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迎接高雄车站复归 高市民共谱城市愿景

2021年9月26日,总统蔡英文(中)、高雄市长陈其迈、监察院长陈菊(右四)等人出席“高雄驿起飞座落仪式”。(铁道局提供)
人气: 16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1年09月28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李晴玳专题报导)19年前,配合高雄铁路地下化工程前置作业,高雄车站隆重迁居,化身为高雄愿景馆,见证城市的发展与蜕变,而今,迎接旧车站复归老家,高雄市民再次情纤驿动,携手共谱城市愿景。

9月26日,高雄旧车站复归老家安座定位,总统蔡英文、前高雄市长、中华民国监察院长陈菊以及前后任高雄市长都到场见证,当初力促“保留旧站体、改造新车站”的公民团体也获邀到场观礼见证。

高雄铁道驿站 百年蜕变

高雄百年铁道史,可以追溯至日治初期。1899年11月,纵贯铁路南段工程正式启动,由打狗往北铺设。翌年(1900)11月,打狗至台南段完工通车,临时停车场就设在盐埕埔西南方的车路顶(鼓山路一段上)。此为高雄车站的滥觞。

打狗停车场,作为纵贯线的终点站,扼据着台湾南端港口,海陆联运节点至关重要。然而,设站营运不久,全台货物相继涌至,车站已然不敷使用,因此,扩建呼声再起。

1908年2月,日人利用筑港挖掘工程,填海造陆开发(哈玛星)新市街,并于新滨町兴建“打狗驿”(又名高雄驿)。同年9月,新车站竣工,西部纵贯铁路宣告全线通车,第二代高雄车站成为西部干线南端的发韧。

哈玛星高雄驿,后来的高雄港车站前身。(《开台巡迹》提供)高雄港站旧港区铁道线群与建物群。(维基创用CC提供)

伴随高雄港逐步扩建,高雄驿成为台湾最大的货物转运站。在日本政府“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经济策略下,高雄驿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世纪初的高雄海铁联运,不仅推升了台湾的客货流通,更带动哈玛星、盐埕埔的经贸荣景,哈玛星一度成为台湾水陆交通的总枢纽,更跻登高雄市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高雄驿益显狭隘窘迫,已难以因应都市发展的需求。1937年,高雄州政府公布“大高雄都市计划”,规划将车站东迁至都会中心,作为高雄市的门户,市街规划也以新车站为轴心,向四方辐射延伸。高雄新车站俨然成为都会核心的新地标。

新高雄驿主建筑,1941年6月竣工启用,大大纾解了旧车站的运输量,往后更成为南台湾铁道旅客输运的总枢纽。“高雄驿”则更名为“高雄港站”,继续肩负着货物运输业务。

铁路的兴筑,牵动着城市发展的脉动;车站的迁移,标志着高雄人文历史的轨迹。从打狗停车场、高雄驿、新高雄驿,而至最潮的新世代高雄车站,逐一记录了高雄市民由海洋而内陆,积极拥抱海、港、河的城市新格局。

帝冠式建筑  情纤驿动

1930年代,日本推出大东亚共荣圈政策,日治当局以高雄为南进基地,加速南台湾第一大城的日本化,其中高雄車站、高雄市役所(今高雄历史博物馆)的帝冠式建筑可为代表。

高雄车站,台湾西部最后一个完成的火车站,也是全台唯一的“帝冠式”站体。有别于早期车站多以欧洲式样为主,高雄车站的外观,站体为西洋古典的挑高大厅,屋顶则采日本皇宫惯用的帝冠式样,这种“和洋折衷”的结构,又称“兴亚帝冠式”建筑。

高雄驿新建工程,是由总督府铁道部负责设计,日本清水建设公司承造。1941年,新驿站竣工启用后,肩负起城际交通运输服务,日复一日迎送着往来旅客,看尽悲欢离合在此轮番上演。

轰隆隆,火车进站了!营运逾半个世纪,高雄车站热闹如昔;然而铁路地下化及捷运工程,却让她面临拆迁的窘境。作为城市历史建筑,帝冠式车站的歷史定位、建筑美学、以及城市的情感与记忆,引发各界热烈讨论。

美丽的帝冠式样,是建筑师及铁道迷眼中的珍宝;为唤醒城市文化记忆,公民联盟倡议保留车站。时市府副秘书长姚文智、新闻处长管碧玲等也力主留置;最后由市长谢长廷拍板:车站暂移保存,未来迁回当高雄门户。

2002年8月16日,为期17天的车站迁移工程正式启动,上千民众参与拉纤仪式。清水公司为见证高雄车站“迁居”,特邀八旬老员工力丸一荣重游旧地;前总统陈水扁也专程南下,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斥资一亿元的迁移工程,在各界祝福下顺利完成,创下全台最大文物的搬迁记录。车站迁置后,化身为“高雄愿景馆”,以博物馆样貌,展示高雄市民的自我认同,携手打造美好城市的决心。

立委管碧玲追忆,当初为了设计车站搬迁的桥段,大家喝了整晚咖啡,挤破了头,回到宿舍后,还辗转到半夜两点半,突然福至心灵,就用城市芭蕾舞团来跳“拉纤之舞”!于是,大家找了左中舞蹈班学生,盼以拉纤舞动高雄城市的未来!

