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失落的文明

【未解之谜】价值9000亿的神器

华夏第一国宝,惹起千年血雨腥风,有了它就可以改朝换代?!这宝贝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未解之谜》提供)

大家好,我是扶摇,欢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谜。

时间回到公元前219年,这一年秦始皇南巡,乘船来到了洞庭湖,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眼看着就要船翻人亡,危急的时候,秦始皇命人取来传国玉玺投入湖中,说来也怪,湖面顿时风平浪静。8年后,秦始皇巡游天下,路过陕西省华阴县时,突然出现一个人拦路,交还了一样东西,秦始皇一看,这不是自己当年丢入水中的传国玉玺吗?这是水神来还宝贝了。看来这枚具有神力的玉玺不简单呀,也难怪它被称为中华第一国宝。

也许有朋友说,这中华国宝可多了,为啥传国玺排名第一?因为其它的宝物,可以说都是价值连城,而唯独这个传国玺是价值连“国”,不仅是它现在估价9000亿,更重要的是,得到它就能得天下。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枚玉玺引发了无数的血雨腥风,而它的真假和下落,也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话题热度持续了上千年。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传国玺的诞生

按照史书记载,传国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制造的,上面刻了李斯用虫鱼篆字体书写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麽这枚玉玺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呢?第一个谜团浮现了。

根据北魏崔浩的说法,这枚玉玺是用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做成的。据说这和氏璧原本是木星之精,坠落于荆山,化作一块石头。楚国人卞和看到凤凰落在这块石头上,想到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认定这块石头内定有稀世美玉,于是将其献给楚厉王,谁知楚厉王不识货,认为卞和拿块破石头欺骗他,于是砍去了他一条腿。楚厉王崩,楚武王即位之后,卞和又去献玉,谁知武王一样不识货,盛怒之下令人砍去了卞和另一条腿。到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石头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流出了血水。文王听说后,命玉匠打磨石头,果然得到一块宝玉。文王感动于卞和的坚持,将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这玉璧从侧面看色碧,正面看色白,放在暗处还自然有光,果然是稀世之宝啊。

后来“和氏璧”几经辗转,最后被秦始皇获得。按理说,拿“和氏璧”这样的宝物做传国玉玺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史学家们一直有个疑问,就是玉璧是如何能做成玉玺呢?

史书上没有关于和氏璧样式大小的记载,不过我们可以按照当时的礼制去推测下。根据《周礼》中的记载,玉璧中心孔的直径大概有三寸左右,当时的一寸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而玉璧最外圈的直径是孔径的3倍,就是9寸,也就是不到21厘米。而且这种规格的玉璧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

此外,玉璧的厚度都不会太厚,根据出土文物看,楚文王所在的春秋时代,玉璧厚度大多是0.5厘米。所以呢,有研究者推测,和氏璧很可能就是直径21厘米,厚0.5厘米。

那麽传国玉玺又长什么样呢?史学界考证后认为:“方四寸,高三寸六”,也就是说,传国玺9.24厘米见方,高8.3厘米。上面纽交五龙,是相传龙九子中的螭吻的造型。通体青色,有纹路。影视作品中大的需要双手抱起的传国玺,只能说是艺术夸张了。

那这么一比较,好像传国玉玺无论是从大小、色泽来看,都不太像是由“和氏璧”制作而成的。那麽还有什么其它可能性吗?有。有史书提到,传国玉玺是由蓝田玉制造的。

蓝田玉是什么玉呢?它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产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颜色多样,光泽感强,纹路奇特。蓝田水苍玉呈青色,《玉玺谱》就明确提到传国玉玺是由这种玉制成的。

那麽,为什么民间都流传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做成的?估计是大家觉得只有和氏璧这样的旷世奇宝才能配上传国玉玺这样的身份,加上秦始皇之后,和氏璧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这样的说法也就流传开来。和氏璧本身也有很多有趣的谜团,我们未来找机会再和大家详细聊一聊。

得玉玺得天下?

