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医道心传】

带状疱疹长在两处较凶险 中医对付后遗症有解

文/吴国斌(中医师)

如果带状疱疹长在眼部以及在全身呈播散性,其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应该格外小心。(Shutterstock)
人气: 237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的“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范畴,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显着神经痛为特征。好发于春秋季节,一般愈后不再复发。

据统计,美国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约每3人中就有1人会患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诱发带状疱疹,接种新冠疫苗也会增加带状疱疹的风险。但如果带状疱疹长在眼部以及在全身呈播散性,其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应该格外小心。

西医看带状疱疹病因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初次(无免疫力者)感染后,临床表现为水痘(约70%患者)或隐性感染(约30%患者),以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沿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中。

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疲劳、精神创伤、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肿瘤)、烧伤、外伤大手术后、放射治疗、某些药物(如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均可引起病毒的再次活动,病毒的生长、繁殖会使原先受侵犯的神经产生炎症或坏死,出现疼痛。同时病毒亦可沿周围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沿神经分布的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

童年得过水痘的人,成年后至少有10%的概率会得带状疱疹。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医道心传制作组制图)

中医看带状疱疹3个原因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

在中医理论中,导致疾病的因素,如过度的湿、热、风、火以及病毒、细菌称之为“外邪”。如果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充足、运行畅顺,邪气就不容易侵入身体,反之就容易得病。

病因1:情志,即心理压力

情志内伤、心肝气郁化热,热郁久而化火,火热溢于肌表,流窜经络,再感风、火邪毒,使气血郁闭,则见红斑、丘疱疹、痒痛等症。

病因2:脾肺湿热

脾失健运而生湿,脾湿蕴结而化热,湿热外发肌肤,再感湿热邪毒,使肺的宣发、肃降、治节功能紊乱,致水液循经络闭聚于肌表,则见水疱累累如珠。

病因3:季节

湿热风火邪毒,损伤经络,经气不宣,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常致疼痛不休或刺痛不断。

带状疱疹典型症状 长在两处较危险

初起有类似感冒的轻度发热、倦怠、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感觉患部皮肤有烧灼感和神经痛,亦可不经前驱症状而直接出现皮疹。

沿神经分布的显着疼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也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一般在有神经痛的同时或稍后即发生皮疹,也有在神经痛出现4〜5天之后才发生皮疹,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与皮疹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儿童患者可没有疼痛或疼痛轻微,而年老体弱者疼痛剧烈。有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痛,此种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严重者可遗留神经麻痹(三叉神经受累多见)。

显着的沿神经分布的疼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之一。(医道心传制作组制图)

• 病程

患者常在发病后1〜3日患部皮肤出现不规则的红斑,继而成为密集成簇的丘疱疹,迅速变成粟粒大小至绿豆大小的透明清澈的小水疱,疱壁紧张,四周有红晕。

皮疹在2〜5日内陆续不断地出现。水疱由透明逐渐变为浑浊,慢慢吸收,干涸结痂,或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然后结痂脱落而愈,皮肤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

• 常见并发症

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是结膜出血、化脓性结膜炎、溃疡性角膜炎、角膜瘢痕、面瘫、耳鸣、耳痛、耳聋。

• 带状疱疹发病部位

带状疱疹的皮疹按神经的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的部位以胸、腹、腰多见,四肢颜面也可发生。皮疹局限于身体的单侧,但少数也可超越中线,局部淋巴结常肿大。

带状疱疹发生的部位以胸、腹、腰多见,四肢颜面也可发生。(医道心传制作组制图)

•  特殊表现:长在两处较危险

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病变程度及其表现的不同,临床常分为如下特殊类型。

(1)不完全性带状疱疹:患处疼痛,可见潮红,淡红斑或丘疹,无典型水疱。

(2)出血性带状疱疹:小疱内容为血性。

(3)坏疽性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可出现坏死,呈黑褐色痂皮,不易剥脱,愈后留有瘢痕,多见于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的患者。

(4)眼部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眼支受累所致,疼痛剧烈,上眼脸、额部和头顶出现成簇水疱群,炎症显着,可累及角膜和眼球各部,甚至全眼球炎,导致失明。严重者可引起脑膜炎,脑炎、甚至死亡。

(5)耳部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后根,引起面神经、听神经受累所致。出现面瘫、耳聋、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症(Ramsay-Hunt综合征),临床可见单侧外耳道疱疹,鼓膜疱疹,患侧耳鸣、耳聋、耳痛,听觉障碍,乳突压痛。面瘫及舌前1/3味觉障碍。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多见于老年人。

带状疱疹发生在两部位时,严重恐危及生命。(医道心传制作组制图)

