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十年坚持 一粒米唤醒兰屿的文化根源

以合作社为起点,希望开创兰屿未来的可能性。(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提供)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4年11月19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廖俪芬台湾台东报导)在台东兰屿岛的清晨,阳光洒落田间,一片片黑小米的穗头随风轻摆,仿佛低声诉说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这片黑小米田不仅是土地的回应,更是文化与产业交织出的奇迹。十多年来,兰屿青年谢焦雷克用双手与信念,复育了这项曾经濒临消失的传统作物,为兰屿带来文化复兴与农业创新的双重成果。

福气与祝福的种子 承载丰收与情谊

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表示:“黑小米在兰屿的达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传统谷物,更是一种福气的象征。”达悟族人将其用于祈求丰收的祭仪中,甚至视为珍贵的礼物,象征对友人的深厚情感。然而,随着现代化耕种习惯的改变,黑小米的种植逐渐被放弃,田野中也看不到它的身影。这项原本蕴藏丰富文化意涵的作物,几乎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

兰屿青年谢焦雷克用双手与信念,复育了这项曾经濒临消失的传统作物。(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提供)

谢焦雷克:用土地找回文化的记忆

“我想让下一代还能知道什么是黑小米。”带着这份初心,兰屿青年谢焦雷克在外地完成学业后,选择返乡,开始复育黑小米的计划。他的父母起初对此举有些疑惑,毕竟种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谢焦雷克相信,黑小米不仅仅是一种作物,更是族人文化的核心之一,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兰屿的一部分灵魂。

复耕的过程充满挑战。起初,仅靠零星的传统知识与农业技术,谢焦雷克与少数志同道合的族人一起摸索种植方法,尝试用天然方式克服病虫害,并让黑小米适应现代化的耕作方式。一步步的努力,终于让这项珍贵的作物再次在兰屿的土地上茁壮。

谢焦雷克相信,黑小米不仅仅是一种作物,更是族人文化的核心之一。(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提供)

黑小米的新生 产品与故事的结合

为了让黑小米的故事能够走得更远,谢焦雷克与当地农友决定不仅种植,还将黑小米加工制成更多元化的产品。他们推出了适合孩子的黑小米米香,让这份传统食材以更亲民的方式进入现代生活;此外,还研发了风味独特的黑小米酒,让人品尝时,仿佛也能感受到兰屿的阳光与海风。

黑小米的商品化不仅提高了族人的收入,也重新唤起了族人对这项作物的骄傲。为了扩大影响力,谢焦雷克积极参与农村再生计划,与地方团队合作,透过“万物粮仓.台东严选”等平台,将黑小米产品推广到全台湾,甚至让它走向国际市场。

研发了风味独特的黑小米酒,让人品尝时,仿佛也能感受到兰屿的阳光与海风。(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提供)

以合作社为起点 开创兰屿未来的可能性

未来,兰屿的黑小米将不仅仅是一项农业产品,更是一种文化力量的象征。谢焦雷克计划成立产业合作社,结合农村再生与跨域合作,让更多具文化价值的农产品能够面世。他的愿景是:以文化为基础,让兰屿的农业产业拥有更稳固的根基,并在保有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化的创新。

用黑小米唤醒兰屿的文化根源。(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提供)

一粒米的奇迹 是大家的共同努力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谢焦雷克总是把荣耀归于族人与土地。他认为,黑小米的复兴故事,让族人更理解文化与自然的联系,也为下一代种下希望的种子。这些希望不仅来自黑小米的复育,更来自族人团结一心、守护文化的决心。

黑小米复耕的成功,为兰屿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转机,更是一种文化的重生。每一粒黑小米,都像是一颗微小但坚韧的种子,在土地与人心中萌芽,孕育出一片充满希望的未来。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