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唐诗漫谈】宰相襟怀

作者:薛驰
明 盛茂烨〈唐诗山水册〉。(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9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感遇(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代的文学就是唐诗。下至贩夫走卒,上到天子,皆喜诗,官员们更是一个主要的创作群体。《唐诗三百首》开卷之作,就是开元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673年-740年)的《感遇》。

中国政治传统中,皇帝与大臣之间,强调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张九龄对唐玄宗,直言进谏,器宇轩昂。《感遇》一诗,张自比兰桂,这是诗骚传统,自洁自重;“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自高自立,这可不仅仅是张的傲骨,而是为臣之本分。即以九龄与玄宗为例:九龄与玄宗政见多不和,又谗人在侧,去职被贬;但玄宗对他念念不忘,每次任命宰相都会来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安史之乱起,玄宗仓皇幸蜀,思及九龄曾论断安禄山是叛臣贼子,特遣使至曲江祭张,痛悔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也曾焚稿慰虞世南忠魂。虞世南(558年-638年)为太宗朝重臣,刚烈敢谏。太宗说:“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旧唐书》记载,虞世南去世,“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诗,将何以示?’令起居郎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讫焚之,冀世南神识感悟。”

虞世南有诗《蝉》名世,亦可见当时大臣之胸怀,诗曰: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有人统计,唐朝289年的时间,历21帝,共产生了522位宰相(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在多朝任相)。最有名的宰相诗,可能是李绅(772年-846年)的这首《悯农》,几乎人人都能背诵。李绅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大概非常艰辛,这或许是其能够写出《悯农》的基础吧。可惜,李绅仕途飞黄腾达后,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酷吏。但不因人废言,《悯农》故能千年流传。

类似李绅,李峤(645-714年)官声不佳,亦有诗流传,如《风》,诗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全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这四样,来表现风,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最适合儿童诵读。尤其,“解落三秋叶”中的“解”字用得别致,不是常言中的“秋风扫落叶”的“扫”, “解”字可以理解为是细心、用心、专心,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叶落归根。

当然,唐朝宰相中也有很多人敢于任事,例如武元衡(758年-815年)。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状元诗人。思乡是唐诗主题之一,元衡诗《春兴》颇为别致,诗曰: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风似乎特别多情和善解人意,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杨花柳絮一般被春风吹送,一直吹到故乡洛阳。乡思漫漫。

元衡才具干练,唐德宗曾指示左右曰“真宰相器也”。唐宪宗素知元衡清廉正直,赞其为忠厚长辈,两度拜相。当时,藩镇割据,威胁中央,元衡力主平叛,竟因此被刺杀。遇刺前夜,武元衡写了首《夏夜作》,被认作诗谶,诗曰: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冥冥之中,武元衡似有预感。噫,人之有命矣!不过,国运亦有定数。元衡虽被刺,但宪宗及代元衡为相的裴度皆不为动,继续用兵,遂有“李愬雪夜入蔡州”故事。宪宗朝于史有“中兴”之称。

鉴于宰相的重要性,宰相人选是很严格的,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作宰相呢?诗如其人,可以诗论。

且就唐玄宗与杨玉环事,看看后人的几首咏史诗。其一,李商隐(813年-约858年)的《龙池》,诗曰: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龙池在唐玄宗的兴庆宫里面,歌舞升平之中,薛王无所顾忌喝得酩酊大醉,可怜的寿王(杨玉环前夫)却无比清醒。这首讽刺诗,有话不说破,被评为“词微而显,得风人之旨”。

其二,清代袁枚的《马嵬》,写得深刻、深沉,诗曰: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两首诗都是书生之论。我们再来看郑畋(825年-887年)的这首《马嵬坡》,诗曰: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这诗用了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可是,唐玄宗为何与陈后主命运就不同呢?玄宗毕竟“终是圣明天子事”。

郑畋此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立论厚道,可谓得中正之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此诗。此诗一出,郑畋被誉为“宰辅之器”。果然,郑畋后成为唐季的一位贤相。@*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一语天然万古新”,得浑成自然之趣,非雕琢、苦吟可比。这两首诗的妙处,要靠自身的经验、体悟,不易解说。
  • 元 夏永〈黄鹤楼图〉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 藏。(公有领域)
    崔颢《黄鹤楼》被推为“唐人七律第一”,“诗仙”李白也心悦诚服。其实李白诗也有写及黄鹤楼的名篇,但崔诗一出,时人和后人就难以比拟了。崔诗独步千古,为何?
  • 隋末大乱,太宗年虽少,然“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劝父起兵,拯救天下黎民;且其为“天策上将”,披坚执锐、攻坚克难,乃有大唐。24岁时所写的《还陕述怀》一诗…
  • 《春题湖上》以“湖”字起结,奇极。“一半勾留”,湖未尝留人,时人自不能抛舍。兴之所适也;然亦只得“一半”,那一半当别有瞻恋君国去处,若说全被勾留,岂不是个游春郎君,不是白傅(白居易)口中语矣。
  • 双凫,借指地方官员或将要去地方任职的官员。典故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上‧王乔传》,王乔,东汉明帝时期河东郡人,曾任河南叶县的县令。他修出了功能,可以将赤舄(官员上朝穿的鞋子)变化成双凫,并在朔望日乘坐双凫去洛阳上朝,后来此事被皇帝及朝廷的官员发现了。或许是人世间不允许随便在常人面前显示仙术吧,王乔被天庭召回。
  • “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除日》一诗描写了唐朝时期,中国南方的过年景象,也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的过年习俗。过年送给亲朋好友两条鱼,寓意“年年有余”、“好事成双”;“言是上冰鱼”,用的是王祥“卧冰求鲤”的典故,言外之意,这是送给作者孝敬父母用的。
  • 李白创作此诗的时候已经59岁,又经历了流放生涯,刚被特赦。在仕途上已经没有想法。“日落看归鸟”隐喻了李白有归隐的愿望;“潭澄羡跃鱼”其中“潭澄”即“澄静清澈的潭水”,比喻没有机心权斗的江湖风景清幽之处。“羡跃鱼”比喻江湖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去哪都行。
  • 唐太宗的《帝京篇》十首,也是《全唐诗》的开篇诗。本诗为第一首,写景。先描写帝都长安城的地理位置,气势磅礴。颔联开始描写九成宫的景色,展现了古代皇家建筑的宏伟壮观,万千气象。尾联末句以“风烟出绮疏”为引,从《帝京篇》的第二首至第九首,记述了唐太宗处理不同政务的事迹及感思。
  • 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小结,“骚客空传成相赋”,荀子的成相篇虽好,但有多少官员愿意按他讲的道理去施行呢?而嵇康被诬陷杀害,不仅《广陵散》古琴曲成为绝响;一些从政为官的理念,也被他的朋友及亲生儿子改变。作者回想自己当年在长安官场所做的一些事情,恍然大悟,反问自己“汗青功业又何如”?
  • 陆游的认识与佛家的理相契合,“家贫不与身添业,病久宁非天儆予。扫尽世间闲忿欲,小园烟雨种春蔬。”在病中还能反躬自省,是不是哪里没做好,上天在给自己警告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