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唐诗

跟我学唐诗(5A)

明李流芳画唐人诗意,册《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国立故宫博物院)

第五课

一、花灼烁,草蒙茸。(二冬)(选自《声律启蒙》)

明对暗,淡对浓;

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灼烁,草蒙茸;

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蟹螯从毕卓,身披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云霄如玉笔;三姑大,响传风雨金镛。

(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注释及说明:

1. 上智对中庸:上等智慧(的人)。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大意: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改变不了。)其中“知”是“智”的通假字,读音“智”。|中庸:①待人处事,走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大意:以中正之道修德行,这是最好的方法)。”②“中庸”又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章,也有将这一章单独成书,名为《中庸》。故中庸可借指儒家经典著作。③比喻中等、平常或中等资质的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唐‧刘知几《史通‧品藻》:“上智、中庸等差有叙。”在古代近体诗中,找不到“上智”对“中庸”的例子(后续文章,没有古代例句的,笔者都争取原创例句作示范)。

上智闲看尘俗事,中庸细读岁寒时[1]。(朝晖 原创)

2. 镜奁对衣笥:镜奁也称为“镜匣”;盛放女子梳妆的用具,其中装有可支起的镜子。|衣笥:盛放衣服的竹器。

哪堪泪眼翻衣笥,未肯愁容对镜奁。(朝晖 原创)

3. 野杵对村舂:野杵,指乡村之家用的舂米、捣药的棒子;材质有木制或石制的,也称为“木杵”或“石杵”;古代贵族之家一般用“玉杵”。|村舂:①古诗文中更多的是指舂米捣药的声音。②指乡村舂米捣药的石臼或钵(包含了杵,否则无法使用,也不能称为“舂”)。元‧卢琦《分水关和朱明仲韵(其二)》:“小桥跨涧村舂急,老树吹花野店香。”

采石山中磨野杵,捣衣溪上杂村舂。(这是说乡村里男人在山中采石,制作野杵;女子在溪边捣衣,捣衣声与村里的舂米声夹杂在一起。)(朝晖 原创)

4. 花灼烁,草蒙茸:灼烁,形容花卉光彩鲜明、亮丽夺目。|蒙茸:葱茏;指草木绿意盎然。唐‧罗邺《芳草》诗:“废苑墙南残雨中,似袍颜色正蒙茸。”

晚春花灼烁,新雨草蒙茸。(朝晖 原创)

5. 九夏对三冬:九夏指夏天。因为夏季三个月,有九十天;或九旬(每旬十天),故称。因此也有九秋、九冬、九春这样的词组。|三冬:指冬季。因为冬季有三个月,故称。因此也有了三夏、三秋、三春,都可以表示各个季节。另外,“三冬”或“三秋”等,也可以表示三年,要实际看文本的含意。我们常听到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里表示三年。再如:

北宋‧晁补之《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诗:“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句子中的“三冬”与“九夏”都表示季节。北宋‧孔武仲《夜归口占示同行者》诗:“身居简册三冬学,心入沧溟万里游。”这里的“三冬”表示三年。

6. 戏马:戏马台。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相传项羽曾在此纵马游乐。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宴饮赋诗。据《南齐书‧志第一‧礼上》记载:“宋武为宋公,在彭城,九日出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旧准。”|蟠龙:指蟠龙斋(史书上也有写成盘龙斋);最初为东晋桓玄建造,后来桓玄叛乱被杀。南朝宋武帝刘裕的部将刘毅占居此斋,因他的小名叫“蟠龙”;奇怪的是,没几年刘毅也叛乱,也被杀。据《宋书‧志第二十一》记载:“桓玄出镇南州(今重庆市万州区),立斋名曰蟠龙。后刘毅居此斋。”

7. 擘(音帛,入声):掰开,剖裂。|蟹螯[2](音海熬):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壳内多肉。|毕卓:东晋时期的官员,官至吏部侍郎(正三品),却因常酗酒而耽误公事;并曾经去坊间偷酒被抓住,后被认出而释放。他曾希望自己能一手持蟹螯,一手端酒杯,泡在酒池中过一生[3]。笔者认为,这是处世颓废,放纵惰性的行为,只能当成是反面的案例。当官因酗酒而耽误公事,首先对不起自己所得到的俸禄。

8. 鹤氅:以鸟的羽毛制成的裘,用作外套、大衣。后来也有将道袍称为“鹤氅”的。|王恭:东晋时期的大臣,相貌英俊潇洒。曾身披鹤氅乘车从雪地而过,风度翩翩;旁人看到称赞王恭是神仙中人。《世说新语‧企羡》:“孟昶(东晋末年大臣)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古诗词中有用“王恭氅”一词来形容一个人衣着大方得体,有品味。北宋‧范仲淹《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净拂王恭氅,香滋陆羽茶。”