继续回来说玉玺。其实在秦始皇之前,各种印章都可以称为“玺”,而且材质也不同,金的、玉的、泥的都行。后来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能叫玺,其他人的只能叫印。而且玉这种材质的印也只有皇帝才能用。

秦始皇当年制造玉玺时,一共造了7枚,除了我们之前说的传国玉玺,另外6枚小一些的分别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也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还要分皇帝玺和天子玺?难道皇帝和天子还不是一个概念?

嗯,还真不是一个概念。简而言之,皇帝是一个帝国的统治者,是偏向世俗的一个概念。而天子则代表上天之子,象征着君权神授。所以在古代,至少是汉代之初,即皇帝位和即天子位是两套不同的礼仪。即了天子位,意味着自己成为最高统治者得到了上天的承认,名正言顺。

所以呢,秦始皇的这7枚玉玺各有分工,比如分封诸侯、当兵符、祭祀宗庙等等,而传国玉玺就是供奉在哪儿,代表着上天赐予的信物,谁获得了它,谁就是华夏正统,有资格代替神管理天下。这多厉害啊。也正因为如此,秦始皇的6个小玉玺,大家都没看在眼里,随着朝代的更迭去哪儿了大家也不在乎,但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希望获得传国玉玺。

那麽这传国玉玺到哪儿去了,哪些帝王将相拿到了真的传国玉玺,哪些又是假的呢?

玉玺易主

秦始皇驾崩之后,传国玉玺自然就传给了秦二世胡亥,之后传给了秦王子婴。到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子婴投降献上了玉玺、兵符等物。这样传国玉玺就来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手中。之后,一直安安稳稳地留在西汉皇帝手中,直到发生了“王莽篡汉”。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太皇太后王政君掌管传国玉玺。太后的亲侄子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及禁军。到了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派安阳侯王舜去向太后索取玉玺。

太后对着王舜好一顿臭骂,说王莽等人因汉王朝才世代富贵,现在不知感恩,还趁机刘家托孤之际,夺取政权,没有道义,猪狗不如。太后表示,既然王莽自称得天命要当皇帝,要改朝换代就自己去新刻一个玉玺好了,为啥要得到这个亡国的不祥玉玺?

太后痛哭流涕,旁边的人也跟着落泪。王舜心中也感到难过,但是他知道王莽是一定要得到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天命所归的。于是他站了好久,才对太后说:“您至死都不拿出来吗?”这简直是赤裸裸地威胁啦。太后不得已,拿出玉玺,摔在地上,还把玉玺上的一条龙摔破一角。

太后交出了玉玺之后还说,王家将会因为王莽等人而灭族。谁知一语成谶。王莽建立的新朝仅过了14年就被推翻,王莽也被叛军所杀。所以说,不是天子命就不要拿传国玉玺,否则后果很严重。

之后,随着东汉建立,传国玉玺来到了汉光武帝刘秀的手中,一直到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小皇帝刘辩慌忙中逃跑,没来得及带上传国玉玺。等到叛乱平息回宫后发现,传国玉玺不见了!

不过,这次传国玉玺并没有消失太久。根据《吴书》记载,孙坚,也就是三国吴国皇帝孙权的父亲,在带兵抵达城南时,大家发现一口井的上面漂浮着五色气,全军都感到很诡异,于是孙坚就派人下去看看,结果发现了传国玉玺。为什么那麽肯定这个就是传国玉玺呢?书中记载,这个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方四寸,上面有纽交五龙,最关键的是上面有一角缺失。看来,王政君太后摔坏的玉玺,虽然可惜,但是也给后代鉴别真假传国玉玺提供了一个依据。

后来东汉末年的军阀袁绍想要自己称帝,得知孙坚手中有传国玉玺,于是就扣押孙坚的夫人作人质,从孙坚手中得到了传国玉玺。

不过,这个传国玉玺似乎真是有些神力,那些德不配位,用不正当手段夺得玉玺的,最后都没啥好下场。袁术建立的政权得不到支持,反而被各方势力围攻。袁术屡屡兵败,建立政权2年半之后悲愤地吐血而亡。唉,还是那句话,不是皇帝命,真的不要拿传国玉玺啊,不过多少人能抵挡住诱惑呢?

