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术长廊

张僧繇的凹凸技法——《雪山红树图》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就算下大雪,也会因为山上有面向各异的树木、有岩块凹凸、悬崖峭壁等等,再大的雪也盖不严实,不可能全然像包子一样,因怕露饀而被紧紧地包得天衣无缝啊!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画家简介

张僧繇,苏州人,南北朝时任梁朝大臣,少年时在云顶山学画,因为画技高超而成为著名画家,也是当时“画家四祖”(张僧繇、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合称四祖)之一,“画龙点睛”的典故就来自于他。

六朝以后,发展出勾勒之后敷以重彩分出立体明暗的凹凸画法。张僧繇喜爱凹凸画那种有别于其它绘种,独树一格的立体、真实感。

《雪山红树图》的特色

这幅《雪山红树图》,首先,雪山占画面大约2/3,由大小不同型态的圆弧组成连绵的山体,而这些山都以流畅细腻,淡淡的轮廓线描绘而成,表达出大雪之大之厚的意。

至于色泽呢,画家遍施甘霖似地以浓重的石青、石绿、朱砂、朱膘等等,打底般层层敷上,最后再以厚厚的白粉覆盖,因此我们见到的山色呈现偏白的肤色,而看似一座座雪漠般的厚重山体上却偶见苔点,岩层也隐约可见。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大雪纷飞之际,不屈的树魂们摆动顶上枝桠,“我生故我在”地坚持到底,不为风雪所动,而画家则以类苔点为之。

除了面积庞大的山体,这幅画最精彩的就是红树这部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们占地虽少且偏于一角,但却什么都具备了——人、庙宇、馆舍、牲口、小桥、树木、河流等等,构成了冰天雪地里一片温馨的小天地。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群山被大雪掩盖,山斋一人凭栏而坐,似乎带着期盼眺望远方;溪桥美丽坚实,栏杆似是金属雕成,桥上有红衣人骑驴而来,后面跟着负重的仆人。

触目皆白的雪霁山色与红树绿叶,加上红衣人的红,毛驴的黑,互为参差辉映,予人鲜丽明快之感。也给这片冷拙宁静的世界掺入了活泼动人的生命力。

***

晚明时期流传许多张僧繇的没骨山水画。有学者指出,此幅《雪山红树图》疑是晚明时期的仿作,是对张僧繇画风的揣摩与想像。不论这幅画是否为张僧繇的真迹,张僧繇及其画风对后世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