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肥乡知府家中,女主人索绰罗氏会见一位汉族少女,以“锦鸡”为诗题,考其才华。少女出口成诗:“闲对清波照彩衣,遍身金锦世应稀。一朝脱却樊笼去,好向朝阳学凤飞。”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少女的《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知府夫人本就喜欢少女的才华和贤德,对这首诗更是极为赞赏,生出两家联姻的美意。
这位才思敏捷的少女,正是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虽然年纪轻轻,恽珠却早早立下终身不嫁的志向,这出于什么缘故?面对知府夫人的盛情,她又会怎样选择呢?
偶谪人间 珠华内蕴
恽珠生于笔耕舌耘的书香家族,家族中不乏科举入仕的文人,能诗善画的雅士。恽珠的曾祖恽格(字寿平,号南田)是宫院体花鸟画的宗师;父亲恽毓秀工于书画,在宫廷绘事考试中名列第二;姑姑恽冰十三岁即能作画,其画作曾献于太后,得到皇帝品题、嘉奖;兄长秉怡,诗画皆入能品,兼擅书法。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六月,一个不寻常的女孩降生在这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族。她出生前,她的祖母就做了一个神奇的梦,她遇见一位老妇,送给她一颗光华璀璨的硕大明珠。女孩的家人便为她取名恽珠,长大后取字星联、珍浦,这便是恽珠名字的由来。
而恽珠自己,也有特别的梦境,预示她非凡的来历。梦中,她来到海上一座孤岛,岛上莲花盛开。有人告诉恽珠,她前身为红香岛妙莲大士的侍女,掌管仙界秘籍,被贬谪人间。恽珠知晓前世因果,也在冥冥中感悟到自己的才华来自天授。
恽氏家教严格,恽珠从六七岁起就识字习文,学习《女诫》《列女传》,又与兄长一同在家塾学习儒家典籍。父亲教她作诗,姑姑教她习画,为她倾注无限心血。恽珠也不负众望,早早在这三方面崭露头角,其诗、画、刺绣被誉为“闺中三绝”。
曾是天上的仙娥,现在又是家族的掌上明珠,恽珠来到人间,是否背负什么特殊的使命?或许这也是恽珠早年一直探索的问题,她常常在史书中寻找答案,直到她读到了辽代耶律常哥的故事。
耶律常哥是太师之妹,操行高尚,喜读史书、品藻人物,自誓不嫁。恽珠敬慕其为人,也萌生了终生不嫁、以读书论道为己任的志向。
不过,恽珠父亲恽毓秀担任肥乡典史时,她曾拜谒肥乡知府的夫人索绰罗氏,奉命即兴作一首《锦鸡诗》。索绰罗氏欣赏恽珠的才德,亲自为儿子完颜廷璐说亲。恽毓秀首先以同僚避嫌为由,婉拒婚事。后来,恽珠随父南归,两家仍旧音书往来。完颜家再三请求联姻,终于打动了恽毓秀。
起初,恽珠深感不遂初志的怅惘,继而想到,嫁人与读书论道并不冲突。她若能以身作则,致力于古来贤妇之道,可以为后世树立典范,或许比“独善其身”更有意义。于是,恽珠坦然接受父母之命。她还将自己的居室名为“红香馆”,根据梦中场景作《红岛护书图》,以前世自励,莫忘今生夙愿。
不矜才华 闺秀典范
完颜氏是金宗室后裔,既是能臣辈出的显赫世家,也是仰慕汉文化的文苑家族。完颜廷璐官居泰安府知府,为政一方,颇有作为;诗词亦清婉可诵,才学与恽珠相当。两人的结合,堪称才子佳人、天作之合,更是清代满汉联姻的一桩佳话。
作为人妻、人母,恽珠在完颜家中操持家务之余,依然拥有闲暇时光,吟诗作画,为夫家增添许多文化气息。她笔耕不辍,才有了后来《红香馆诗草》的印刻和传世。诗集收录了八十多首诗词,大多沉郁幽雅、意高韵远,既有闺怨抒怀之作,也有送别唱和、游历怀古之章。
恽珠长于深闺,难免伤春悲秋,抒发“好鸟数声惊梦短,落花几片点苔轻”(《忆江南‧闺情》)的愁怨;她雅好山水,故而春游不倦,探访“一片明湖如镜朗,几重远岫与云齐”(《春游》)的旷远。