9. 五老峰: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九迭屏为李白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朱熹讲学处。唐‧李白《登庐山五老峰》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0. 三姑石: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因三峰并立,如三个妙龄女子,故称。第一个写诗描写三姑石的诗人是宋朝的著名大臣李纲(籍贯福建省邵武县)。《三姑石》诗:“风舞芳林鬓脚垂,朝云行雨湿仙衣。不知当日缘何事,化石山头更不归。”明‧王恭《梦游武夷吴十董大客上》诗:“相携三姑石,眺晚闻霜钟。”

11. 金镛(音庸):华美的大钟。《文选‧张衡〈东京赋〉》:“设业设虡(音巨,乐器架子),宫悬金镛。(大意:安放好装饰精美的乐器架子,在四面悬挂金钟。)”

二、六首押“二冬”韵的古代经典唐诗

1.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 唐‧杜甫

暮倚高楼对峰,僧来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公元761年冬,西蜀成都。当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

注释:①四安寺: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古代是新津县),相传为神秀禅师云游到此处时所建。②裴十:裴迪。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诗坛名人,与王维、杜甫、孟浩然等交好。曾任蜀州刺史,并为“四安寺”题名。③高楼:古代寺院的钟楼都比较高,钟声可以传更远。中间有木制的旋梯上楼。④雪峰: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新津县四安寺不远。⑤孤城:指新津县城。⑥返照:夕阳、落日。⑦近市:靠近人烟稠密之处。⑧浮烟:暮霭夹杂着炊烟。⑨阒寂:孤独寂寞。阒(音巨,入声)⑩大向:太向,“大”与“太”通用,读音太;形容偏爱于做某事。这个词组最早就见于杜甫这首诗(有的版本就用“太”字)。⑾慵:慵懒,懒散。

读音说明:①“市”这个字在古音中读上声“矢”,《康熙字典‧市》:“《唐韵》时止切《正韵》上止切,音恃。(纸韵)”②“思”在本诗读去声“四”,《康熙字典‧思》“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相吏切,音四。(寘韵)又《书‧尧典》钦明文思。”这一句的格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所以“思”不能读成平声。

杜甫诗云:“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宋 贾师古《岩关古寺》(国立故宫博物院)

全诗大意:傍晚倚靠在钟楼顶层,眺望西岭雪山。寺院的僧人上来后没跟我说话,直接去撞钟。新津城笼罩的夕阳中,暮色降临,霞光渐敛;附近集镇家家炊烟升起,如重重烟幕遮挡住了远处翠黛色的树林。近期身体多病常独自发愁,有时自己一个人发呆什么也不想;以一副病容与故人相见总是觉得很局促。知道您(裴迪)经常因为写诗苦思斟酌都瘦了;而我却是闲人一个,除了交际,其它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诗评:公元761年冬,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六年整,也是战局最胶着的一年。同年2月,李光弼、仆固怀恩所部在邙山战役中失利,东京洛阳再次失守,被史思明夺下。而在那种通信闭塞、滞后的时代,不止是杜甫等朝廷官员担心,西蜀百姓甚至是出家人一样担心会被战争波及。所以“僧来不语自鸣钟”写出了当时大家的心情,忧心忡忡,连打招呼都是多余的,只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本来在高楼上听着晚钟,看着晚霞是很惬意的一件事情,可是诗圣却给我们上了一课,如何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境由心生、物随心转”。“孤城返照红将敛”其中“孤城”借指“长安城”,因为洛阳失守了。“返照”本来也可以用“夕照、落照”,音律对仗都没问题的,之所以这样用,是借指“回光返照”;而“红将敛”借喻“日薄西山”。当然这都是杜甫的担心,不是他希望朝廷会走向这样的结局。

“近市浮烟翠且重”,“翠绿”本来象征着生命及生长,可是它们却被当前的浮烟雾霾重重阻隔,看不到前景。这是诗圣遣词造句的绝妙之处,意在言外。颔联两句均隐喻了杜甫对当时局势看不到前景的担忧。

杜甫还是希望大唐王朝能渡过难关,所以,“多病”就是因为对局势的担忧、愁苦引起。另外,我们不要被“知君苦思缘诗瘦”的字面意思所迷惑,如杜甫、裴迪这样的诗坛圣手,写诗早就过了须要苦苦推敲的阶段,也不可能因为写诗,人会消瘦。裴迪是蜀州刺史(从三品),手握兵权,属剑南节度使严武(正二品,也是杜甫好友)管辖,公务繁忙。巴蜀地区可是朝廷的后院,安史之乱刚爆发之时,唐玄宗就是退居成都。因此这里的防务及民情都是朝廷官员关注的重点。可是在古人的观念中,当官越轻松表示你的能力越好,说明朝廷给你的官职太小了。所以我们看到古代著名的诗人在任上,处理好公事之余,在治所附近游山玩水并创作了很多作品。杜甫在朝中担任左拾遗(从八品)的时候曾在诗中说:“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曲江》)”这是说上朝回来,天天去江边喝酒,没钱喝酒把衣服都典当了。没人说杜甫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因为左拾遗负责的那点事情对杜甫来说太简单了。唐·高适:“开襟自公余,载酒登琴堂。”唐‧李愿:“公余自多暇,尊酒奉仙游。”北宋‧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公余午睡浓。”

