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与服从!孩子拥有哪种特质最重要?

作者: 伊莎贝尔.费欧沙( Isabelle Filliozat,心理治疗师、情感教育专家),译者: 周昭均

人气 323

编者按:一岁半是反抗和拒绝的年纪;到了两岁时,小孩开始想要自己做选择;三岁,是“独自一人”的年纪。孩子想要“全部都自己一个人”做,否则就会非常生气。当孩子的拒绝不被尊重,或是因此被惩罚,他将难以建立对自已意愿的信心,小孩可能会因为妈妈需要感到安心,而放弃自己的自主性。

一岁半到三岁

一岁半是反抗、习惯性地说“不”和拒绝的年纪;是孩子表现出他们有自己的“小个性”的年纪。至少,受不了孩子表达自我的父母是这么说的。确实,如果我们在相同年纪时没有表达的权利,要如何接受这种似乎永无止境的反抗呢?

在一岁半前,小孩仍旧是父母愿望的延续。他的自主性很低,虽然吃到不喜欢的味道时会吐出来,在想要从婴儿车中出来时会哭喊,却鲜少会关心自己衣服的颜色,不太在意自己是想要喂鸭子还是想回家,他让父母替他选择。

到了两岁时,小孩开始意识到自已,他想要自己做选择,想变成一个人。为此,他会跟妈妈作对。为了脱离依赖性,他必须先反抗依赖。否则,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吃马铃薯泥是因为自己想吃,还是因为妈妈希望他吃。

如果孩子的拒绝不被尊重,或是因此被惩罚——“你现在想要?可是你得不到的,这能让你学到什么叫拒绝。”——他将难以建立对自已意愿的信心,他可能会顺从母亲的意愿。轮到他当父母时,那个以前无法坚定表明自己的选择的孩子,会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表明他的选择。

如果一个妈妈(或爸爸)的小小孩对她说“不”,并拒绝吃饭,她可能会觉得难过,非常难过,因为她会从中推断出自己是个坏妈妈(这当然是过度推断)。如果他吃了我做的东西,那是因为它们好吃。如果我做的东西好吃,那就表示我是个好妈妈。如果他不吃我做的东西,那是因为它们不好,因此,我是一个坏妈妈,因为我做了不好吃的东西。

有时,雪上加霜的是,就像要加强妈妈已有的想法似的,小孩会说妈妈“很坏”——孩子的想法当然不是有意识发展出来的,但大部分的妈妈都很容易把它当作一回事。他吃,就等于:我是一个好妈妈。他不吃,就等于:我是坏妈妈。在她们眼里,这样的连结很清楚;而因为她们不想当坏妈妈,所以宝宝必须吃饭。

有些父母则无法忍受自己没有控制权。当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没有过控制权,他们的父母不让他们说不,并专制地替他们做选择。他们需要在孩子身上奠定自己的权力,以避免内心涌现焦虑,也就是那些从幼时就开始压抑的情感包袱,像是对于自己妈妈的愤怒、羞辱感、没有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权利的绝望。他们重复了自己父母的行为。

两岁,是我们学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学着提出要求的年龄。

“如果你继续要求,我就不给你。”一位母亲对女儿说,这是她以前常常听到的话。但是,从女儿一出生,她就非常注意女儿的需求。她做了一切,只为了要让女儿有自信……小佐依感觉内心涌起一股渴望,她很自然地说了出来。因为妈妈跟她说过,应该要提出请求。

要提出请求,但不能要求?要怎么区别?事实上,两者的差别似乎只存在于她妈妈眼中。如果妈妈愿意给她,是因为妈妈认为那是请求。如果妈妈不愿给,是因为她认为佐依在“要求”。

两岁也是自私的年纪。你知道摩嘉娜在小公园里不会借出她的水桶,因此有先见之明地带了两个去。到了沙坑后,另一个小朋友走过来,你拿出第二个水桶,让他可以和摩嘉娜一起玩,这样摩嘉娜也不必把自己的借给他。结果白忙一场:摩嘉娜快速地跑向第二个水桶,把它紧紧抱在怀中,这下子拿着两个水桶的她,没办法再玩,但也不愿放掉任何一个,她说:“这是我的水桶。”

