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zǐ fáng pì gǔ ,gōng xìn cǎi wēi。
子房辟谷,公信采薇。
ㄗˇ ㄈㄤˊ ㄆㄧˋ ㄍㄨˇ,ㄍㄨㄥ ㄒㄧㄣˋ ㄘㄞˇ ㄨㄟˊ 。
子房辟谷,公信采薇。
【注释】
(1)子房:即张良,字子房,西汉城父(今安徽亳州市)人。其祖及父相韩五世。韩被秦灭亡后,张良散尽家财求得一大力士,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失败,匿名逃亡。后辅佐汉王刘邦灭项羽,统一天下,受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
(2)辟谷:古代道家、道教修炼方法,因为食物取得不易,修炼者不吃不喝的一种修炼方式。
(3)公信:即伯夷,姓墨胎氏,名允,字公信。是商纣王末期孤竹君的长子。与三弟叔齐互让君位,双双离开孤竹国。叔齐,名致,字公远。
(4)采:摘取。
(5)薇:多年生本植物,嫩叶可食。
【语译】
张良学辟谷修炼的方法;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
【人物故事】
张良
张良突袭秦始皇失败之后,改名换姓,隐居在下邳(péi,ㄆㄟˊ)。有一天,张良在下邳的桥上散步,遇到一位穿着粗麻布的老人,走到他面前脱下鞋,又故意把鞋丢到桥下,转头对他说:“小子!下去帮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大吃一惊,强压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捡了上来。老人伸着脚不客气地说:“给我穿上。” 张良心想,既然已经把鞋捡上来了,就帮忙帮到底吧!于是跪下去帮老人穿好鞋。老人满意地笑着离开。走了一里多,又转身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五天后的黎明,你在这里等我。”到了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桥头,老人早已等在那儿。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为什么迟到呢?你回去吧!五天以后早一点来。”五天后,鸡刚刚叫,张良就来到桥头,结果老人又已等在那里。老人更生气地说:“又迟到了!为什么?回去吧!五天以后再早一点来。”这一回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来了,高兴地说:“应该如此。”于是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通读这本书,就可以成为帝王之师。十年后,将有王者兴起。再过十三年,你我会在济北相见,谷城山下有一块黄石,那就是我。”老人说完就走了。张良从此没再见过这个老人。天亮,张良看着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十三年后,张良随着刘邦经过济北,在谷城山下果然见到一块黄石,张良将黄石带回供奉。死后,人们将张良与黄石同埋,同享祭祀。
张良向来体弱多病,随刘邦入关中之后,就学习吐纳之术,不吃五谷。张良曾说:“我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当上帝王的老师,被封为万户侯。这对一个平民百姓来说,已经达到极点了,我很满足了。我愿意抛弃人间的琐事,想跟从赤松子当神仙。”可见张良早有隐居修炼的想法。汉朝末年赤眉军起义,张良的墓被挖开,开棺时,突然飞出一块黄石枕头,像流星般腾空消逝。棺木中不见张良的尸骨、衣帽,只有数篇写在素绢上论述战术的文章。据说张良成仙之后,位列太玄童子,常跟随太上老君遨游仙界。据说他的世孙张道陵后来也修炼得道,他在昆仑山时,张良还去探望他。(《史记‧留侯世家》、《太平广记‧神仙六》)
伯夷、叔齐
殷商时的诸侯孤竹君有三个儿子伯夷、仲冯、叔齐,孤竹君想让叔齐继位。孤竹君去世后,叔齐让位给大哥伯夷。伯夷认为这是父亲的遗命,不可违逆,于是逃走了。叔齐不肯即位,也跟着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仲冯为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后被追封为周文王)善于招贤纳士,便相偕去投奔他。但他们到达时,姬昌已经去世了,武王载着姬昌的灵牌,号称是遵父亲的遗命讨伐商纣。伯夷、叔齐拦着武王的马头劝谏说:“您父亲刚死还未安葬,就发动干戈,这能说是孝吗?做臣子的讨伐自己的君王,这能说是仁吗?”左右的人要杀他们,太公姜尚认为他们是义士,于是让人把他们扶走了。等武王灭掉商纣后,各小国都以周为共主,而伯夷、叔齐却以成为周民为耻,决心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摘薇菜充饥。后饿死在首阳山上。(《史记‧伯夷列传》)
——转自正见网
(点阅【龙文鞭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