驻日代表谢长廷也感性回应,记得迁移活动时,近千位高雄市民,引吭高歌《再会啦!车站》,很多人感动流泪,这是他们与老车站的链接。

他称,当年高雄市想争取举办世界运动会,我们邀请时任世界运动会主席朗佛契夫妻来高雄参访。事后朗佛契表示,可以为了保存车站,而举办如此浩大工程和活动的城市,一定可以办好世运会。隔年,我们果然争取到世运主办权。

铁路下地  翻转城市景观

对高雄而言,铁路建设是经济的起点,它串起人流、物流与金流,促进了城市的布局与发展。然而吊诡的是,横跨市区的铁道立体交叉及平交道,却造成了都市的屏隔与断裂;而开启动能的火车站,竟由都会核心沦为城区的边陲!

长久以来,改造高雄车站、缝合城市纹理等议题,一直占据着高雄城市治理的重要版面。在高雄市民的心里,列居全台唯二的直辖市,高雄理应接棒台北,启动铁路地下化工程,翻转城市景观风貌。

历经十年规划,行政院于2006年核定“高雄铁路地下化计划”,涵盖高雄、左营及凤山等3个分区计划,总经费达998.69亿元。高雄计划2009年启动至今,第一阶段地下化工程已于107年10月竣工通车,穿越市区逾百年的平面铁道走入历史。第二阶段高雄车站暨地面工程,预计 2024 年全部完工。

昔日阻隔高雄南北的路障,包括7处平交道及16处公路立体交叉,已悉数拆除缝平。北起新左营车站,南达凤山大智陆桥以西,总长15.37公里、面积达71.29公顷的铁道廊带,并获中央经费挹注,全线辟建为绿色景观园道,提供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优质空间。

至于民众寄以厚望的“新高雄车站”。负责操刀的荷兰建筑设计团队“Mecanoo”表示,高雄车站除结合台铁、捷运、客运及公车等转运功能,并已规划计程车、自行车道等设施,可望同步提升地下交通运输及地面生活机能。

“高雄车站的潮风造型,更被赋予丰富的意涵!”Mecanoo称,为体现台湾庙埕树荫乘凉的经验,车站大顶棚的云朵叶片和圆形吊灯,呈现庙口灯笼的意象。此外,拥有上万坪植被的“绿屋顶”,也是一大亮点。市民登上顶棚自行车道,还可远眺寿山美景。

随着工程推进,高雄驿站之美逐一展现。然而,承载着市民美丽想望的车站改建工程,却一波三折,解套关键端赖公民热心参与。

公民参与  打造百年车站

高雄车站改造转型的过程,自2000年第一个设计方案出炉,至2014年Mecanoo设计案定案,前后被抗争10余年,换了4个国际建筑团队,不是设计不好,主因是民众反对,大家认为蓝图与原初的期待落差过大。

“高雄车站改造”是地方大好事,为何高雄人要反对?民众举牌抗争道:“城市的价值,不等于房地产的价值”、“今天车站不成为典范,明天高雄将留下遗憾。”为了城市的未来,他们拒绝行政权独大,要求“还我公民参与”。

对于高雄新车站的想像和期待,市民透过文字转译,强力放送民意。大家反对前期4个方案的理由是:“站区方案-过度强调商业开发”、“大顶篷方案-不具高雄在地特性”、“小顶篷方案-缺乏完整交通计划配套”、“站区建筑方案-旧车站古迹被包夹在水泥大楼之间”等等。

公民频频串联出征,直到2014年初,眼看工程已快冒出地面,可站体样态依然没有着落。鉴于时程紧迫,市府允诺公民参与,重启征图设计作业。

市府都发局指出,交通部的设计方案饱受地方批评,后来开启民众参与并采国际竞图,重新委托高雄大学团队、Mecanoo团队协力规划,终于提出令各界惊艳的设计方案。

“车站不只是一栋建筑,更是一组都市生活空间。”高大团队率先提出设计概念,“高雄车站改造,涉及都市机能结构的重构,站区的活化再造,须与民生面向相连结,包括交通网络、生活机能、产业能量及在地历史脉络等等。而这一切,只有高雄人最了解,最有感。”

有鉴于此,高大团队于2014年5月至12月,针对铁路车站相关议题,举办12场讨论说明会,广邀民众进行对话交流,应邀对象包括社区邻里长、在地市民、商圈代表、铁道青年、学者专家,以及关心车站再造的公民团体。

记得首次说明会,有里长当场拍桌开骂,痛斥铁路工程伤害地方交通和生计。专家听取意见后,第二次以草图回应,他看后竟又爆怒,“你把地下出口,摆在我社区的入口,人车怎么进来!”经由一次次的对话,大家终于理解里长的心愿──透过动线规划,把人流引进社区。

