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一、尨也吠,燕于飞(《平水韵》上平五微)(选自《声律启蒙》)
声对色,饱对饥。
虎节对龙旂。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飞。
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注释及说明:
1. 声对色,饱对饥:在现存的古典近体诗对仗例句中,“声”一般与其它字连用表示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人声或乐器的声音;“色”字亦然,表示各种景色。例如: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唐‧白居易《和汴州令狐相公》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
松桂影中旌旆色,芰荷风里管弦声。 唐末至五代‧韦庄《汉州》
饱对饥,例句:
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唐‧白居易《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
驽骀自饱方争路,騕袅长饥不在闲。 宋‧王安石《次韵奉酬李质夫》
(“驽骀”音奴台,劣马。“騕袅”音咬鸟,骏马名。)
2. 虎节对龙旂:虎节,周朝时期,凡多山的诸侯国其使者出行所使用符节(符信)有虎头图案;故称。周朝之后,“虎节”一词也可以用来表示“符节”。出自《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龙旂(音祈),也有写成“龙旗”,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先秦时期是天子或诸侯国君的仪仗之一。《周礼‧考工记‧辀人》:“龙旂九斿(旒),以象大火也。”东汉‧郑玄注:“交龙为旂,诸侯之所建也。”秦朝之后,封建制消失,“龙旂(龙旗)”为皇帝专用。“旂”原意是指有铃铛的旗子;除了押韵之外其它可以与“旗”字通用。因为在《平水韵》中,“旗”字是四支韵,“旂”是五微韵中的字,必须注意。
首路龙旗盛,提封虎节严。 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
巴蜀出师分虎节,泰山封禅御龙旂。 (朝晖 原创)
3.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桂叶,①桂树的叶子。②比喻女子的眉毛。北宋‧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在古典近体诗中没有“杨花”对“桂叶”的例子,但“桂叶”对“梅花、莲花、樱桃(指女子檀口)”等例子有很多。|白简,①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在纸张尚未普及的时代,写于白色的竹简上,故称。也有称“宪简”,义同。②形容谏疏或奏章也可用“白简”,唐‧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朱衣,古代天子夏季红色的朝服或礼服。出自《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另外,不同朝代对应品位的官服也常采用朱衣。唐‧李益《长干行》诗:“北客真三公,朱衣满江中。”
逐流春水杨花去,著意晴烟桂叶新。 (朝晖 原创)
宰相趋朝呈白简,中书退食卸朱衣。 (朝晖 原创)
4. 尨也吠,燕于飞:尨(音茫),长毛狗。|燕于飞,用于形容送别的典故,出自《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于飞”比喻鸟类比翼双飞。
客到荒村尨也吠,莺啼古渡燕于飞。 (朝晖 原创)
5. 荡荡对巍巍:荡荡,①形容天空、大地、江河水流之广大、空旷、博大。②形容贤人心胸坦荡,等等。|巍巍,比喻崇高伟大。《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巍”读音“语韦切,嵬wei2”,参考《康熙字典》)
尧帝封疆元荡荡,世皇功业甚巍巍。 元末明初‧刘基《闻高邮纳款漫成口号》
6.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春暄,指春暖花开时节。日气,日光照耀。资,提供、供给、资养。这是一个倒装句,词意顺序应该是“日气资春暄”。|霜威,秋霜凌冽。
7. 出使振威冯奉世:振威,震慑、威吓。|冯奉世,字子明,西汉上党潞人(今山西省黎城县)。汉武帝末期,以良家子选为郎官。汉昭帝时失官。年三十余乃学《春秋》,习兵法。汉宣帝时,以卫侯身份出使大宛,时莎车杀汉使,冯奉世趁机发兵击破莎车。擢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元帝时,率兵击破陇西羌族叛乱,擢为左将军光禄勋。永光三年,封关内侯。
8. 治民异等尹翁归:异等,特等、优异。|尹翁归,字子况,西汉河东平阳人(今山西省临汾市)。初为狱小吏,晓习刑法。河东太守田延年见而奇其才,甚器重之。汉宣帝时为东海太守,敢于惩处黠吏豪民,一郡怖栗,莫敢犯禁。汉宣帝选用良吏,擢为右扶风(京师官职名),一年即大治,京师畏其威严。为政依法,为人清洁自守,语不及私。卒时家无余财。(“尹”读音“允,上声”,参考《康熙字典》)
9.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燕”通“宴”,宴饮、宴会。|弟兄,兄弟;在中国古代,有血缘关系的同辈男性才能称为“兄弟”。其余关系再好也只能称为“朋友”。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载咏,“载”是词缀,无实际意思,又如“载歌载舞”。咏,诵读或吟唱。|棣棠,棠棣,常棣(音偿第),三个词组在古诗文中都常见。郁李树的别称。“棠”通“常”,读音“常”,《康熙字典》在给“棠”字作注解时,没有列出“棠棣、棣棠”的词组。说明它只是“常”的借用字,故依“常”的读音。|韡韡(音伟,上声),形容光明华美。
上联大意:兄弟宴乐,歌咏《常棣》之诗,以喻兄弟互助,前程光明。
10. 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命,王的命令。伊,那些、他们。“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通过对出征、归家,两个不同景色的描写,咏歌了戍边军人的辛劳及思念家乡的心情。