(6)泛发性 (播散性)带状疱疹:水疱有融合倾向,水疱为水痘样。常伴高热、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并发肺、脑等损害,病情严重可致死亡。常见于老年体弱、恶性淋巴瘤,应用大剂量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病人。

(7)内脏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引起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受累导致其支配内脏区域发疹,出现胃肠炎和泌尿道症状,发生节段性胃肠炎及单侧膀胱黏膜溃疡,如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可在这些部位发生刺激甚至积液等症状。

中、西医治疗

目前西医虽然对带状疱疹病因及发病机制已有所认识,但在控制病毒复制方面到目前仍未能完全寻找到理想的药物,因而治疗上只能按镇痛、抗炎、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的原则处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故治疗上总的原则应以解毒、清火、利湿、祛风、通瘀为主,对于重症的带状疱疹和严重并发症者,临床应根据病情结合西医治疗及有关综合疗法,进行处理。

一、中医辨证治疗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因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和变化,又有不同的表现,因而治疗上应根据辨证的不同进行处理,以火毒为主者,着重清热泻火;以湿热为主者,着重利湿解毒;以瘀滞为主者,着重行气祛瘀。其辨证治疗一般按如下方面进行:

(一)肝经湿热

证候特点:皮损见红斑、水疱明显,多发生于肝、胆经脉循行的部位。患处灼热疼痛,伴有口苦咽干,烦渴胃呆,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稀烂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泻肝解毒,利湿止痛。

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

常用药物:清肝解毒选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苓、大青叶、连翘、马齿苋,利湿选泽泻、木通、车前子,通络止痛选当归、延胡索、川楝子、生甘草。

(二)脾胃湿热

证候特点:皮损见水疱数量多,疱壁较松驰,易破,糜烂渗液。多发生于腹部及下肢,疼痛较肝胆湿热轻。伴有口渴不欲饮,胃纳减退,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代表方剂:除湿胃苓汤加减。

常用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白术、泽泻、猪苓、赤茯苓、木通、滑石、栀子、黄柏、板蓝根、延胡索、甘草。

带状疱疹证型二:脾胃湿热,症状及疗法。(医道心传制作组制图)

(三)气滞血瘀

证候特点:疱疹基底瘀红,血疱或疱疹大部分已消退或已结痂脱落,但患处区域仍疼痛不止。伴有精神疲倦,夜睡不宁,烦躁不安,舌质紫暗,苔白, 脉弦。

治法:行气祛瘀、疏肝止痛。

代表方剂:金铃子散。

常用药物:柴胡,郁金、白芍、枳壳,当归、鸡血膝、红花、川芎、香附、川楝子、延胡索。
加减法:老年体弱气虚者可以加太子参20g、生黄蓍15g以补气之虚,防活血祛瘀之药伤正;血虚者可加当归12g、鸡血藤15g以补血活血止痛;脾虚者可加白术12g、茯苓15g以健脾和中。

带状疱疹证型三:气滞血瘀,症状及疗法。(医道心传制作组制图)

带状疱疹治疗难点及对策

难点之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处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疱疹的皮肤损害已完全消退,但受侵犯的神经分布区域仍有持续性剧烈疼痛;有如锐器剌人(锥子刺入)、烧灼、电击,重压,勒紧等,受到风吹或轻轻触摸衣服时都引起剧烈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以至数十年不等,且疼痛白天黑夜均存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几乎都是老年人体质虚弱和患有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一旦发生本病,当前尚无确实有效消除疼痛的最佳方法,是一种非常顽固难治性痛症。

临床研究发现,针灸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与服用神经痛药物差不多,但针灸没有累积药物毒性的风险。

笔者临床经验则发现,“头皮针疗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快、最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最佳疗法。

难点之二:年老体弱患者防止并发症

老年人大多数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在有关病因的作用下容易患带状疱疹,患病后,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体弱之人,特别是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同样如此,所以防止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但又是其难点。

在临床上应依据其体质辩证治疗,根据病情适当加入补虚扶正的药物,如人参、黄蓍、当归、淫羊藿等。也可选用具有抗病毒的中药,如大青叶、板蓝根、黄连、黄柏、蒲公英、鱼腥草等,来增强疗效。

如何防止年老或体弱的带状疱疹病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医道心传制作组制图)

预防与调理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所以预防与调理应着重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饮食上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发病期间忌食鱼腥、海味和辛辣之品。在生活调理上有几点要留意:

(1)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 防止感冒,特别是春秋两季更要注意。
(2)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外伤。
(3)增强体质,经常运动,多晒太阳。
(4)若已发病,避免与易感儿童和孕妇接触。

责任编辑:张晓慧、李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