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染疫后免疫疾病风险增三倍 六指标看你是否易得长新冠

文/王佳宜(Ellen Wan)

感染COVID-19后免疫疾病风险增三倍,专家提醒,六项健康指标可降低长新冠发病率。(Starocean/Shutterstock)
人气: 102
【字号】    
   标签: tags: , ,

COVID-19(中共病毒)的慢性影响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确诊感染COVID-19半年后,罹患自体免疫疾病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倍。病毒学专家表示,6项健康指标可降低长新冠发病率。

研究团队分析全球电子病历资料库TriNetX,当中包含2020年至2021年逾381万名接受PCR筛检的参与者(88万名确诊者和290多万名未确诊者)。对他们持续追踪180天后,发现确诊者在半年后罹患自体免疫疾病的风险是未感染者3倍。

确诊者相比未确诊的对照组罹患各项免疫系统疾病的概率分别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2.98倍、僵直性脊椎炎为3.21倍、系统性红斑狼疮为2.99倍、血管炎及多发性肌炎为1.96倍、全身性硬化症为2.58倍、干燥综合症为2.62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变为3.14倍、白塞氏病为2.32倍、风湿性多肌痛2.9倍、银屑病为2.91倍、炎症性肠病为1.78倍、麸质敏感性肠病为2.68倍、1型糖尿病为2.68倍,死亡率则为对照组的1.2倍。

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刺针》(THE LANCET)子刊《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副院长魏正宗对媒体表示,确诊者感染COVID-19病毒后,可能激活了免疫反应,进而产生细胞因素风暴,或是病毒抗原与自体抗原结构相近,造成交叉反应,因而攻击自身组织细胞与器官,诱发出自体免疫疾病。

魏正宗提醒,若确诊者在痊愈之后发现身体出现长期关节疼痛、皮肤红疹、不明原因掉发、发烧、口腔溃疡等,请尽速就医检查。

长新冠发病机制

《自然免疫学》期刊2002年刊登的一篇文章探讨长新冠的发病机制,包括持续的慢性炎症状态,自身免疫系统异常以及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

欧洲病毒学及传染病专家董宇红博士在新唐人电视节目“健康1+1”解释,呼吸道检测不到病毒了,但并不意味着病毒就不在身体里。它有可能潜伏在比较隐蔽的组织里面,比如大脑、胃肠道。

《自然》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14名无症状感染者在感染约4个月之后,半数人的肠道内都验出了COVD-19病毒核酸,显示病毒存在于人体内的时间相当久。

另外,病人身体里会有一些炎性因子,如白介素6,很多疾病与它有关,包括精神上的焦虑、抑郁等。

此外,长新冠病人身体里会有炎症细胞持续激活的状态,引起单核细胞或者T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功能失调,这与免疫系统机能失调密切关联,从而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以及神经系统慢性炎症。

注意六大健康指标

董宇红提醒,长新冠其实主要就是免疫力不足,失去了正常清除病毒、调节人体免疫的能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重长新冠。慢性炎症状态越严重的话,机体就越不容易清除病毒。

她引述《JAMA Internal Medicine》刊登的一项研究,以下6个健康指标可以降低长新冠风险,一个人拥有的健康指标越多,患有长新冠的风险就越低。如果拥有当中的5个健康指标,就会减低49%的长新冠风险。

1.健康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在18.5~24.9之间。

2.不吸烟,包括电子烟。

3.运动。要有规律的、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运动。

4.适量饮酒,每天5到15克。

董宇红指,少量喝一点酒可能对活血有好处,但要注意每个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一样。

5.高质量饮食。

董宇红指,高质量的饮食要以原型食物为主,即未经精制加工的食物,也称为“全食物”(whole foods)。在食物最原始的状态摄取,才能完整得到食物的营养价值。

6.充足的睡眠。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要保证7小时睡眠。

不过,睡眠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发现,睡眠小于7小时,死亡的风险比正常睡眠的人增加12%,若超过9个小时,死亡风险增加30%,所以睡眠时间长不一定睡得好。
董宇红补充,通过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还会有效预防常见慢性病,包括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