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了,这一回大概我们一集就可以说完了。
在整个《封神演义》当中,“十绝阵”是元始天尊、姜子牙等人遇到的第一步大死关。他们遇到三次:十绝阵、诛仙阵、万仙阵。实际这是在一定的仙界不同层面所遇到的难,都是跟截教有关。而截教表现出来的生命品质就是妒嫉。从闻太师他表现出来的高傲、傲慢、不可一世,都表现这一氛围。他讲:没有他平定不了的。而他学艺五十年,就是在通天教主的门下学的。派他下来就是让他去辅佐商纣。这就是一个前、后之间的故事,这故事的本身就有着一种命运的定数。越往下,人越难逃其定数。这种定数,每一个生命在他境界层面上,他自己分辨不出来。
我们讲了差不多半本书了,再回头看看,就可以看出来当时元始天尊的门下为什么说“我们要开杀戒”:在开杀戒的过程中去摆放他们的位置。而被他们杀的人确实是通天教主那一门的,原因就是整体生命的不纯净。
我记得最开始是纣王去给女娲上香,写了一首诗,那女娲不干了。如果道德真君可以“心血来潮”,那女娲看了这首诗就觉得纣王对祂侮辱了,祂要去“惩罚纣王”,这话就不尊重了!女娲终归是神。
其实是在祂那个境界,祂动了凡心了(不应该被下一层面的生命所左右)。更何况任何一层生命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生到死、方得始终的这么一个循环的过程。女娲又何尝不知道这样的生命道理呢!她造人的时候其实已经完全包含了其中的成分。但祂为什么还被纣王的那一首诗而感到愤怒,去教训他呢?
女娲如果亲自驾着云头来到朝歌,去教训纣王的话,不就被纣王触动了!这就是《封神演义》的来处——在相当境界层面的生命不干净了,都有往下坠落的成分。其实如果说白了,都包含着相当“自我”的成分。这一份“自我”,带来整个天、地间的这一份动荡。
所以,从上面一直到人们不知道的那个层面,都出现了某些与他生命境界层面不匹配的一些表现,到了下界最底层的时候,就是改朝换代。
所以《封神演义》是从女娲说起,而对应的是人间的王朝商纣王的改变。就是从上到下一个首尾相扣。中国人讲:人是女娲造的。到了人间的王,这不就是造人的神跟人间的主……正好首尾相扣,又有阴、阳对应。
女娲是造人的神,有“大地之母”的含意在其中,我觉得不好去评价……而发生这种事情是历史的必然,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层面的境界的生命,都出现了与他境界生命不相匹配的某种表现,当走到人这儿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人间出现了妖怪了,那就是对神的污辱。
当人间走到这个程度,对应了一定的天体,就会出现一次“重新的整合”。通常都是讲“五千年的文明”。你往前追吧!两河流域、印度、埃及,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历史,再往前就没了。为什么没了?因为五千年转了一圈,又是那一圈儿从新(头)转起来,转到今天又要重新来一圈——一点多,转了十二个小时,(时钟)转一圈又回去了,你还找的着吗?你看的是下午一点跟凌晨一点,你只能看太阳,不能看你的劳力士,你的劳力士一看是一样的。我觉得就是一个意思。
我希望朋友能听懂我说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不同层面都有这样的循环,都包括了三项:天、地、人;或者两项:阴、阳,就看他生命的本身所对应的背后因素大和小。