下联大意:接到王命的戍边将士,出发时亲人送别,给将士唱《采薇》之歌,祈盼早日凯旋。
二、六首押“五微”韵的古代经典近体诗
1. 酬郭给事 唐‧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创作背景:公元755年夏初,王维在朝廷中担任给事中(正五品上)一职,给事中属门下省,编制内有四名,郭给事与王维都是一个官署的同僚。“酬”即“酬谢、唱酬”,以诗词相酬答。
注释:①洞门:也称“月洞门”,朝廷中不同官署有隔墙,隔墙中间会开一常开式无门扇的圆形“洞门”,中国一些年代比较久的公园也常见这种门户。另外,古代的富贵之家,厅堂中常使用“月洞门多宝格”的木制家具。②霭(音爱,去声):《康熙字典‧霭》:“又《韵会》云集貌。”本诗当动词用。③阴阴:本诗比喻禁中的桃李树,树阴浓密。④禁里:禁中。在古汉语中,凡是有侍卫守护的门户称为“禁”,而门户内的宫殿群,朝廷各部门官署,都在门禁的范围内,故称禁里或禁中。⑤疏钟:稀疏的钟声。当时长安城内的寺庙荐福寺、兴善寺等都有敲早、午、晚钟,因为距离较远,钟声传到皇宫时有断续感,故称“疏钟”。⑥玉佩:古代朝廷的官员上朝或参加重要集会时腰间必戴特制的玉佩,两片连接在一起,结构精妙,走路时玉佩摇动及相互撞击声称“佩声”,佩声可以清除人思想中的杂念。⑦天书:本诗指皇帝的诏书(圣旨)。⑧拜:本诗指朝廷官员。《康熙字典‧拜》:“又朝廷授官曰拜。《史记‧淮阴侯传》至拜大将,乃信也。《后汉‧左雄传》拜除如流,缺动百数。”⑨琐闱:皇宫宫殿正门及边门上均有镌刻连琐青花图案,也有称“青琐闱”;古诗文中常用来借指朝廷。“拜琐闱”指作为一名朝廷官员。⑩无那:无奈。
全诗大意:夕阳的余晖落照在月洞门及高高的阁楼上,禁城中桃李树树荫浓密,柳絮飘飞。远处寺庙的晚钟声隐约传来,官所已经是傍晚时分;门下省周围树上有啼鸟声,附近已经看不到官员。(在朝中的日子)早晨随着玉佩的声音走上金殿(早朝),傍晚前作为一名朝廷官员处理好圣旨的相关事宜。(圣旨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起草,呈皇帝御览,再转给门下省、尚书省等部门处理。)还想留下来侍奉君王无奈年龄已老,将会因为生病而辞去朝官的职位。
诗评:本诗题目虽然是“酬郭给事”,其实也是王维在朝廷中工作场景的真实写照。“洞门高阁”是皇家官署的建筑风格。“禁里疏钟”对仗“省中啼鸟”;“晨摇玉佩”对仗“夕奉天书”,用词典丽,倍极风华。尾联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退隐的愿望,可惜那一年末(公元755年12月),爆发了“安史之乱”事件,辞官之事被耽搁了。
古人诗评:唐‧皎然《诗式》:凡赠诗须切适人地位。给事在殿中,故发句(首联)上句曰“洞门高阁”,起便壮丽;下句倍极风华。颔联“禁里疏钟”“省中啼鸟”,写景。颈联晨趋金殿、夕拜琐闱,写事。落句(尾联)言未尝不欲从君,只以年老卧病,故解下朝衣而将老也。摩诘(王维)两居给事中,故尔云云。起联、颔联、颈联俱华贵,落句尤极蕴藉(含蓄)。题为摩诘《酬郭给事》,在摩诘口中必须推重给事,此即尊题(切题)之法。如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一首,落句云“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令心地欲皈依”,与此将毋同(恐怕相同)。[品]庄丽。
(皎然是唐朝著名的诗僧,他与颜真卿、刘长卿、刘禹锡、陆羽、孟郊、韦应物等诗人均有诗歌唱酬。因此他的诗歌评论是我们学习唐诗的重要参考。)
2.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大年三十长安城,当时白居易在朝中担任中书舍人(五品),家属当时安置在襄阳。诗中说“明朝四十九”是指周岁四十九。公元822年七月,白居易因厌倦了朝中的政治环境,自请到地方任职,担任杭州刺史(从三品,上州),并且为当地民众办了很多实事。
注释:①除夜:大年三十晚上。②岁暮:一语双关,指年末及年纪大了。古诗文中也常见用“岁莫”(这时候“莫”读去声“暮”,而不能读入声)。每年的黄历腊月开始都可以称“岁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凡年龄接近或达到五十岁,都可以称为“老年人”,而“岁暮”还有一个词意指老年人或年纪大了。③甲子:本诗指年岁、年龄。④容辉:仪容神采。⑤乡国:家乡。白居易的祖籍是山西太原。实际出生于河南新郑;因战乱及各方面因素,家庭在绍兴、衢州、宿州、襄阳都有迁徙居住过,晚年退休后与家属定居在洛阳。⑥息机:指去掉了对名利的执著。参考第13课第一首诗的注释。⑦前非:指以前的执着心或不足之处。真正的儒家修行者都会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更正。《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唐‧司空图《退居漫题七首(其六)》:“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另外,古诗文中也常用“悟前非”“知非”作为年纪五十岁上下的代称。典故出自西汉‧刘安等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所非。”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五十知非,古人尝有。”北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老来悟前非,尚愧昔游处。”
全诗大意:年纪大了每逢岁末就有很多想法;半生浪迹天涯,至今仍远离家乡不能回归。年龄大了,明天开始又增加了一岁,因为生病而气色不佳。除了心里还想念着家乡之外,对功名利禄的执着心已经很淡薄。明天就是四十九周岁,更应该想想自己还有多少不足之处没有更正。
诗评:一个人年纪大了常常会回忆起自己年少轻狂时期做过的事情,有时就会觉得,自己当时真不应该那样做。人生的历程,在学习和经历中成长,通过读圣贤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处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白居易的此诗,是对自己前半生经历的反思;那种彻悟后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态,值得借鉴和学习。@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