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俗传承 汤圆为何叫“元宵”?
元宵节祭神祭祖贺嘉节,人们要浮圆子、供圆子、吃圆子。看着沸水中的圆子浮水面了,变得更大更饱满(发福)的圆子,食指大动,心中喜乐,人们对圆子寄情:“元宵并百福”!那么元宵节的圆子为何叫“元宵”?是巧合吗?元宵节庆食俗的传承历史从何而来呢?
黄历正月15日是中国传统大节之一的元宵节,在这一天吃又大又圆的“元宵”、观赏团𪢮月,象征人间团圆的美好景致,也代表人们祈愿这一年幸福美满的愿景。
元宵节的圆子为何叫“元宵”
元宵节的代表食物“圆子”为何叫“元宵”呢?从它的名称,就容易让人产生食物和节日名称相应和的联想。也有些人说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汤圆”。真是如此吗?
乾隆皇帝和群臣的《元宵联句》有“题注”点出“元宵”的名称来历:“浮圆子,都人以元宵节食之,遂名元宵。”就说北京都城人家在元宵节浮圆子(煮汤圆)来吃,于是就把圆子叫成“元宵”了。
吃过“元宵”的人都知道“元宵”是有馅的,这和冬至红白汤圆不一样。清末民初杭州人徐珂的《清稗类钞》写了区分的方法,简单地说,“有馅的叫元宵,无馅的叫实心汤圆”。
《清稗类钞》这样描述元宵和汤圆的叫法、作法:“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黄历正月十五日晚)必食之也。然实常年有之。屑米为粉以制之。粉入水,沉淀之使滑而制成者,为挂粉汤圆,有甜咸各馅,亦有无馅者,曰实心汤圆。”
徐珂说,汤圆也叫汤团,一年都头都有,特别在正月十五夜人们都要吃这一味,所以在北方就称汤圆叫“元宵”了。它是“屑米为粉”,就是用米的细粉做成的(也有碾米浆再压干做成的),入水变得很滑润;里头有无馅和有馅两种,无馅的叫实心汤圆,有馅的馅料也有甜有咸,当时叫挂粉汤圆。甜的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元宵”。清代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说元宵日“市卖食物,干鲜俱备用,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那时代,元宵节的代表美食已经是非“元宵”莫属了。
虽然说,汤圆叫“元宵”的说法起源于北京,但是在南方一带早也濡染了这种叫法。远在大陆南方海角一隅的台湾也把汤圆叫“元宵”。晚清时,台湾府人连雅堂(连横)的《雅言》有一条记载:上元日(黄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是“供祭之物”。可见那时即使在中国最南方的台湾都把元宵节的祭品——汤圆叫“元宵”了。
追溯吃“元宵”的节俗
往上溯源,我们来探一探吃“元宵”的节俗起源。南宋丞相周必大(绍兴二十一年进士,晚号平园老叟)说:“因元宵煮圆子,因呼圆子为‘元宵’。”(《平园续稿》) 我们知道南宋的版图已经失去了北京,局促在中国东南方,可见元宵节吃“元宵”,这种习俗约在南宋就有了。由此看来,不管是在北方或南方,约在九百年前,圆子就有了“元宵”的称号,和元宵节联名了——元宵的好滋味与元宵节的欢乐携手了。
南宋 · 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 前辈似未尝赋此作间成四韵》说元宵“珠浮浊水中”,象征事事圆满,在人们的心中,即使是在乌云天,元宵就像是乌云里的灿星,带给人美好的希望: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的“汤官”是汉宫少府中供膳的官员之一,专司糕饼(饼饵)和果干等美食。(《前汉‧百官表》《通典》)周朝有类似的官职称为“笾人”,提供的糕饼中有一大类就是用米或面的细粉蒸煮,加入红豆、枣子等等调味做成的甜糕点,属性实与“元宵”相同,所以此诗中说的“汤官寻旧味”,可说是越过了西汉寻味寻到周代去了。
乾隆帝《元宵联句 》诗中说圆子“道古传荆楚,而今满市城”。在南北朝时,荆楚一带有类似吃汤圆的风俗,人们在正月十五日以“豆粥糕糜”祭蚕神(《荆楚岁时记》)。在宋代,“浮圆子”的风俗还不普遍,可能连灶下婢女都以为是新食谱呢。周必大把家族中流传的元宵浮圆子习俗,编入岁时杂咏中。明朝时“元宵”叫“粉丸”,明人吴宽的五首咏元宵诗, 第四首就是咏“粉丸”。到了清代,元宵节吃“元宵”就普遍了,乾隆帝另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咏叹元宵:
美擅团𪢮节 名传灯月筵
清风同说饼 嘉夜煮浮圆
圆圆满满的“元宵”伴灯会,反映元宵节团𪢮美好的景象。“元宵”有着饱满的内涵,有如中华文化的丰富圆融;有点黏又不会太黏的特性,像似家族的伦常关系;经受沸腾的考验激荡而浮起,传递元宵嘉节的希望。@*#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