高雄大学智慧城乡永续发展中心主任曾梓峰表示,在市民论述的过程,Mecanoo团队全程参与,不为行销设计理念,而在倾听民众意见,“设计师就坐在台下,先听大家怎么讲?民众想要什么?当掌握民情民意后,他们再整合为建筑设计概念。”

曾指出,高雄车站的成形,民众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整个过程,是公民讨论在先,领着专业设计跟进。“建筑师自己退居第二线,当民众表述后,他们再运用自己的空间智慧及经验,整合出车站空间设计,用以回应民众的期待和需求。”

“公共工程的规划设计,透过双方对话而成形,这是非常独特的公民参与过程。”他表示,“市民集结众力,用维基百科的创作模式,共同谱写对城市车站的想像与愿景,往往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高雄车站的样态,是由民众共同定义,不单靠政府的作为,更非设计师所能决定。他的背后有一股来自民间的巨大力量,那是源自对高雄城市的情感与美丽想像!”

擘划逾10年仍难产的车站蓝图,透过多方对话,在8个月后顺利推出,天马行空的表述经由调整而落实成形。当Mecanoo方案提交至都市计划审议委员会,全员快速无异议通过。

旧车站复归 老干新枝共荣

2021年8月22日,睽违19年后,高雄旧车站终于回家了。当年一路相挺相伴的人们齐聚欢庆,包括核定计划的行政院长苏贞昌、交通部长王国材、高雄市长陈其迈、副市长林钦荣、立委管碧玲、李昆泽等,如今都重回现场,见证老朋友“启程回家”的历史性一刻。

19年前,参与高雄驿站拉纤演出的左营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动驿站,传承记忆;而帝冠式车站原设计商日本清水建设公司社长井上和幸也连线致贺。

9月26日,旧车站西移57.86公尺后,终于重返城市中轴线,化身为新火车站永久出入口。总统蔡英文、监察院长陈菊偕历任市长亲临安座仪式,与市民朋友共同见证这珍贵的时刻。驻日大使谢长廷也透过影片回顾当年点滴,期许感人的故事能继续传诵后世。

蔡英文表示,城市交通的完善,是所有高雄人一棒接一棒打拼的成果,回顾19年前的高雄,正努力从工业重镇转型,如今已大步迈向高科技智慧城市。见证车站归位的同时,她期许大家怀抱愿景,为实现城市的荣景而努力。

陈其迈说,高雄车站的保留,不仅是建筑和记忆,更是城市共同的情感。如今庆贺旧车站回归,城市转型的第一颗齿轮启动,他除感谢所有曾为高雄付出的人们,更期许市民朋友带着高雄精神──淬炼、专一与打拼,携手迎向未来。◇

2021年8月22日,睽违19年后,高雄旧车站终于回家了!当年一路相挺相伴的人们齐聚欢庆,包括核定计划的行政院长苏贞昌、交通部长王国材、高雄市长陈其迈、副市长林钦荣、立委管碧玲、李昆泽等等,如今都重回现场,见证老朋友“启程回家”的历史性一刻。

19年前,参与高雄驿站拉纤演出的左营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动驿站,传承记忆;而帝冠式车站原设计商日本清水建设公司社长井上和幸也连线致贺。

苏贞昌表示,高雄帝冠式旧车站,承载过去高雄乡亲与外地旅人的共同记忆,如今工程已陆续完工,崭新市容亮丽亮相。他祝福高雄增添新的历史篇章,有更动人的发展。

陈其迈说,这19年的努力,每一段令人怀念的车站故事,属于每一个高雄人。如今属于高雄人的车站,即将回到城市中轴线;高雄驿的重新定锚,代表新的时代起始,高雄将重新与国际快速接轨。

帝冠式高雄老车站8月回娘家,昔日站前广场的“红鲤鱼”也将一起迁回家。(铁道局提供)
2002年愿景馆铺轨迁移启动,左中舞蹈班学生拉纤舞动,民众到场观礼欢送。 (高市府提供)
铁路绿园道总长15.37公里,自左营莲池潭旁,一路到凤山大智陆桥,蜕变为新生绿廊,已成为民众休闲游憩的优质空间。(陈其迈脸书提供)
哈玛星高雄驿,后来的高雄港车站前身。(《开台巡迹》提供)
高雄愿景馆过去为台铁高雄车站旧站体,未来会成为新车站的出入口大厅。(Kasuga Huang/维基百科)
高雄车站屋檐的帝冠式特色—日本传统四角攒尖屋顶,以及简瓦末端收头,是高雄车站帝冠式样的主要特征。(李连元/维基百科)
为体现庙埕树荫下乘凉的经验,高雄新车站大顶棚的云朵叶片及圆形吊灯,呈现庙口灯笼的意象。(李晴玳/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高雄新火车站。(李晴玳/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高雄车站再造工程如火如荼进行,老车站帝冠建筑正缓步回娘家,9月26日定位在中山、博爱路中轴。(铁道局提供)
结合集体群众智慧与建筑设计专业的高雄车站,是充满绿意、体现城市愿景的立体生活空间。(Mecanoo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高雄港站旧港区铁道线群与建物群。(维基创用CC提供)

责任编辑:于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