咱们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这东西不是笔能写出来的。
子牙黑夜劫太师营 雷震子下山助皇兄
诗曰:
黑夜交兵实可伤,抛盔弃甲未披裳。
冒烟突火寻归路,失志丢魂觅去乡。
多少英雄茫昧死,几许壮士梦中亡。
谁知吉立多饶舌,又送天君入北邙。
话说子牙与众将来劫闻太师行营,势如风火。只见哪吒登风火轮,持火尖枪杀来。闻太师忙上了墨麒麟,拎鞭迎敌。黄天化自恃英雄,持两柄银锤,催动玉麒麟,前来接战,裹住闻太师不放。金、木二吒挥宝剑,上前助战。韩毒龙、薛恶虎展宝剑左右相攻。杀气纷纷,兵戈闪灼。
闻太师出征,就他一个人,他不带其他将官,遇到这四个,等于给他送死了。
怎见得一夜好战?有赞为证。
赞曰:
黄昏兵到,黑夜军临。
黄昏兵到,冲开队伍怎支持。
黑夜兵临,撞倒栅栏焉可立。
马闻金鼓之声,惊驰乱走。
军听喊杀喧哗,难辨你我。
刀枪乱刺,那知上下交锋。
将士相迎,孰识东西南北。
劫营将如同猛虎,踏营军一似欢龙。
鸣金小校,擂鼓儿郎。
鸣金小校,灰迷二目难睁。
擂鼓儿郎,两手慌忙槌乱打。
初起时,两下抖搜精神。
次后来,胜败难分敌手。
败了的,似伤弓之鸟,见曲木而高飞。
得胜的,如猛虎登崖,闯群羊而弄猛。
着刀的,连肩拽背;逢斧的,头断身开。
挡剑的,劈开甲胄;中枪的,腹内流红。
人撞人,自相践踏;马撞马,遍地尸横。
伤残军士,哀哀叫苦;带箭儿郎,戚戚之声。
弃金鼓,旛幢满地;烧粮艸,四野通红。
只知道奉命征讨,谁知道片甲无存。
愁云只上九重天,遍地尸骸真惨切。
如果这么说,闻太师还是输了。人家姜子牙将多兵广,他只有一个人,没招!
话说子牙劫闻太师行营,哪吒等把闻太师围困垓心。黄飞虎父子冲左营,与邓忠、张节大战,杀的乾坤暗暗。南宫适、辛甲等冲右营,与辛环、陶荣接战。俱系夜间,只杀得惨惨悲风,愁云滚滚。正酣战之际,杨戬从闻太师后营杀进去,纵马摇枪,只杀至粮艸堆上,放起火来。
杨戬,我觉得像《三国演义》的赵云。他比较独特。他是独立的、与众不同,有他生命的特殊使命。在整个众将中,他是夺目的!
好火!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烈焰冲霄势更凶,金蛇万道遶空中。
烟飞卷荡三千里,烧毁行粮天助功。
诗中都在描绘他们“顺天意”。
话说杨戬借胸中三昧真火,将粮艸烧着,照彻天地。
杨戬拥有三昧真火,就像他拥有“八九之功”。他修炼的那面东西可以转换过来(阳间)。
闻太师正战之间,忽见火起,心中大惊,自思:“粮艸被烧,大营难立。”把金鞭架枪、挡剑,无心恋战。又见子牙骑到,把打神鞭祭于空中,闻太师难逃这一鞭之厄,只打得闻太师三昧火喷出三四尺远近。
姜子牙把“打神鞭”扔起来就像有GPS、有导弹似的。姜子牙要打谁,就像给鞭子指示,鞭子就像有了思想一样可以分辨一切(没有眼睛的眼睛)。
太师把墨麒麟纵出圈子,且战且走;黄飞虎等追袭。邓忠、张节见中军失守,只得保着闻太师夺路而走。
中军失守,大营就完了,闻太师只能走。
南宫适等追赶辛环、陶荣。吉立、余庆见势头不好,护持不下,只得败走。辛环肉翅飞在空中,保着闻太师,退走往岐山。不表。
且说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在碧游床,忽然想起闻太师征伐西岐,正是雷震子下山之时,忙命金霞童儿:“请你师兄来。”
这里满有趣的,他说:“云中子在碧游床,忽然想起闻太师征伐西岐……”他没说“心血来潮”(道德真君他们都是“心血来潮”)。云中子不在“黄河阵”之中,他好像不算元始天尊十二金门里的(可以查)。相对而言,他保持的修炼状态要比那十二个人好。我是这么理解啦!