如果将“知君”句改为类似“知君鹤瘦缘公事(知道您因为公事最近瘦了很多)”,那等于是说裴迪当官的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刺史这个职位。所以杜甫要说“知君苦思缘诗瘦”,在寄给好友的作品中将人情世故都考虑到了。

对仗讲解:此诗“多病”与“故人”相对,或许有读者会说这好像对不上,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其实“故”在古汉语中可以通“古”字,表示“古来”或“很多年以来”,也就是“故”可以当数词用。《管子·侈靡》:“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大意:古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生财之道可以通行。)”因此,这里杜甫运用的还是逐字对与借对相结合的对仗技巧。“多”与“故”是数词对,“病(可以当名词用)”与“人”是名词对。在这种对仗原则下,“故人”可以直接与数量词相对。例如,五代·徐铉《赠维扬故人》:“一事无成空放逐,故人相见重凄凉。(七律颔联)”北宋·陈师道《寄答颜长道(其一)》:“故人忧已矣,千里问何如。(五律颔联)”北宋‧李纲《奉赠宣抚孟参政》:“绨袍念旧故人意,药裹关心多病身。(七律颈联)”

2. 访戴天山道士 唐‧李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闻钟。

分青霭,飞泉挂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①戴天山:四川省江油市大匡山。②青霭:指青色的云气。有青色及紫色的两种,比如,唐‧陈子昂《南山家园》:“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要注意的是,“霭”字在古诗中读“爱”去声。《康熙字典‧霭》:“《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于盖切,音蔼。(泰韵)”③飞泉:瀑布。

全诗串讲:第一句的“中”字是“一东”韵部的字,但在近体诗的创作规则中,首句借用邻韵是可以的。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这是刚入山看到的景色,附近有山民居住,所以才会有“犬吠”。也就犬吠声与溪水流动声交织在一起,或许是刚下过一场山雨,桃花上还带着雨滴。既然有桃花,我们可以判断出,当时是春天。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在密林中时不时看到麋鹿的出没。“溪午”是指,作者又向深山中行进一段时间,当眼前出现一泓溪水时,此时天色已经到了正午。“不闻钟”,言外之意是说附近没有佛家的寺院。因为在唐宋时期的寺院,晨钟、午钟、晚钟是必敲的;唐‧欧阳詹《永安寺》:“林深日午钟声动,自采溪毛养幻身。”南宋‧陆游《数日不出门偶赋》:“补衣未竟迫秋露,待饭不来闻午钟。”有的寺院甚至还敲半夜钟。“溪午”这种古汉语构词法很独特,就两个字却表达出了很多意思。而且,既然有“溪午”那当然还有“溪晓”及“溪晚”。这都是古诗文常用词组。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这时候作者已经接近山顶了,此时前方不远处有一片竹林,青色的云气从竹林中生出,可以看到竹林刺穿了云气,或者是分开云气。瀑布(飞泉)从碧绿的山峰上飞流而下。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此时作者已经到了道士的隐居之处,四周无人,也不知道道士的去向。作者兴冲冲而来,没想到却没遇上道士,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该不该留下等道士?因此作者发愁地倚靠在几株松树之间。

古人诗评:①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起联仙境。三、四(句)极幽野之致。通为秀骨玉映,丰神绝胜。

②清‧顾安《唐律消夏录》:从水次有人家起,渐渐走到深林绝壑之间,而道士竟不知在何处也。仙乎仙乎!此等诗随手写出,看他层次之妙。

③清‧贺贻孙《诗筏》: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何物戴天山道士,自太白写来,便觉无烟火气,此皆不必以切题为妙者(指李白诗不去刻意切题却写出绝妙好辞)。

三、附注:

1. 岁寒,比喻困境、乱世。|中庸,借指儒家经典。|下联的大意是在困境或乱世时要多读儒家经典。|“中庸细读”是细读中庸的倒装句。

2. 蟹:这个字从唐朝到清朝,都读上声;包括古代北方语系的代表韵书,也就是元曲创作的参考韵书《中原音韵》也读上声。《康熙字典‧蟹》:“《唐韵》《正韵》胡买切《集韵》《韵会》下买切,音獬。(蟹韵)”唐朝、明朝的官方读音为“海(上声)”与现今粤语的读音相同;宋朝、元朝的官方读音是“腮上声sai3”,那么清朝官方读音是什么呢?因为《康熙字典》的注音是“獬”,这不是常用字,无法准确判断。所以我们查清朝的另一本官方字典《佩文韵府》,直接上图片,清朝的官方读音与唐朝、明朝相同,都是“海(上声)”,所以今后我们在读唐诗的时候,“蟹”字都读“海”(与粤语的读音相同)。

(公有领域)

3. 《晋书‧列传‧第十九章》: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人也。父谌,中书郎。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及过江,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十四》: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亦放达,泰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玩忽职守)。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游泳)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