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大盂鼎》,被列为“四大国宝”之一。此鼎非但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其内侧铸有铭文,且字数多、书法艺术精彩绝伦,堪称一流的宝鼎。《大盂鼎》铭文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其书法更是进入西周早期金文的成熟期,成为了后世书法艺术章法之美的模范。
一、大盂鼎概述
《大盂鼎》,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前1003年),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圆形,立耳,深腹,三柱足,颈及足上部饰兽面纹。此鼎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内容是关于康王时的大臣“盂”,为颂扬周康王的册封、赏赐、训诰和伟绩,铸鼎以铭记。专家、学者、书法家称之为青铜器铭文中不可多得的书法上品。而《大盂鼎》又称盂鼎,之所以冠以“大”是为了区别于《小盂鼎》。两鼎同出,但《小盂鼎》原器已失,仅存铭文拓本。
《大盂鼎》素来被誉为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德政人和,大盂鼎书法成于太平之世
《大盂鼎》铭文记载:文王、武王奠定稳实的立国根本,主要原因是诸侯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都是恭敬、感恩,查验自己的不足。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以贵族统治者上下群体酗酒亡国为教训,并举周代忌酒兴国作为榜样,以道德为准敬承文王的德政。
该鼎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相传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上古时代文化艺术均受到当时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大盂鼎》成于此时,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乃具有雄浑壮美的早期金文顶尖之作,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最高。
三、摆脱商代影响,建立西周早期金文的风格特点
西周早期由于周人对礼制的大力提倡,铸刻书史的长篇铭文急剧增加,青铜器铭文有很大发展,到了《大盂鼎》铸造时期,铭文书法便开始进入黄金时代。铭文的书写和铸刻十分严谨,风格雄强凝重,形如刀或蝌蚪(笔画多头大尾小),捺笔多有波磔,字形结构多纵势修长,线条肥美,笔画粗豪,坚毅、淳朴的西周书风之特性已经形成。
金文线条锋芒锐利,《大盂鼎》铭文质朴圆浑的笔画井然有序而又神气活现,在逐渐完成古岩刻符、彩绘纹饰到商代晚期甲骨文特征的同时,建立了自身的独特形式和相对统一的规范,《大盂鼎》铭文成为西周早期极具艺术特性的书法典范,被后世奉为圭臬。
四、排布整齐,创立有行有列的书风格式
此一时期,经过一场牧野之战攻克殷商,政治权力移转,整个国家运转已进入周朝的繁荣发展期。正值康昭之世,天下大定,文化形态转换。《大盂鼎》铭文在继承商代遗风的基础上,文字的书写系统、风格以及铸造产业等,均开启了西周早期书法艺术的秩序建构。
在章法上,一改行无列变为有行有列,一字一格,左顾右盼,纵横有序。字形结构纵向流动,字体大小、位置相对稳定,在点画之间平添了一种含蓄朴厚、自然天成的美感。充分运用避就、挪让、疏密、收放等方法,开创了西周青铜器审美的情操。《大盂鼎》体制宏大,以鸿篇巨制显示出泱泱大国的气度。此后,此鼎所创立的有行有列的书写格式在神州大地世代相传。
五、传统而内敛,大盂鼎铭文笔法分析
(1)中锋运笔,是本铭文笔法的特性,即毛笔的主锋始终保持在字的中间运行。如“”字,由上下三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先写上横,再写中间“雨”字,最后写下部“于”字,均为中锋行笔。
(2)方笔刀切,指起笔处成方形棱角,如“夕”字,由一个大的左弯弧形曲线组成,起笔、收笔均用中锋裹锋,最后接笔由上向下搭接而成。再如“四”字,切笔方笔并用,四个笔画上下排叠,虽说排列整齐,但四笔形质有明显的变化,各自成态。
(3)圆笔逆入平出,是此器金文中常见的一种用笔方法。它圆笔较多,线条圆润,字形趋于工整。如“无”字,篆书由一个大字架起,左右两边各协一个“呆”字。写法上藏锋入笔,先写中间,再写左右,中锋收笔。还有像“匿”字、“今”字等也多以圆转起、行、收笔缓慢而成。
(4)裹锋中实侧虚,指笔锋保持自然向中央笔画聚拢,用力拖毫前行,笔管前倾,写出的点画立挺饱满,圆劲得势。如“辟”字,金文作左右结构,左边的“”象人字形状,写法以裹锋顺势而成。后写右边的“辛”。此“辟”字形态基本上下平衡,左右逢源,形体漂亮又可爱。
(5)捺脚生动凝重,许多字的主笔或末笔,铺毫戮力而成,如“有、又、敏、受、民、殷”等字的捺脚,以中锋运行完成后,形态各异,有的似刀锯立挺,也有的尖入尖出,中间肥厚。
(6)、肥笔沉实,阔笔自然丰富。此器金文普遍肥厚,有些字的笔画又特别肥大。像“正”的第一笔,以块墨代替一横。“王”字的最后一笔,须从中间向两边拖笔才能完成。“上”字的首笔需要露锋铺毫尖出,最后补笔而成。还有“古”字、“天”字、“才”字的首笔等,也都是主笔肥粗而重收。
六、最后,关于肥笔的一点体会
从《大盂鼎》笔法来分析:还有以下几种不经意之处可以把握。例如:从全篇铭文看,整体肥厚程度高于一般青铜重器,那么古人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就像墨汁兑水多少,关乎线条粗细一样,墨枯写出的线条则细,墨润会使线条在演化中加粗。还有毛笔的粗细、软硬、大小,其写出的笔画肥厚也不同。也有是由于古人性格特点,追求其雄强一路的优势,写出了《大盂鼎》铭文字形的伟岸雄姿,产生出一种笃实壮美、气势如虹的高境效果。我们可以任选此鼎铭文的一页,都能直观其用笔的肥厚、方折、结字的开张及黑白相间的艺术美感。当然,铸造浇灌熔液可能也起作用。@*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