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3年01月07日讯】经历了3年的清零防疫后,中国的地方财政已经消耗殆尽,地方债务危机越来越严重。几天前,中国的债券圈已经引发了一波轰动,原因是,贵州遵义市最大的城投发债主体——“遵义道桥”,宣布银行债务展期20年,消息一出,被认为是中共开了新年抢钱的第一枪。那么,这个消息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一些分析认为,这等于是为地方政府的“变相赖账”打开了门,又是为何呢?它对中国经济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些内容。
遵义道桥开“霸王条款” 银行被迫接受
2022年12月30日,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了推进银行贷款重组事项的公告。公告声称,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人民币(下同),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年利率调整为3%到4.5%,前10年只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消息一出,金融圈里就像是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就像一位业内人士说的,城投公司贷款展期屡见不鲜,可是展期20年这么长的,前所未有。
为什么呢?因为156亿元的贷款一下子展期20年,而且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利率也从原来的7.5%降到3%至4.5%,这对银行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而且遥远的20年后是否能还钱,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遵义道桥这番举动,实际上就是想赖账不还了。
但是,银行吃了这么大的亏,为什么还要接受呢?不止一位银行债权人士对媒体表示,遵义道桥提出这样的条件,通过债委会压下来,银行不得不通过。也就是说,银行受到了压力,不得不接受,因为遵义道桥是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的投资融资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遵义道桥是市属四大国有企业集团之一,主要负责遵义市公路工程施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土地整理等业务。从股权结构看,遵义道桥控股股东,是遵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比例100%,实际控制人就是遵义市政府。
除了政府施压之外,银行明知会亏损也只能接受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不接受,这笔债务就是不良贷款了,那么财务报表就会很难看。就像一位金融人士对“第一财经”说的,展期不像违约,至少不会影响银行账面坏帐率,最多是这部分资产被长期“套牢”了,但是银行吃亏是肯定的。
但问题是,虽然银行贷款可以展期,但遵义道桥还有非标融资。非标融资,指的就是“非标准债券融资”,通过信托、私募、资管等通道备案发行的理财产品,区别于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标准化债权性资产。
截至2022年6月末,遵义道桥的有息负债,余额为457.54亿元,除去这一次重组的155.94亿元银行贷款外,遵义道桥还存在大量信托等非标债务,这部分非标债务要如何化解也备受关注。
而遵义道桥早在2020年初就发生过非标逾期。当年1月10日,遵义道桥没能按期兑付3,950万元应收账款债权回购价款,最终在地方政府协调下,延期5天后完成兑付。“乐居财经”也在去年9月报导,遵义多个城投平台的信托项目发生实质性违约,其中就包括遵义道桥。
“每日经济新闻”引述债券行业人士的话说,银行可以采用展期20年的化债方案,甚至每年还可以给平台增加一定的贷款额度,用于改善经营等,但其它债务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是个人投资者,肯定接受不了这种安排。
而现在,遵义道桥连银行的钱都想赖掉,更不用提那些不在资产负债表里的非标债务了。而且非标融资成本更高,一旦发生违约,以后就不可能再从这些渠道融资了。所以,遵义道桥实际上已经是信用破产了。
城投公司实质违约 释放危险信号
不仅如此,遵义道桥这次的银行债务展期,还释放了一个最危险的信号,那就是打破了所谓的“城投信仰”。因为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城投债长期保持刚性兑付。
城投债就是城投公司发行的债务。因融资成本低、资金使用效率高,城投债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方式。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规模,从2.5万亿元增长到4.5万亿元,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虽然城投债表面上不属于政府债务,实际上往往由地方政府提供100%担保,所以,资本市场一直对城投公司有着很高的认可度,认为城投公司在债券市场上是不会违约的,哪怕短期内有兑付风险,但没有终极风险,因为地方政府一定会出面帮忙协调解决的。
但是,自从2018年起,城投公司的非标违约就时有发生,贵州目前是非标违约最多的省份。
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一位研究员统计,2021年城投非标违约风险持续释放,违约事件由上一年的28起增加到31起,涉及城投企业由38家增到42家,违约金额超过40亿元;而城投非标违约的“重灾区”,就是财政实力较弱、融资成本更高的贵州,有29家城投企业非标违约,债务率高的遵义数量最多,有13家。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城投公司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标准债务违约。但是现在,遵义道桥的银行债务一下子展期20年,还降低了利率,实际就是标准债务的“变相违约”,所以意义重大。而且,遵义道桥在2022年尾释放出这个信号,也绝不是偶然的。
实际上,这些年来,以城投债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不断上升,大幅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但地方债务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爆煲,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稳住了地价,使得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收入来化解债务。但是现在,各地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已经无力再为这些债务“买单”了。
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就在2021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债务总额,已经增长到2020年底的53万亿元,相当于中国GDP的52%,而且高于官方公布的政府尚未清偿的债务总额。报告认为,北京有必要以弹性手法处理这项问题,原因是地方财政已经因为土地销售速度减缓而陷入压力。
所以,中共政府也一直强调要“严控隐性地方债务”。因为债务规模如果超出了经济体系可承受的范围,不仅会加剧地方财政失衡,增大金融体系风险,甚至会导致系统性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但是,在过去3年里,中国因各地疫情爆发,政府防疫开支大增,但税收减少,再加上卖地收入大减,土地出让收入在今年前10个月同比下降26%,所以陷入严重的财政赤字。据彭博社分析,去年前11个月,中国的财政赤字,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赤字,接近7万亿元人民币。
两个月前,总部位于上海的百仕达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薇曾估计,2022年北京当局财政赤字可能超过10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早就超越警戒线了。
尤其是,贵州属于地方债务“重灾区”,据腾讯财经统计,该省省会贵阳,截至2021年,财政负债率达到929%,总债务相当于财政收入的9倍,居全中国城市之冠。而遵义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财政负债率也超过800%。
如此看来,地方政府债务爆煲,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了。而遵义道桥的银行债务重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政府支持赖账不还 城投债开启爆煲潮
不过,遵义道桥敢于将银行债务展期20年,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中央政府给撑腰。在这次银行贷款展期公告中,遵义道桥就强调说,是依据“国发2号文”和“财预114号文”的文件精神。
“国发2号文”,指的是中共国务院去年1月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财预114号文”,是指中共财政部去年9月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加快提升财政治理能力闯出发展新路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两者都提出,“在落实地方政府化债责任和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隐性债务,与金融机构协商,采取适当的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财预114号”还提出,要“降低债务利息成本”。
所以,遵义道桥也算是“依法赖账”了。香港《信报》的评论说,这是“地方债第一桶血”。实质上,中共当局就是以贵州为试点,尝试拆解城投债困局,一方面要求持债银行大幅让利,同时用“拖字诀”,把问题拖后几十年面对。持债银行如果不同意“让利”,一来将违背中共的中央文件精神,二来遵义道桥公司根本也无力还债,很有可能闹个破产,最后一拍两散。
而多家大陆媒体1月5日的两条消息,也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说法。
一条是,财政部近期公布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的答复函。其中提到,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走”。
另一条是,中共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表示,财政部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第一财经”的报导称,这已经是最近两个月内刘昆第二次这样表态,目的是要进一步打破城投债刚性兑付的信仰。
这就意味着,北京当局会以遵义道桥为示范解决城投债危机,继贵州之后,其它债务问题突出的省份,像是云南、黑龙江等,也将迅速展开城投债债务重组,正如一些评论所说的,这种新的赖账模式前所未有,而这只是中共政府打响的新年抢钱第一枪。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松筠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李松筠
关注“财商天下”: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