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到周末就觉得很痛苦的男性,比您想像中来得多喔!”本书的编辑这样跟我说。星期六、星期日是休假日,为什么放假还会觉得痛苦?我无法马上参透个中原委。仔细一问,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过了五十岁之后,公司里的工作已经不如以往繁重,不需要像四十多岁时还要假日加班,可以真正做到周休二日。如果本身就有各种兴趣,便能享受放假,但是没有兴趣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孩子也大了,不用出游玩耍;太太则和邻居朋友一起外出,只剩自己在家里无所事事,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公司。
但最后哪里都没去,一整天都在看电视,百无聊赖地过一天。给自己的借口是消除疲劳,没想到反而更累。我觉得这样真的很可惜,一天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你剩下的日子就少了一天,你该知道这一天有多宝贵。
无事可做是骗人的,是你没有找事做。
该做的事何其多。如果真的不知道能做什么,我建议可以去从事生产活动。家里有庭园的人,可以试试看种花种菜,也可以外出散步,拍张花朵绽放的美照。做什么事都可以。
所谓的生产活动,并不是只有具体的产出才算,我认为是运用自己的能力从事活动。例如擅长打棒球的人,可以教少年棒球队的孩子们打球,或是陪孩子练习踢足球,也是很好的生产活动。
先把焦点转向自己有什么能力、自己能做什么事。没有一个人是什么都不会的。
活了五十年,一定拥有自己独有的能力。即使那份能力不能产生金钱等利益也没关系。教孩子打棒球会得到“谢谢”的回馈,这种喜悦是金钱买不到的。
总之就是让身体动起来,让日子过得充实。无所事事闲散一天,不安或担心的事一定会悄悄接近。因为什么事都没做,很容易就会胡思乱想,担心明天的工作或是对还没发生的未来感到不安。
很多的不安全感都是在闲暇之际产生。走到庭园,努力拔草吧!不要多想,就集中心思在拔草上,别让不安趁隙而入。
什么都不做,最虚度光阴
有句很有名的禅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活跃于中国朝的百丈怀海禅师的名言。
百丈禅师年过八十仍和年轻的修行僧一起耕作,从早晨的打扫到务农,都亲力亲为。不过因为年事已高,弟子们都很担心,想着至少不要让师父种田。不过禅师不是那种会听劝的师父,所以弟子们某天就把师父的农具藏起来,想说没了农具就不能耕种,这么一来应该就会放弃,让身体好好休息。
百丈禅师莫可奈何没去种田,但是从没去务农的那天开始,就完全不吃饭了。弟子询问理由,禅师的回答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对于禅僧而言,劳动是生活的基本,也是禅僧该做的重要事情。怠于劳动,等同于没做到应尽的义务。该做的事没有做,当然那天也不该吃。
对于上述说法,大家应该也曾听过另一种解释,即“不劳动、不摄食”。这里所说的劳动,并不是指会产生利益的事情,你被赋予的使命或是善用自己的能力,更能称得上是劳动。因此这句话并非是做不出成绩就不能吃的意思。
你要思考的是,自己该做什么事?能够活用自己能力的地方在哪里?不要计较利弊得失,能不能对谁有帮助,觉得无事可做,是因为没有去寻找是否有该做的事。如果没有将眼光放在该做的事和自己的能力上,人生会过得浑浑噩噩。你要察觉到,这是最浪费、最不幸的生活方式。
如果真的什么都不想做,那跟死亡没有两样。只要活着,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这么重要的休假时间,不要过得跟死人一样。◇
<本文摘自《》,联经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