袁术死了之后,这传国玉玺被人献给了掌握东汉实权的曹操。到了公元220年,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操的儿子曹丕时,传国玉玺自然就到了曹丕手中。有《辽史》记载,曹丕在玉玺上还刻了“大魏受汉传国之宝”几个字。不过由于《辽史》距离三国曹丕所在时代有一千多年,所以史学家都觉得这个说法不一定靠谱啊。

除了曹丕在玉玺刻字,还有一个人据说也在玉玺上刻了字,谁呢?五胡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他刻的是“天命石氏”。

咱们继续回来梳理传国玉玺的下落。

传国玉玺被掉包?

咱们之前提到,汉魏禅让终结了汉朝,曹操的儿子得了天下。不过天道好轮回啊,到了魏国末年,司马家族权倾朝野,最后也来了魏晋禅让,让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了司马炎,开启了西晋历史,而传国玉玺自然就流落到西晋司马家族手中。

之后,五胡乱华,传国玉玺被我们之前提到的后赵石勒获得。同时代存在的东晋虽然延续着司马家族的血统与道统,但是因为没有了传国玉玺,所以被胡人嘲笑是“白板天子”。看来,有没有传国玉玺在手,底气就是不一样。

后赵灭亡之后,玉玺落入了冉魏手中。这个魏朝皇帝姓冉,不姓曹,为了好区分,历史上称它为冉魏。

在冉魏要被前燕灭国之际,向东晋求援,为了表示诚意,将传国玉玺送还。东晋获得玉玺之后非常开心,认为这是天命重归,大吉之兆。之后再没人说东晋是“白板天子”了。

可是,有关传国玉玺最大谜团在这儿出现了,这枚玉玺可能是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史书记载,这玉玺上刻的字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嗯?不是说秦始皇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吗?怎么字不一样了?难道说冉魏没有交还真的传国玉玺?史书记载,东晋最终没有去救冉魏,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不管怎样,史学家们认为,真正秦始皇制造的传国玉玺在这个时候,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唐太宗刻玉玺

大唐盛世之时,唐太宗曾下令刻了一枚白玉玉玺,上面的字和之前的都不一样,是“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八字,这枚玉玺被称为“受命玺”,成为大唐王朝的传国之宝。

其实唐朝灭隋之后,隋朝萧皇后把她手中的传国玉玺交给了唐太宗,可能就是刻着“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的那枚。

那麽,唐太宗为何还要自己再刻玉玺呢?史学家分析,很可能唐太宗看出来,萧皇后的这枚玉玺并不是秦始皇留下的真品。与其用不知谁刻的赝品,作为千古一帝,不如自己刻一枚传世。

到了宋朝,又有多次传出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被找到的消息,但是后世普遍认为都是赝品。而宋朝之后,元明清的皇帝对寻找传国玉玺并不那麽积极。清朝乾隆帝更是说:“君人者,在德不在宝,宝虽重,一器耳。”也就是说帝王没有德,就算手中拿着传国玉玺这个宝贝,依然不是天命所归,不要太执著。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被逼问传国玉玺时,就曾说了大实话:“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早就不见了,不但我没有见过,康熙爷和乾隆爷也一样没有见过!”

所以说,这枚传国玉玺到底去哪儿了,这至今是无人可解的千古之谜。到了华夏正统文化全面复兴的那一天,不知上是否会让传国玉玺再次出世,让大家一饱眼福。

好了,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期再见。

订阅YouTube频道: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