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田:中国汽车业学日韩 难以取得成功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4年06月08日讯】中国经济的困境,看来已经成为美国情报界向白宫做出的、每日国家安全报告的焦点内容,以致于拜登最近以来,接二连三地指出,“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这相当于美国官方的立场,正式认定中国经济即将崩盘。拜登六月初在《时代》杂志的专访中,对中共国不断下降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发表了看法,他对中国已经疲软的经济非常不看好。拜登说,之前“每个人都谈论……中国有多强大,他们有多强大”,但事实上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拜登也对中共“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影响力表示怀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失败倡议”。
中国经济衰退、产能过剩之际、中共为解脱自身的经济困境而对外倾销,随即面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企业高额征税的局面。在电动汽车方面,去年中国纯电动车生产在全球的市占率约为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市占率达70%,攻城掠地、抢占市场的势头非常的惊人。
欧盟去年10月启动对中国产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调查须在13个月之内完成,但欧盟可以在9个月内、亦即今年的7月,开始征收临时性的反补贴关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如果能够证明中企存在扭曲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欧盟将果断采取行动。美国上个月宣布将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从25%猛然提高到100%,欧盟相信也会萧规曹随。
面对欧美的关税壁垒,中共也许会去世界贸易组织讨个说法,但这基本上没有什么胜算,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的世贸组织,也不会让美国和欧盟改变立场。中共当局的对策,似乎是试图直接在对方的国家设立工厂,在当地直接生产、销售,绕过关税壁垒。这一政策其实跟日本和韩国汽车产业的做法非常类似。当年,日本汽车大举进入美国,美国三大车厂疲于应付,因为日本汽车不光是价格优惠,非常可靠、品质上乘,还非常的省油。最后,美国政府的干预迫使日本企业改变直接出口的策略,而是在美国本土设厂、在本土生产。如今,从丰田到本田的日本汽车品牌,大多数都是在美国市场、由美国工人制造的,只不过冠上了日本的品牌和名字。韩国汽车最近二十年进入美国,直接就走了日本人的老路,从起亚到现代,都在美国本土生产、由美国工人制造,在美国市场销售。
中共商务部官员王文涛日前到西班牙合资电动车厂高调演说,试图分化欧盟,他还参观了中国奇瑞汽车与西班牙的埃布罗(Ebro)汽车合资设立的电动车厂。中国的汽车公司在匈牙利也准备设厂,同样企图直接在欧洲生产、进占欧盟市场。中共在西班牙建合资厂,在匈牙利建厂,除了试图绕过欧盟的制裁,还会达到分化欧洲各国的目的。
中国汽车业的这个战略,师法于日韩,重复日本和韩国汽车产业在美国攻城掠地的策略,但最后很可能会东施效颦,难以取得成功。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个政治风险的问题,因为欧美与中共国的脱钩和避风险措施,会让中国制造的汽车和电动车难以复制日本和韩国式的成功。况且,中国产品虽然“廉价”,但“物美”与否人们还不能相信。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西方社会基本上是跟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商品质量差、产品寿命低、仿冒和盗版、及售后服务缺乏等等联系在一起的。
并且,中国品牌的汽车在欧美制造和销售,如果要继续保持并具备价格的优势,就必须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组件、零件、和耗材,走所谓的离岸外包(offshoring)的路。但离岸外包(offshoring)的路在十年、二十年前还颇为流行,但今天似乎已经走不通了。取而代之的,跟欧美去风险和脱钩政策相对应的,是“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也被译为“友岸合作”。这个“友岸外包”是美国政府开始实施的一项外交和贸易的政策,旨在要求在美国的企业(包括假如一旦在美国设厂的中国资本的企业)撤离跟美国有地缘政治冲突的国家,转而优先与盟国或价值观相近的国家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关系,并建立彼此互助的、新型的供应链体系。自然的,美国的新供应链体系,不包括中国大陆的公司,这也是制造业和供应链外流、离开中国大陆、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度等的国际大环境背景。
“友岸外包”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副署长邦妮·葛莉克(Bonnie Glick)女士提出的。她最早以“盟友外包”(Allied-shoring)一词来描述美国未来的这一国际经济战略。2022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叶伦(Jannet Yellen)在一次公开的演说中,首次提到“友岸外包”这个术语。2022年6月,白宫发表了一份关于建立有弹性供应链的报告,正式开始在内容中使用“同盟与友岸外包”来讨论今后美国的国家供应链政策。
加拿大是首先响应美国这一号召的国家。加拿大副总理方慧兰呼吁西方国家,应积极回应友岸外包这一概念,并减少与专制国家的贸易往来。法国的一个商业联合会、全法采购委员会与Agile Buyer顾问公司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近半数的法国公司正在考虑转移产品供应地,报告认为印度将会在供应链的转移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认为,人类世界目前正逐渐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集团,各国企业在未来,将再也无法忽视地缘政治上的风险。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限制越来越严厉,许多中国工厂纷纷在墨西哥投资办厂,把中国产品运到墨西哥贴牌后再转卖给美国,借此规避美国对中国的高关税。但上月中旬,墨西哥政府突然以“保护本国企业”“防止不公平竞争”为由,对钢、铝、纺织品等544项商品征收5%至50%的临时进口关税。所以,中企借道墨西哥、倾销美国的这条类似“走线”之路估计难以走得通。
中国汽车行业能否师法日韩、直接投资、在美国建厂呢?首先,投资美国、壮大美国的制造业,对刺激中国自己的制造业、摆脱经济困境基本上于事无补。再者,投资美国,让资本进入美国,外汇流出中国,也跟中共国的外汇战略和目标恰恰相反。其三,“友岸外包”的策略的实施,让在美国制造汽车的中国公司没有办法获得来自中国的组件。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在美国生产,将不得不使用美国的工人,生产成本会迅速上升,会失去国产车的价格优势。再者,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如果能够达到美国的碰撞标准、安全标准和能耗标准,技术上能否突破还是一个问题,成本上肯定是下不来了,可能不具备跟美国市场的其它电动车品牌相竞争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共国为了让经济出现突破,以邻为壑,拟议中的做法看似具有可行性,但实际操作起来不免困难重重,几乎没有可能复制日本和韩国车企的成功。中南海既要做生意赚洋人的钱,又要战狼似地咄咄逼人、四面为敌,最后注定是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谢田博士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的市场学教授暨约翰奥林棕榈讲席教授)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