她重视家族亲友,亦多唱和应酬之作。“名花倾国两争春,悄步芳丛不染尘”(《美人诗八首恭步太夫人韵‧花间》),身在凡尘却不染纤尘,吟唱出高洁超然之志;“于归遣侍翁姑侧,莫似娇痴在膝前”(《遣嫁长女口占二绝》),人生经验化作谆谆教诲,表达了对女儿的期许和难舍之意。
在绘画方面,恽珠的技艺源自家传,以恽格为宗,承袭的是以没骨法和写生为主要作画方式的恽派花鸟画。没骨,即没去花骨,运笔直接点蘸、敷染,以色塑形;没骨加上写生,摈除工笔画的刻板,兼备文人画的情韵和写意画的生动。花鸟又是闺阁庭院常见的景物,成为最适合闺秀研习、创作的题材。
恽珠亦有画作传世,大多幽美空灵、清新淡雅。比如扇面小品《海棠蛱蝶图》,用对角式构图绘制田野风光。图中黑白蝴蝶,翩然双飞,运用没骨点染,栩栩如生;右侧一枝海棠,粉红娟秀,敷色过渡自然,似静似动。整体画面水润清透,精致洁净,呈现出女子特有的细腻含蓄的审美风貌。
令人惊叹的是,恽珠的博学多闻及丰富著作,她本人有医学著作《鹤背青囊》,佛学著作《观楞伽记》,并助刻佛经、文人作品集。尽管才情天纵,恽珠却并不在意这些成就,反而特别注重女德修养与家学传承,几乎将所有精力和心血投入完颜家族中。
恽珠平日持家,丰俭得中,井然有序。丈夫完颜廷璐多年在外做官,她竭诚尽劳,孝事舅姑、王姑(指祖父姐妹)。若长辈患病,恽珠夙夜不倦地服侍汤药,直至痊愈;她的王姑晚年无子嗣奉养,她便将一子过继。
丈夫纳妾,恽珠对妾室不妒反怜,相处和睦,更在妾室去世后写诗悼念;族亲嫁女,或哪怕只是为婢女安排婚事,她都无私地慷慨解囊,准备丰厚嫁妆,展现一家主母的风范。
封诰一品 汇编诗集
“何曾客去翻书笥,仅得针闲傍画盘。处世每多惭德业,生儿幸不坠家声。”(《虚白赠诗扇丁绘芝兰图以报之》)恽珠在教养儿女方面,尤为尽心尽力,更将长子完颜麟庆培养成国家栋梁。她也得益于儿子的功名,受朝廷封诰成为一品太夫人。
恽珠教子,最注重道德修养。在长子人生的关键阶段,她都及时给予劝诫、忠告,帮助长子在复杂的官场中正身直行,尽忠报国,终成一代能臣。
完颜麟庆高中进士,恽珠寄诗曰:“科名虽并春风发,心性须如秋水平。”麟庆随父赴泰安为官,恽珠苦心传授谦逊、择善、忠厚等处世之道;麟庆升任一州知府,恽珠继续告谕兴利除弊、与民相安等做官之要。她也是麟庆幕后的智囊,提出多个切实可行的举措,如治颍良方、治边绥苗之法。
儿子的政绩和声望也反过来成就了母亲。麟庆官居江南河道总督十年,有治水之功,他不仅光耀门庭,让恽珠得享生前荣华,而且努力将恽珠的才识和贤德留芳后世。他为母亲整理诗集,邀请师友、同僚作序;恽珠去世后,麟庆又请各方名流共同撰写《蓉湖草堂赠言录》,其中还收录自己的《先妣恽太夫人言行录》,让恽珠的事迹为后人熟知。
恽珠在妇德方面的最高成就,是汇编《国朝闺秀正始集》,收录清道光年以前的清代女诗人作品;编辑《兰闺宝录》,仿照《列女传》而博采史志,搜集历代女子孝、善之德行而编成故事辑录。其中又以《正始集》最为世人称道。
《正始集》的汇编,源于恽珠感于自己的诗集不足传世而萌生的想法,她认为,帮助全天下的闺阁才女流传诗作,彰显女子才华和品德,才是更具人生价值的事业。
在编辑过程中,长子麟庆的贡献极大,他遵奉母命,在皖、豫、黔、鄂等地为官期间,结交同僚、当地名流,访求闺中佳作,历时十五载,终于收集三千多首诗歌。这些鲜为外人知晓的闺秀作品,成为恽珠汇编《正始集》最重要的素材。
之后,恽珠怀着为闺门树范的拳拳之心,殚精竭虑耗时二载,完成《正始集》文稿。她对闺秀及其诗作的选择标准,是以德为重,甄选性情淑静、德才兼备之女,音律和雅、才调翩翩之诗,构筑成一个瑰丽璀璨的女性诗歌世界。
晚清时期,画家叶衍兰作一幅《恽珠像》,让后人有幸一睹大家闺秀之风采。画中的恽珠处在中年时期,脸颊长而丰润,双眸清澈有神;两耳垂环,身着蓝色立领长袍;手持朱红书函,盘坐于藤椅之上。画家极为传神地再现了恽珠温柔敦厚、典雅贤淑的母仪风度。
恽珠,前世为仙,今生则是闺秀中的贤妇与慈母。她虽然谪降凡尘,却实现了读书论道、树立典范的夙愿,弘扬才女文化。或许这就是恽珠下凡的真正意义吧。
参考资料:《蓉湖草堂赠言录》《红香馆诗草》《历代文苑画像》等。
点阅【佳人传】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