想想若是你自己的妈妈在当年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被辱骂、被迫借给别人、被批评为自私,你很有可能也会对摩嘉娜做出相同反应与言词。

但其实,在这个年龄,每个孩子都在经历自我建构的阶段,不能让任何人——甚至是你——侵犯他的地盘。他的重要课题是辨识出自己身份的轮廓,也就是什么是我和非我、什么属于我、这是我的地盘、这是我的身份、这是我……

当父母无法了解一项行为的重要性时,他们常常只会去评断这项行为。如果我们自己当年被迫抑制了行为背后的重要课题,我们又怎么能了解呢?

“我也想要骑车!”有两个孩子,但只有一辆脚踏车。孩子接受了用猜拳来决定谁能骑车,伊莉丝输了。但在三岁这个年纪,她虽然参与了游戏,却不能接受自己输了。她表达自己的怒意是很正常的。我们希望一切都能没有冲突、没有哭声,希望她的表现会像个“大女孩”一样,也就是像个大人一样。但事与愿违。她只有三岁,她哭了,勃然大怒。

如果父母没有回溯自己的过去,如果他们仍有被压抑的愤怒,他可能会难以接受女儿的情绪,尤其是当这一切还发生在公共场合。

但是,只要把女儿抱在怀里,让她哭,愿意聆听她的沮丧就够了:“当我们无法拥有想要的东西时,会想要大吼大叫!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多么痛苦,你有权利把愤怒吼出来、有权利哭泣。我也是,有一次我想要一个玩具,但却是另一个人得到了玩具。我觉得这不公平,我不想要这样,但事情就是这样,而我想呐喊,所以我了解你……”

不可思议但却千真万确地,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了,她又抽噎了几声,然后平静下来。

三岁,是“独自一人”的年纪。孩子想要“全部都自己一个人”做,否则就会非常生气。是“全部”,甚至还有那些他知道自己还做不到的事。通常,他的妈妈不能理解,她只是想要帮他!从小孩因为我们没有马上替他做到他想要的事而抱怨的时期,到我们因为习惯了而什么都太快帮他做的时期,两者之间的过渡是很快的。

某些母亲特别需要修补自己深刻的无用感。在孩子如此要求自己的自主权时,她们会感觉自己被排斥了。

替孩子做些什么时,她们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如果不能再替孩子做些什么,会相当痛苦。有时候,她们会陷入忧郁中,感到罪恶,厌恶自己。有时候,她们会与孩子冲突,试着“让他们回归原位”。事实上,也就是让孩子回到那个她们可以照顾的小婴儿的位置。早上,她们继续替他选衣服、穿衣服、削铅笔、剥蛋壳…

这么做的最好状况是引发孩子极大的怒气,最糟的状况则是孩子的服从。小孩可能会因为妈妈需要感到安心,而放弃自己的自主性。

有时,一切会在几年后进入正常状态。在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而奋战后,妈妈放弃了,并允许孩子成长,也为自己重新定位。

有时问题也会越加严重。生活全被育儿工作占据的女性,可能会没有做好放弃这个角色的准备。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小孩,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不再是小宝宝了。有些孩子会嘲笑并避开这种情况,有些会逃得很远,还有一些会牺牲自己,有时甚至一辈子都留在妈妈身边。

要找到保护与自由间的适当位置与适当剂量并不容易,这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调整。如果我们自己的儿童时期遭遇过太多的伤痛和沮丧,要做这样的调整并不容易。◇

(网站专文)

(本文摘编自《》,远流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曾臻

书封。(远流出版提供)

推荐阅读

●想让孩子的内心强大 父母千万别做这些事

●教宝宝收拾玩具 爸妈亲自示范效率更高

●孩子常吵架怎么办?冲突是机会教育好时机

相关新闻
孩子的梦想跟父母期望不一样 沟通与管教关键
家长做这4件事 帮孩子健康快乐度暑期
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屏幕?7孩父亲分享妙招
心理学家解释青少年的假期焦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