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明朝的梁木在海上沉浮了二百多年,一现身就有了用武之地。就在寺院重建,唯独缺少一根栋梁之时,巨大的梁木竟跨海而来。这些天衣无缝的巧合,是否也是冥冥之中神佛法力的体现?
玄妙观的浮海梁柱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一天,空中阵阵霹雳,雷电击中了苏州的玄妙观。观中的大殿西北方有一根柱子,已不堪重负,随时都有倾倒的危险,情况甚是危急。然而,众人选遍东、西两边汇集的木材,都没有找到适合的大木来取代那根大柱子。
同年冬天,常熟福山口外的一艘渔舟在水中遇到一个巨大的漂浮物,仔细一看是一根巨木,于是打算牵往江北售卖。但半途遭到风阻,只好回返。之后再次前往,仍旧如此。渔民觉得很奇异,于是把巨木拖曳入港,一路走来风水皆顺,一直抵达县城东门外,停泊于港桥。巨木一事传遍地方,百姓观者如堵。
这根巨木胸围约有两围半(一围:指张开两只手臂合抱的长度),上面长满了青绿的水苔,木梢上刊有“崇祯三年”四字(1630年)。其中,“祯”“年”两字甚是分明,“崇”“三”两字比较模糊。
苏城人听说后,出钱数十千买下了这根巨木,玄妙观因此得以修缮了大殿,直到道光朝官员梁章钜(1775年─1849年)于1848年记录此事时,那根巨木支撑着大殿,历久未坏。
天生巨材,上面镌刻着前代年号,当初当然是因品质极佳才入选,但是选而未用,经历了二百年之久,一直浮沉于汪洋浩渺之中,都没有被人发现。而当玄妙观急需用巨木时,这根前朝木材竟然就现身在渔船面前。巨木一现身,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不得不说是天意。
大慈寺的跨海梁木
常熟县北行三十六里处的福山镇海滨,有一座寺院名曰大慈寺。寺中的转藏殿修建得很宏伟壮观,四方的善信之士都很乐于到寺中焚香礼佛。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甲寅年),寺中的转藏殿毁于一场大火。一直到了隆庆年间,有僧人四处募化,得以重建大殿,并改殿额曰“西方”。重建大殿,一切就绪,唯独还缺少一根正梁大木。
有一位善良的居民葛甲听说此事后,就准备驾船前往郡城购买梁木,以赠予寺院。天刚拂晓时,葛甲忽然看见海口一根巨木漂浮而来。他一看木材竟是香楠,属于上好的栋梁佳材。于是让人拖吊起来。他赶忙召来工匠计算木材尺寸,正好契合大殿所需的长度。转藏殿得以成功重建。
完工之日,不论僧俗大众,不论老少都来到大慈寺,仰观这根巨大的正梁木,人们称之为“跨海梁”,感叹佛力广大,济人所需,崇信神佛之风也因而盛行。
事据《浪迹续谈》卷七,《狯园四》卷六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