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精气血津液——气

文/吴国斌(心医堂中医诊所院长)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Fotolia)
人气: 7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气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由于气的不断运动,而表现出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各种生理功能。

气的生成

(一)气的来源
1. 来源于先天:亦称“先天之气”、“真气”、“原气”,为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2. 来源于后天:为“后天之气”,包括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清气,是人出生之后所获得的。

(二)脏腑作用
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是透过有关脏腑的作用而化生为人体之气。主要与肾、脾胃、肺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1. 肾的主生殖作用:先天之气是透过肾的生殖作用,将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成为人体的原始之气,根本之气。

2. 脾胃的运化作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物质的吸收。吸收的水谷精微,又称“水谷之气”、“谷气”,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输布全身,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故称脾胃为“生气之源”。

3. 肺的司呼吸作用: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清气与谷气结合,生成宗气,属于后天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运动

(一)气运动的形式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内经》概括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所谓“升”是指气自下而上的运动;“降”是指气自上而下的运动;
“出”是指气由内向外的运动;“入”是指气由外向内的运动。
气的运动正常,必须畅通无阻,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必须协调平衡,这种正常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

(二)气运动的场所
气运动的场所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一般而言,五脏藏精气,宜升;六腑传化物,宜降。以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以六腑而言,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三)气运动的意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气机调畅,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机不调,则产生脏腑等的功能活动障碍而生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机体失去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则生命活动终止。

(四)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协调平衡,称之为“气机不调”或“气机不畅”。主要表现形式有:
气的运动失常,阻滞局部,或郁而不散,称为“气滞”或“气郁”。
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或下降运动不及,称为“气逆”;
气的上升运动不及或下降运动太过,称为“气陷”;
气的外出运动太过,大量外脱而不能内守,称为“气脱”;
气的出入运动受阻,不能外达而郁闭于内,称为“气闭”。

气的功能

功能 含义 主要表现
推动 激发和推动的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气化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以及脏腑经络等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变化
防御 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 护卫肌肤,防御外邪入侵;抗御邪气,驱邪外出
温煦 产生热量,温煦机体的作用 维持恒定体温;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与津液的液态物质的运行
固摄 对体内的液态等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的作用 固摄血液,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汗液与尿液,防止津液外泄;固摄唾液与胃肠液,防止体液丧失;固摄精液,防止妄泄;固摄内脏,使其保持恒定位置
营养 气是富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 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以保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

气的分类

由于气的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医学将人身之气主要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一)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的原始之气、根本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来源于先天,在胚胎形成之时,禀受于父母肾中之精气所化生。出生以后,又依赖脾胃吸收水谷精微的充养,以保持元气的经常充足。
元气藏于肾中,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元气的主要功能有:
(1)在肾之元气,即为肾气,具有激发、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以及固摄精液、尿液和纳气等的作用。
(2)分布于全身之元气,具有激发、推动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

(二)宗气
“宗气”又名“大气”,是积聚于胸中之气,为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
宗气的生成,是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与脾胃吸收转输而来的水谷之精气,在胸中相结合而生成。
宗气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其上者,出于肺,循喉咙,走于息道(呼吸道);其下者,蓄于丹田,注入气街,下行于足。

宗气主要功能有三:

(1)出于肺走息道而司呼吸:与呼吸、语言、发声有关。
(2)出于心贯心脉以行血:与心脏搏动、心血运行有关。
(3)影响人体多种生理活动:与呼吸运动、气血运行、肢体活动、视、听、语、声等有关。

(三)营气
“营气”或“荣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营气的生成,主要是脾胃运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气(清者)”,与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相结合而生成,运行于脉中。
营气生成后,在脉中运行于全身。营气在脉中,通过十二经脉与督任二脉而循行于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
(1)化生血液:营气注入脉中,与津液相合,化生血液,而成为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故常“营血”并称。
(2)营养全身:营气是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在脉中运行于全身,故而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营养作用。

(四)卫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卫气的生成,主要是脾胃运化吸收的“水谷之悍气(浊者)”,与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相结合而生成,运行于脉外,是为“卫气”。
卫气生成后,在脉外运行于全身,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
卫气通过经脉循行全身,有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循行特点。

卫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三:
(1)防御作用:卫气有温养肌肤腠理和控制皮毛汗孔开合的作用,使肌肤腠理致密,汗孔开合正常,达到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2)温养作用:卫气属于阳气,阳气有温煦、营养作用。内而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得到卫气的温养,以保持体温相对恒定、肌肤腠理致密、脏腑功能活动正常。
(3)调控作用:卫气作用于体表,能调节皮毛汗孔的开合、控制汗液的排泄,达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宗气、营气、卫气的关系

由中焦脾胃吸收的水谷精气,需上传与肺,才能生成宗气与营气、卫气。

宗气生成后,自心肺输出,“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而输布全身。

可以说,营气和卫气是宗气自心肺向全身输布的两种气。因此,营气与卫气的生成,除由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气外,还须有肺吸入之清气才能生成。

另外,生成营气与卫气的水谷之气有区别,即生成营气的是水谷之精气(清者),生成卫气的是水谷之悍气(浊者)。

(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分布并作用于脏腑经络之中,是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原动力。
如心气、肺气、脾气、胃气、经气、络气等。◇

责任编辑:林可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