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小孩曾经那么乖巧可爱,长成青少年却完全变个人?爱唱反调、爱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话就暴怒!完全不知该怎么相处?”
最近在看到一位妈妈悲伤的在网路社群留言:“刚才又忍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切好像是昨天,还带着他出去玩,晚上要和我一起睡,甜蜜说着最爱妈妈的儿子,如今问话也不应,总是关着门,路上遇到也不理不睬快速走开,若是硬要沟通,最后一定是激烈争吵收场。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都是我不会教,才把孩子养成了仇人,是的,我好没用,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天天温柔的待孩子,可是没有如果,一切都回不去了。”
文章马上引起了广大共鸣,底下非常多的父母留言,因为几乎每个父母都曾面对类似的问题,包括我。
曾经,我的孩子是那么狂暴跟无助
儿子自从上国二以后,每天手机不离手,常常打电动、看小说、漫画到半夜。每当夜深了,要求他交出手机的时候,他就暴跳如雷疯狂怒吼,大声斥责我要剥夺他唯一的乐趣。我那曾经努力撑开小小的两臂,大声说我有这么爱妈妈的温柔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手机,这样的冲突一再的发生。某次,我努力的告诉自己必须冷静,不要陷入情绪当中,平静的对他说:“你知道的,你不能使用暴力,你可以说说看你怎么了吗?”他蹲在地上哭着说:“我也知道我这样不好,可是我好生气、好生气,我控制不了,妈妈我该怎么办?”
为了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我尝试看了专业的书籍,了解到儿子步入青少年,荷尔蒙的狂飙,不只影响生理,也影响情绪中枢,让他容易冲动,变得极端,情绪波动起伏大,难以控制,加上大脑前额叶未发展成熟,无法有效调节负面冲动情绪。
却又在此时,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期待可以获得更多生活的控制权、拥有自由。想要与我沟通,却也因为沟通技巧不成熟、情绪冲动控制不佳,沟通的结果,就是既伤人又自伤,让他感到非常无助。
我意识到,对儿子来说,我就是他唯一可以“尽情撒娇”的对象,所以也就成了最容易“被发泄”的对象,他心里渴望被我关注和爱护。只是,他不愿展现脆弱,而是用愤怒将自己武装,向我求救。
在一次次冲突中,调整心态及沟通方式
或许是儿子过大的行为反差,让我一时难以调适。刚开始我常碎念“你小时候如何如何,为什么你现在变成这样”,甚至感情勒索“我辛辛苦苦扶养你长大,你怎么能这样对我?”然而,这种单向的抱怨,都无法成为有效的沟通,最终让儿子更加反感,甚至连话都不想跟我说。
我试着调整语气,但没有多大帮助。因为问题不在于语气,而是我用“我”的出发点去思考事情,并不是站在儿子的立场去思考。譬如:“我限制你看手机是为你好,如果你现在不努力,以后会如何如何”等。
在儿子的认知,觉得我就是要说他不好,所以他极力的用攻击性语言,试图维护他看手机的权力,也试图激怒我,让我陷入到他的情绪当中。
我知道,一旦我被激怒或是觉得委屈了,沟通就彻底失败了。在一次次冲突中,我试图听到他隐藏在武装背后的心声。在他的愤怒面具下,何尝不也是在哭泣呢?
于是,在他难过、生气的时候,我抱抱他,告诉他,我很爱他,我也在学习当父母,很抱歉让他伤心了,希望我们不要再互相伤害了。
让孩子理性判断,给予关爱而不是处罚
我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我对他的关爱,而不是命令或责备。我对他说:“妈妈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你好,希望你的身体好、眼睛好、能长高,在学校能好好上课而不会犯困。”刚开始他有些抗拒,但不像之前那般暴怒。
接着,我们一起沟通,讨论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每日作息表,平日可以看一小时手机,假日则能多半小时。此外,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例如学做家事,因为妈妈希望未来儿子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而不是变成妈宝。过程中,儿子不停的跟我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共识:若主动做家事并自发性的读书,可以换取更多使用手机的时间。儿子对这个结果虽不十分满意,但尚可接受。
之后儿子不再像之前那样没日没夜的看手机,假日也会帮忙洗碗、拖地,而我也不吝于给予他赞美与奖励。看着儿子对我从冷漠到亲近,我的心也跟着微笑起来了。儿子,谢谢你教会我这一课!
儿子教会我的事:
.不随孩子情绪波动,专注于情绪背后的声音。
.不要以自己为出发点思考事情。
.让孩子感受关爱,而不是处罚或剥夺。
.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与父母,彼此同理。
.善用肢体动作,表达真切的情感。
.用正面的鼓励,取代负面的批评、责备与不信任。
.理性的与孩子讨论,学习互相让步。
◇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