦虑的后果,也是孩子潜意识地想透过吸引父母对自己的注意力,让他们分散对自身烦恼的关注;也是孩子在困惑之中,试着把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怒气发泄出来的方法。这些看似都是无意识的,但有时候根本不是。

在治疗中,常常会有孩子像昆汀一样坦白:“爸爸让我害怕,他身上有一颗怒意的球。我没办法克制自己不做蠢事,所以当他对我生气时,这颗球就跑出来了。”或是像玛莉如一样:“家里气氛很激烈,有时候,我会突然暴怒,我试着发泄压力。”

如果我们不说出来,孩子会寻思意义,并在脑海中建构出通常比真实情况更糟的幻想。他们会下意识地想帮助我们,以下是一些在咨询中常听到的句子:

“我妈妈什么都不跟我说,她甚至没在我面前哭过。但当我看到她的样子,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再为她带来烦恼。”

“我看到她如此伤心,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让她更伤心了。所以我这辈子都没再哭过。”

“我父亲会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但我看得出他非常不快乐。我一直很注意他,想要让他开心。”

“为了排遣妈妈的心情,我会装疯卖傻。她说我是她的太阳,我用尽全力闪耀,让她不至枯萎,我那时真的很怕她会自杀。”

矛盾的是,我们之所以不太谈论,甚至完全不谈论自己担心的事,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

但是闭口不谈一点都不能保护他们。一起哭泣、分摊愤怒,这跟分享喜悦一样重要,能让我们感受到连结,感觉彼此合而为一,帮助父母不去害怕孩子的反应,也能不那么为孩子担心。而孩子则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因此拥有了了解父母的关键。

请注意,当我说“谈论与分享”,绝对不代表向孩子倾吐,把重压宣泄在他们身上,期待来自他们的安慰或期待他们多少负起责任。别把角色颠倒了:他们不是我们的保护者,不是我们的父母,而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能逃到孩子身旁,让自己获得安慰。

我说的是告知,不要闭口不谈,不要隐瞒,不要把情绪藏在内心。压抑的情绪会消耗我们大量的精力,不知不觉地,当内心忙着向孩子隐瞒情绪时,我们就疏远了孩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变小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想要他们看见。

再来,会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我们被烦恼压迫,但孩子什么都没表现出来,没有产生任何明显的症状,而这个常会惹怒我们。我们甚至可能会指责他们太无忧无虑,但其实是我们刻意向孩子隐瞒自己的烦恼。而另一个可能性,就是他们不知不觉地开始为我们的情绪负责。◇

(网站专文)

(本文摘编自《》,远流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曾臻

书封。(远流出版提供)

推荐阅读

•母亲育儿:孩子须做到5件事才能用手机

•在家教育孩子的父母不允许孩子们说3个字

•教年轻人纪律 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