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稷很擅长驾马车。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怎么面对自己擅长的事情,有很好的启示。
东野稷是春秋时期的人,春秋时期离现在大约有2700年。
东野稷很擅长驾马车,也就是他驾马车的技巧很厉害,而且从来没有出过错。古时候,不像现在有新闻报导啊,有网路的传播,所以没有很多人知道东野稷驾马车的技术。东野稷总希望有一天能以驾马车的技术报效国家,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见识一下他的技术。
有一天,东野稷外出,他看到,当时的鲁国君王鲁庄公在全国各地张贴的一个告示,上面写着:为了振兴国家,要招揽全国有才能的人。
东野稷心想:“机会来了。马车不仅平时需要,两国打战的时候,主帅的马车更是重要。君王若知道了我驾车的技巧,一定会重用我的。”
于是东野稷就前往接受测试。有许多跟东野稷一样有不同才能的人,也都来到鲁庄公面前。
鲁庄公问东野稷:“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才能啊?”
东野稷双手抱拳,弯腰行礼,恭敬的说:“启禀大王,在下东野稷,擅长驾马车。”
“好,那你就表演一段,让寡人见识见识。”
“遵命。”东野稷讲完后,转身走到自己的马车前,然后拍拍自己的马儿,轻轻的说,“这下看我们的啰。”
东野稷坐上马车,双手握住缰绳,然后挥动缰绳,口中喊着“驾啊~驾啊~” 只见马儿顺从的往前跑去。忽然东野稷喊“吁~”,马儿停了下来。东野稷拉动缰绳,马儿又开始往后倒退。不一会儿,东野稷又喊:“吁~”这时马车停了下来。
马车就这样前进,后退。能看出东野稷厉害在哪啊?实在是看不出来对吧?鲁庄公也看不出来,他疑惑的对东野稷说:“这匹马倒是很听话,不过,我没看出来你的本事在哪里啊。”
东野稷笑了笑说:“大王,请您低头看看我的马车车轮留下的痕迹。”
你猜鲁庄公看见了什么?
鲁庄公低头一看,发现地上有一条很直很直的线,这条线,就像木匠画的墨线,那样直。是东野稷让他的马车,在地上画了这道长长的直线。旁边的官员与民众大家看了都啧啧称奇。
鲁庄公开心的说:“这太神奇了,你的技术果然非同凡响啊。”
可是,东野稷还没表演他的拿手绝活呢。只看见他又挥动缰绳,然后马车往左跑,不一会儿,东野稷又拉动缰绳,马车又变成“向右”,最后,东野稷终于“吁~”的喊,让马车停了下来。
你猜这次东野稷又在地上画了什么呢?
鲁庄公往地上一瞧,发现地上有一个大大的圆。这次马车在地上画的这个圆,就像木匠用圆规划出来的圆,一模一样。
鲁庄公可大开眼界了,在场的人也忍不住的大声叫好。鲁庄公满意的称赞东野稷:“你驾车的技巧的确高超。看来,没有谁比得上你了。”
东野稷一听,十分开心,他想报效国家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了。
这时,鲁庄公突然一时兴起,他对东野稷说:“你让你的马,画出一百个圈吧。”
东野稷听了鲁庄王的命令,他楞了一下说:遵命。东野稷再次拍拍马儿,然后上了马车,口中喊:“驾”,马车跑了出去,接着在原地一圈一圈的转圈。
这时在场的官员与民众,纷纷围了过来。“53、54、55、56……”一旁的民众与官员们兴奋的数着,大家都期待东野稷能破纪录。东野稷自己也越来越激动。
这时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名叫颜阖,刚好路过,他听到大家兴奋的喊叫,就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颜阖了解了之后,他走到鲁庄公面前,严肃的对鲁庄公说:请您赶快让东野稷停止。
咦,为什么要停止呢?鲁庄公听了很讶异,东野稷驾车就快破记录了,为何要停啊?
颜阖说:“我看,东野稷的马车很快就会翻的。”
翻车?!鲁庄公就问:“你为什么这样说?”颜阖回答说:“马再好,它的力气也总有个限度。我看东野稷驾的那匹马力气已经耗尽,可是他还要让马拚命地跑。像这样蛮干,马不累垮、马车不翻车才怪呢。”
这时,东野稷的马车依旧不断的转圈。“70、71、72….”在场的人数数声越来越大。还有官员与民众大声的呐喊“好啊!加油啊,加油”。
东野稷的驾车技术真好,马车在大家的加油声中不断的绕圈,可是拉着马车的马儿,他的头越来越低,马儿的脚步也越来越沉。可是东野稷没有留意到这些,他一心想跑完100圈。
突然,“轰”的一声,马儿失足跌倒了,东野稷因此重重的跌到地上,翻倒的马车四分五裂。东野稷心急地想找他心爱的马儿,他发现,马儿已经筋疲力尽瘫躺在地上。
哎!事情还真的让颜阖说中了。这时,东野稷的内心后悔万分。
东野稷的驾车技术是很好的,只是他没有把握好分寸,让马儿过分疲累了。
你是不是也有逞强的经验?
东野稷为什么会逞强让自己的马儿去做太过度的事情呢?
我们在跟同学一起玩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别人的赞扬,沾沾自喜,然后就跟东野稷一样逞强了呢?
还有,有时候有人激我们说,你敢不敢这样做?你没有办法做到吧?我们也可能会为了面子虚荣心,逞强的作一些危险的事情呢。
小朋友,希望我们都能不逞强,好吧?
不过呢,就算犯错跌倒了,爬起来就好,就像东野稷,他依然是驾车高手,一样可以报效国家。而且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未来我们就可以变得更好。是不是啊?@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 :
《蒋慧云的小书包》节目组制作
点阅【蒋慧云的小书包】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