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药食同源食疗方】(4)

莲藕古称灵根 2吃法保心肺安康 百病不生

文/白玉熙

莲藕在中医里有“灵根”的美誉,既能将瘀堵的血脉疏通,不易形成血栓,又能消炎止血、修复血管和腐败的肌肉,自古就是民间用于调养心肺、预防百病的食疗“灵药”。(Shutterstock)
人气: 18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莲藕在中医里有“灵根”的美誉,既能将瘀堵的血脉疏通,不易形成血栓,又能消炎止血、修复血管和腐败的肌肉,自古就是民间用于调养心肺、预防百病的食疗“灵药”。尤其冬季寒冷,血管变硬,寒气入肺,是心脏病、脑血栓以及肺病易发的季节。然而神奇的是,冬天也恰好就是莲藕大量上市的季节,因此,莲藕可以称之为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又一药食同源的灵丹妙药。

养心养血的“灵根”令人青春常驻

明朝神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莲藕“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之所以令人心欢,就是莲藕可以养心养血、清除心火、疏通血脉的缘故。

人的心与肺最怕火气太大,因心脏不断跳动,会生热气,而肺部就是心火自然的排热器。如果气血畅通,心火自然排走,肺部也就能散热降热,不至于将肺部烧坏而病变。同时,口干舌燥、焦躁烦闷的症状也就自然解除,有安神养心,保护心肺之功,当然身心愉悦。

李时珍还认为,藕节能止咳血、止下血、血痢、血崩。说白了,莲藕入血脉,非常养血,既能通脉散瘀血,不易形成血栓,也不会让血过度散开而无法止血,反而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止血止咳。

肺部咳血,女子血崩,在古代,医生都用莲藕来进行辅助调理,尤其是产妇,既怕大出血,又怕止血后瘀血出不来,吃莲藕调养就十分合适。它能令女子血脉通畅而气血调和,令肝经控血机能收放自如,因而有通经止痛之功,自然起到美容养颜和长寿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藕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其秘密就在养血调血之功。其双向调养气血的作用,可使得五脏皆能得到保养,消化机能的脾胃属于中部,得到补养而强健,所以补中,自然百病不生,身轻体健,常保年轻不易老去,因此莲藕当之无愧被称为灵根。

既然莲藕如此神奇,该如何搭配才能最大发挥其阳生功效?现在介绍两道老少皆宜,十分美味的莲藕养生药膳,以保冬季安康,四季安乐。

秋季气候干燥,可吃莲藕、水梨帮润秋燥。(Shutterstock)

莲藕两道养生药膳 糖尿病人也可吃

养生药膳1.【莲藕牛蒡排骨汤】

食材:

· 莲藕两小节
· 猪脊骨或排骨300克
· 牛蒡半根
· 姜三片

做法:

➀ 猪骨洗净血水,莲藕洗净切块,牛蒡斜切成片;
➁ 把猪骨和莲藕、牛蒡、姜一同放入锅中,最好是瓦锅,瓦锅有健脾胃的作用,切记不要选用铁质的锅,因莲藕遇到铁会发黑。
➂ 放入清水,水量没过原料一些即可。大火煮开后改最小的文火煮一个半小时左右,待肉和莲藕都熟软,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猪骨补肾健骨,牛蒡通经脉、清肺热,莲藕活血养血,健脾消食,因此此道药膳步进可清心养肺、止咳化痰、安神助眠,还能补养五脏、调和气血,消炎生肌,预防百病。对糖尿病患者也十分有益。

禁忌:

需要提醒的是,脾胃阳气太虚、寒气偏重、易泄泻者,不宜食用生藕。一定要煮熟吃。《本草经疏》述:“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所以,生吃会使得脾胃寒凉,脾胃寒凉的人一定煮熟来吃,煮熟其药性变温,同时还可加入山药同煮,帮助健胃,也可放些许葱花和胡椒来调理脾胃的寒气。

秋天适合来碗莲藕排骨汤,莲藕煮熟后,可补气、滋阴、开脾。(Shutterstock)

养生药膳1.【莲藕鸡肉丸子】

莲藕鸡肉丸子本来就是一道十分美味的家常菜。冬季配上白菜豆腐、香菇、葱段等蔬菜,就可轻松变成一道暖身防病的养生火锅。

材料:

· 莲藕200克
· 绞碎的鸡肉200克
· 鸡蛋1个,姜葱、料酒适量
· 盐、胡椒粉、淀粉各适量

做法:

➀ 莲藕去皮,切成小块后放入机器搅成莲藕泥。取出放入稍大一些的盆中,然后把鸡肉、姜葱、料酒、盐、胡椒粉也放进去,一起搅匀;
➁ 再打入一个鸡蛋,继续搅拌均匀。边搅拌,边加入淀粉,搅拌至肉馅变得粘稠有弹力,就搓成丸子;
➂ 锅中加入1000毫升左右的水,盖过食材,煮开后放入肉丸子,再度煮开,用小火煮10-15分钟左右,视丸子大小调整时间,熟透即可。
➃ 捞出沥干,可做火锅备料。
➄ 如果直接做火锅,就不用捞出,煮出的汤,本身就很鲜美,直接往锅中放入冬季喜爱的蔬菜,加入适量的高汤和盐油,就会煮成一锅十分鲜美的火锅了。

功效:

这个鸡肉丸子以莲藕代替过多的淀粉,不仅风味清甜、鲜美不腻,牙口不好的老人孩子也十分容易接受。鸡肉有暖身养胃和补肾的功效,配合莲藕泥,十分滋补气血。非常适合老人孩子和病弱者食用。◇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李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