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典故

古人见面的揖礼 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是什么?

作揖是中国古人相见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表示真诚的敬意。(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华传统之礼讲求谦让的精神,在见面时的揖礼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揖让的道理在于尊敬他人,而自我贬抑、谦退不争,表现了谦谦君子的风度。《白虎通德论‧卷二‧礼乐》说了:“礼所揖让何?所以尊人自损也,不争。”

揖让之礼可以提升个人修养,而且能够达到治天下的高远境界,关键是真正的“礼”必须有诚敬之心与天地相通。孔子说:“为礼不敬,吾何以观之哉!”就说“敬”是礼的根基,有了诚敬之心,“礼”用于百事,则能灵犀相通:能通阴阳,能尊天地,敬鬼神,序上下的关系,从而正人道。《乐记》说“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所以在周礼的仪礼中揖礼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从周朝到清朝传承数千年。

相见古礼——揖礼

在周礼中揖礼是相见礼的统称,表现尊重对方的一种态度,流露谦恭的诚意。作揖中有长揖、拜揖、三揖、三揖三让等等不同的作法,还有君王揖礼的土揖、时揖、天揖等等,都是礼仪表现,但也各有微妙的差别用法。作揖时不同的姿势,微妙的差异,也对应不同的人际关系的伦理之礼。

作揖

《说文》说:“手着胸曰揖。”《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解:“推手曰揖,引手曰厌(压之异体字)。”对平辈,作揖行礼的手势是两手平放于胸前,双手拇指微触,其它四指并拢平叠,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行礼时手微微往前推。同时要“直其膝、曲其身、低其头,以眼看自己鞋头为准,威仪方美”[1]。

古人的作揖礼仪。图片取自《事林广记》。(公有领域)

拱手

“拱手”是两手合于胸前行礼;《尔雅‧释诂》说“拱”的意思为“执”,《注》解“两手合持为拱”。若是学生在路上遇到了老师就行拱手礼。《礼记‧曲礼上》说:“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通典‧礼二十八》解释这礼仪的含意是“为有教使”的表示,当学生对老师行拱手礼含有聆听受教、听使唤的意思。拱手也是卑幼者对尊长者的行礼方式。

叉手

宋代,王虚中(讳日休)《训蒙法》说:“小儿六岁入学。先教叉手。以左手紧把右手,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不得着胸。须令稍离方寸。为义手法也。”南宋《增韵》云:“俗呼拱手曰叉手。”《洪武正韵》说“叉”是“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明代《弟子礼》记载的叉手礼作法略有不同,是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拇指行叉手礼。叉手礼也是弟子对老师、卑幼者对尊长者的行礼方式。

在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行叉手礼,双手相握,而右拇指翘然可见是为特征。(公有领域)
刘松年《中兴四将图》中的待从行叉手礼,两手相抱而拇指相叉。(局部图,公有领域)

土揖  时揖  天揖

君王对诸侯们的作揖礼,按照亲疏之分,有三种姿势:一是对与王无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庶姓)作揖时,就稍往下推手,称为“土揖”;对不同姓氏的姻亲就于胸前平推,称为“时(平)揖”;对同姓氏的亲族就推手稍微上举称为“天揖”。[2] 若将这种作揖的礼仪衍用到日常重大的场合,则“土揖”可用于长对下的关系;“时揖”可用于平辈的关系;“天揖”可用于下对上,包括对父母的关系。

拜揖

拜揖是打躬作揖,也就是鞠躬行揖礼。对尊长作揖时,要弯腰且“手须过膝下”,且须将整个手掌露出袖外,不得只露出一大拇指;要等到尊长回应后再直身,这就是拜揖。

例如:《西游记》在《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一回中,观音院的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拜揖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

长揖

长揖这一种相见礼仪式,是手作揖高举,自上而下直至膝下。依照对方身份,举手高度有高过头、在头前、在胸前这三种作法,对方身份越是尊贵,行礼这方手举得越高。长揖也是一种诚敬的拜揖形式。例如:《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老残立起身来,替逸云长揖说:‘一切拜托。’”

三揖

三揖是指君王、君夫人对卿、大夫、士等这三种臣子作揖行礼,故称为“三揖”。君臣的关系并非一方高高在上就能治理天下,《说苑‧君道》说天子“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君王三揖就是敬重臣子的揖让之礼。

三揖三让

三揖三让是三次作揖、三次谦让的宾主相见礼仪。以结婚来说,据《仪礼‧士昏(婚)礼》,男方中意某一家的女儿,想结亲先行问名。男方问名时,女方主人迎于家族的里门外,主人恭敬迎接,拱手作揖,再拜,请对方进入,到了庙门,“揖入(作揖请入),三揖;至于阶,三让”。三揖三让是宾主之间非常谦敬的表现。

万福

这是一种用于女子的问候礼,宋代时就流行这种行礼方式,《朱子家礼》记载“丈夫唱喏,妇人道万福”,在杂剧人物画中已经留下这种相见礼(见下图)。行万福礼时,口称“万福”问安,一般伴随揖礼或者叉手礼,右脚后支一步,膝盖微弯为礼,同时口称“万福”问安。常用于卑幼者拜见尊长者。

画中女子行万福礼。南宋 佚名 杂剧人物图(公有领域)

结语

周朝的礼乐制度、儒家的精神重视“揖让”,寄托礼乐治天下的理想与实践。从人心中敬人损己的精神而发,使得社会中“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最终达到安和社会的境界。

动荡社会中,人心道德显然远远低下于承平时期,相反地,我们的心中,若能常存敬人的诚意,谦虚退让的精神,那些暴力冲突事件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今天的社会虽然没了行揖让之礼的氛围,但是在我们心中可以常保揖让之礼的精神,随时随地去履行,那么,无妄之灾也将远离,顺畅安和也常在你我左右了。

注释

• 注[1] 见:宋朝 陈元靓编《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前集11卷》

• 注[2] 原文:《周礼‧秋官‧司仪》:“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周礼注疏删翼》云:“王揖之者定其位也,庶姓无亲者也土揖,推手小下之也;异姓昏姻也时揖(*时为平之意),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举之。”@*#

——看更多【中华文化300问】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