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清代名医逸事多 行医助人种善因

文/颜雯
县志中记载多位名医行侠仗义,为人洗雪冤情的奇事。(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683
【字号】    
   标签: tags: ,

古代有许多文章、典籍都详细记载着民间医者的超凡医术以及难能可贵的悬壶之德。在那些彰显着其人品、医德的诸多逸事中,既有不收谢礼、不取酬劳的,也有乐善好施、接济穷人的,而形式并不限于此。本篇所讲的是清代几位名医行侠仗义、洗雪冤情的奇事。

凭医术洗冤的名医石坚

石坚,字碧天,号太朴,甘肃高台县人。他自幼便承习祖辈传下来的医术,对治疗疑难杂症颇有心得。他的方子很独特,不拘泥于古书,也与众医者不同。当他把多年治病的药方汇编成《鸿宝堂医案》一书后,连城里的名医都感到如获至宝,纷纷将此书作为自己日后行医配药的蓝本和参照。

石坚品性纯良,有着一颗仁爱之心。他行医几十年,从未觉得辛苦、麻烦。若有病家来请,即使刮风下雨,他也决不推辞,立刻跟随前往。他从不看门第、家境而有选择地给人治病,哪怕病人付不起诊费,他也尽全力治疗。遇到性命垂危的病人,他更是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与得失,一心只想着如何让病人脱离险情。

有一次,他骑驴经过一片湖,见路旁躺着一个身体僵直、已奄奄一息的人。于是,他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走到那人近旁。他发现,那人看似气息全无,却还有一线生机。

他正想着如何施救时,衙门里的一位捕快也碰巧从那儿路过。他以为地上躺着一具尸体,便认定石坚就是凶手。石坚想要解释,他也不听,直接把人带进了衙门。后来,县令升堂时,也没仔细审查案情。就这样,石坚被关进了大牢。

当时,陕甘总督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他的舌头一直向外伸着,不能往回缩。见过的人都说像“吊死鬼”似的,很吓人。总督在陕甘一带请了不少名医,可是儿子的病却没有任何起色。县令听说了,为巴结长官,也鞍前马后地四处寻访名医,但过了很久,都一无所获。

总督儿子的病被传的沸沸扬扬,连牢里的狱卒们都在议论纷纷。石坚无意听到了,便向他们打听病人的病情。他听完,立刻说道:“这病其实不难治!”狱卒们不信,认为他在说大话,还嘲讽道:“名医都治不了,你能行?”石坚说:“你们去告诉县令大人吧,由他来定夺!”狱卒们向县令禀告,他也半信半疑,但思来想去,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只好让石坚去试试。

他一看到那病人,就告诉总督,让他去找两床破旧的棉被来。然后,让他家里的下人把病人的衣服脱光,再用棉被把他的身体裹起来。石坚又让众人把他抬到一张热炕上,只等着他把汗发出来。病人汗一出,他就赶紧在其喉部施诊。只见针一扎下去,病人的舌头就能动了,不一会儿就缓缓地缩了回去。后来,石坚又给病人服了一、两剂药,他的病就完全好了。

看到儿子恢复正常,总督对石坚既感激又敬佩。他问石坚是因何事被关进大牢,石坚将自己的遭遇和盘托出,并恳切地说道:“如果是我杀的,伤口又在何处呢?”总督听他一说,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他命人打开卷宗,详细地查阅案情。后来,案子被查清了,石坚终于沉冤得雪,被无罪释放了。

石坚被关押的大牢不在他的家乡高台县,而在皋兰县。自从他治好了总督儿子的奇症,名声就传开了。每天登门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他一直忙里忙外地给人治病,几年过去了,都回不了自己的家乡。他有时想躲都躲不掉,只要一出门,在他家附近埋伏等待的人就会上前拉住他,求他去给人治疗。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将自己乔装打扮,躲过了那些人的视线。他往高台县方向边走边打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晚年时,他的医术更加神妙了。很多命悬一线的病人经他妙手回春,都能被救活。那时,一位驻守在陕甘地区的官员还将一块书写着“函关紫气”四个大字的匾额送到他家,以称赞他的医术出神入化。

凭医术脱险的名医金有恒

金有恒,字子久,是浙江德清县人。他刚出来行医时,只有二十来岁,因他医术超凡,没过几年,就在当地享有盛名了。

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一天,一伙强盗将他劫持到太湖一带,并开出了天价赎金。就在他家人想方设法筹钱时,强盗中有一人认出了金有恒。这个人出生在穷苦人家,有一次生了病却没钱请大夫。后来遇到金有恒,没收一分钱诊疗费,就把他的病给治好了。他心里打算报答金大夫的恩情,便想了个主意,要把他救出去。那人找了另一个更有势力的帮派,因他跟里面的头目有交情,于是二人联手、里应外合,把金有恒救回了家。

