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漫谈

轶闻趣事反映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的珍奇

唐代楷书名作《孔子庙堂碑》,传下虞世南的楷法极则以及唐代的书法美学。(公有领域)

唐代的各种书体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法度严谨、博大精深的境界,其中发展于魏晋南北朝的楷书,在唐代臻于圆熟,光彩大放。唐代有许多楷书名家,他们的作品树立了丰碑巨制,成为后世楷书的典范之作。

在热爱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唐太宗之影响下,初唐诞生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们的楷书风格都是以王羲之笔势、笔法和气韵为基础,且兼融汉魏碑文之法,追求“冲和之美”的艺术美学和“尽善尽美”的境界,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

楷法极则《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是他在六十九岁时完成的成熟之作,成了唐代楷书传世的“千秋至宝”之一。《孔子庙堂碑》展现了唐代正书楷法的时代新貌,被赞誉为“楷法极则”。此作纳气韵于法度,融形质于神采,展现书法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清嘉庆乾隆间的书法家、金石家,翁方纲的《孔子庙堂碑考》指出此碑特色:“以圆笔为主,保存了魏晋人笔意,整体自然洒脱,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变化莫测,潇洒灵动。被视为楷法极则。”

唐代楷书千秋至宝──出世之才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本碑文拓本含有唐拓和宋拓两种来源;清代金石学家翁方刚以旁书注记。(公有领域)

为什么要立《孔子庙堂碑》呢?

《孔子庙堂碑考》的内容写些什么呢?从立碑缘起注记中,可以看到是记录了唐太宗尊崇孔子为先圣,并大兴儒学的这一段历史。

据《新唐书》记载,在唐太宗之前,国学中释奠祭祀周公,以先师孔子配祀。贞观二年,臣下上奏,国学的祭典当祀夫子,唐太宗纳谏,尊称孔子为先圣,从而大兴儒学,并奉儒学的道德思想为治世圭臬。

唐太宗大兴儒学的具体作法为何?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大征天下儒士,以为学官”,国学中学生能通一大经以上的都能被任为小吏,使得“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当时精通儒家经典的人才济济,升堂讲学的达八千余人。想想古今中外,在全世界有多少这样的“大学”?当时唐代的大学成了人才荟萃的国际大学,许多外邦慕名而来,如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都遣子弟入了大唐的国学。

于是,唐太宗命令虞世南撰文并以楷书写下《孔子庙堂碑》碑文。虞世南将墨本进呈太宗。贞观二年十月,碑石勒成,立在长安新孔庙中。碑石高280厘米,宽110厘米;碑文刻写楷书35行,每行64字。

慕名求碑者众多 拓无虚日 碑未久而坏

《孔子庙堂碑》碑成之日即风靡天下,求拓本之人摩肩擦踵,每天都有许多人集结碑下,结果不久就把《孔子庙堂碑》拓坏了。清人孙承泽《庚子销夏记》记载:“当时车马填集碑下,毡拓无虚日,故未久而坏”,由此可见《孔子庙堂碑》受到世人珍爱的程度。

千金难得一拓

如今传世的《孔子庙堂碑》是唐代之后的拓本。在宋代时,《孔子庙堂碑》唐拓本已经非常难得,一拓甚于千两黄金。据《庚子销夏记》记载,宋代名书家黄庭坚(山谷)是少数曾见过唐拓的人之一,他说过:“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宋人荣咨道曾以三百万钱购唐拓本,为此碑添了一笔希世史话。

唐太宗从虞世南学书法

虞世南的书法老师是同郡的沙门智永,智永是王羲之书艺的传人。虞世南勤学深究,“妙得其体”,在当时就出了名,《旧唐书》记载世南拜智永为师“妙得其体”,从此出名,“声名籍甚”。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的虞世南画像。(公有领域)

宋人朱长文《续书断》说虞世南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世南从(智永)学焉,尽得其法,而有以过之,其隶、行(书)皆入妙品。”

唐太宗爱极王羲之的书法,乃从虞世南学习,《书史会要》有一则故事,可供后人一窥虞世南书法功夫之一斑。

太宗学习虞世南的字,不过写“戈”字之脚老是学不像。有一次太宗写到“戬”字,突发奇想仅写了左半,再令世南补上“戈”,然后拿给魏徵看。魏徵一看便说:“今窥圣上的书作,就是戬字的戈法逼真。”太宗听后,慨叹魏徵的真见,此后学书更加努力不懈。

从以上传世千百年的源起和趣闻中,让我们认识到《孔子庙堂碑》的珍奇成就与虞世南的书法功夫。@*

─点阅【璀璨中华文化】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