金大夫遇险、脱险的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了。大家都啧啧称奇,直夸他德行出众,因治病救人时不看身份、地位,于是种善因、得善果了。金有恒听了,并不为之所动,还是像以前那样不求名、不图利,只怀揣着救人如救己的圣人心肠,继续在医术上进行钻研。

他经常手不释卷,反复研读古代的医书。尽管对古方烂熟于心,但给人看病时,他还是会结合当时的环境和具体情况,先找出真正的病因,再对症下药。他行医三十年,开出的方子融汇古今,且疗效显着,经他之手救活的病人已不计其数。

到晚年时,他的医术更加神妙了,许多达官贵人、商贾巨擘都慕名而来,跟他学医的人遍及江浙各地。当时的御医陈莲舫对他推崇备至,其美誉传到京城后,连皇帝也召见了他。

金有恒宅心仁厚、乐善好施。行医之余,在公益、慈善、教育事业上也做出了许多贡献。他一边创办专业的机构,一边拿出自己的积蓄进行捐赠。在他去世时,有名流送来一副挽联,上面写道:医国先医人,盛名遍海内;仁心亦仁术,生传列篇中。

凭医术解围的名医法征麟

法征麟,字仁源,是江苏武进县人。法氏是毗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世代行医的名门大家,其子孙大多都走上了悬壶之路,且颇负盛名。法征麟也不例外,他继承了祖传的医术,遇到不同的病人,总能一眼就看出其病源与症结所在。他心存侠义,行医时若见他人遭遇难事,便会出手相助。

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伙人正把一位妇人往马车上拉。那妇人大声哭喊,不愿跟他们走。他一打听才知道,女人的丈夫得了重病,快不行了。婆婆没钱给儿子治病,不得已要把她卖给一位商人。法征麟听了,立刻推开聚集的人群,朝那病人走去。他给病人号了号脉,说道:“这人还有救,不会死的,只要吃了我开的药就能好。”这时,他又转过身,对那商人说:“按照律法,活人的妻子得先跟丈夫离了婚,你才能娶。”商人听了,只好放开女人的手。他让老母亲把钱还给了商人,自己则免费给她儿子治好了病。

乾隆朝的名臣程景伊在《法氏谱序》中对此事亦有记载。经他证实,法征麟身为名医,可他急人之难、帮人脱困的善举也一直为人所称道,上面所说的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件而已。

参考资料:
民国十四年《新纂高台县志·人物》
道光二十二年《武进阳湖县合志·人物志》
民国二十一年《德清县新志》
《选举志·征召》@*#◇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古代中医有许多诊疗方法都极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脉就堪称一绝。说起太素脉,有人认为是脉术,也有人说是相术。因为它与一般的脉术不同,不但能诊断病情,还能预测人的贫富贵贱、祸福夭寿。据史料记载,太素脉始于唐,兴于宋,而流传于后世的则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张名太素者”所着的《太素脉决》(后为《订正太素脉秘诀》)一书。
  • 资深中医师赵丰宇非常欣赏坤德中医养生轩遵循中医传统疗法,将针、灸、药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与步调的治疗中。(shutterstock)
    在过往几千年中,随着朝代更迭,人们渐渐背离了对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人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败坏。瘟疫若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集中爆发,一般就是这个朝代到了覆灭之时。比如明朝,就是在各类瘟疫的密集爆发中,加速走向终结的。
  • 有关异人的记载,在中国古籍中并不少见。他们一般隐居在山野之中修炼着出世之道。到一定层次后,便具备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于某种异能异术。当机缘成熟时,他们会出山寻找有德之士,比如怀有大慈恻隐之心的行医者,将能治病救人的秘术或法术传给他们,使之得以善用,并让世人也能福荫并感恩于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古代医者多以救人性命为重,甚少有拿医药当牟利手段的。为穷苦的病人出义诊,动辄还施金、赠药的医生比比皆是。这就是古代中国民间大夫对淡泊名利的身体力行。
  • 明代的许多御医的一生都极富有传奇色彩,有的因帝王爱重而在医官的最高品阶上连任了好几朝;有的敢直言进谏,劝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则与帝王畅谈养生之道,让其清心寡欲、保养正气。这些御医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医术更是不同凡响。他们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顽疾,还能通过诊脉预测出其福祸吉凶。
  • 他们深知,炼就医术之前,先要领悟医道。心中有道,望、闻、问、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于病痛疾苦。
  • 在现代中国,许多人用中医治病往往要治上几个疗程,也没彻底把病治好。若将时光拉回到中国古代,人们就会发现,流传于上古的中医之道被代代相传后,无论是皇家御医还是民间大夫,都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并迅速地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