童子去不多时,将雷震子请至碧游床前,倒身下拜。
几乎这些修道的人,他们打坐的地方都叫“碧游床”。很多人在“碧游床”待着,元神就出去了。
云中子曰:“徒弟,你可往西岐,去见你兄武王姬发,便可谒见你师叔姜子牙,助他伐纣,你可立功,速去。倘或中途若遇有肉翅之人,便可立功,方不负贫道传你两翅玄功,以助周室。”
雷震子“两翅玄功”是他上次下山救周文王的时候,云中子给了他两个杏,他吃了一个,然后他说“另外一个留给师父”,他再想一想:太好吃了!不给师父了,他通通自个儿吃了,然后后面长了两个肉翅膀。
正是:两枚仙杏安天下,方保周家八百年。
且说雷震子出洞,把风雷翅一展,脚登天,头往下,二翅腾开,顷刻万里。怎见得?有赞为证。
赞曰:
大雨燕山曾出世,一声雷响现无生。
燕山,应该就是北京城的燕山,出了雷震子。
终南秘授先天诀,八卦炉边师训成。
七岁临潼曾会父,回山学艺更精明。
二枚仙杏分离坎,两翅飞腾有昃盈。
洞府传就黄金棍,展动舒开云雾生。
奉师法旨离玉柱,方见岐山旧有名。
在《西游记》里看到如来佛让观音菩萨去找唐僧的时候,用“佛旨”,这里都是用“法旨”,其中有根本的区别(人不好评论),如果这些都能分得清楚的话,写书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他可以把神、仙、道,乃至更高神仙的做法、所在境界位置纯净的程度都能够分清的话,你说他是一般人吗?
一般人根本分不清“法旨”、“佛旨”……
且说雷震子离了终南,把二翅一夹,有风雷之声;飞至西岐山,远远望见闻太师兵败而来。雷震子大喜:“幸遇败兵,正好用心杀他一阵!”
且说闻太师正挫锋锐,慌忙疾走,猛然抬头,见空中飞有一人,面如蓝靛,发似朱砂,獠牙生于上下,好凶恶之像。
辛环也是这么(被)描写,我以为有雕、鹰、鸠含意。我记得有人说雷震子就像大鹏鸟……
闻太师叫:“辛环!你看前面飞来一人,甚是凶恶,你可仔细小心!”说犹未了,雷震子大呼曰:“吾来了!”举棍就打。辛环锤钻迎面交还。空中四翅翻腾,锤棍交加响亮。
雷震子乃仙传棍法,辛环生就英雄。怎见得:
四翅在空中,风雷响亮冲。
这一个杀气三千丈,那一个灵光透九重。
这一个肉身成正道,那一个凡体受神封。
这一个棍起生烈焰,那一个锤钻逞英雄。
平地征云起,空中火焰凶。
金棍光辉分上下,锤钻精通最有功。
自来也有将军战,不似空中类转蓬。
话说雷震子中途一战,只杀得辛环抵挡不住,抽身望岐山逃走。雷震子自思:“不可追赶。见了师叔、皇兄,料他还来,终久会我。”遂望西岐城相府中来。不题。
只见众人俱在子牙府里报功,劫营得胜,挫了闻太师的锋锐。
子牙大喜,慰劳诸将曰:“今日之胜,皆出汝等之力,圣主社稷生民之福。”
众将答曰:“武王洪福,丞相德政,故使闻仲不识时务,失其利也。”
众将都是修炼的,但这个时候他们都去服务武王,武王只是普通肉身,但他们都把武王放在前面:“武王洪福,丞相德政。”他们不会突出自己。为什么?因为他们受师命来到人间去辅佐人间的王,武王的洪福来自他们的师尊乃至元始天尊的认可。那元始天尊以下的生命都要遵从。今天,人们失去了道德,很大成分是不懂得这些礼数。
正话间,忽报:“有一道童求见。”
子牙传:“请。”
少时雷震子进府下拜,口称:“师叔!”
子牙曰:“是那座名山弟子?今至此地。”
雷震子答曰:“弟子乃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门下雷震子是也!今奉师命下山,一则谒师叔立功,二则见皇兄相会。”
子牙曰:“你皇兄是谁?”
雷震子曰:“皇兄乃是武王。”
子牙问两边站立殿下:“你们可认得么?”
众人曰:“认不得。”
雷震子曰:“弟子七岁曾救文王出五关,弟子乃燕山雷震子。”
子牙方悟,谓诸将曰:“此子──先王曾言,出五关遇雷震子救护──今日进西岐,乃当今之洪福,得此异人。”遂引雷震子往见武王。
子牙至皇城,有执殿官启武王:“丞相候旨。”
武王传:“宣。”
子牙进殿,行礼毕,奏曰:“大王!御弟朝见。”
武王曰:“孤弟何人?”
子牙曰:“昔日先王在燕山收的雷震子,一向在终南山学艺,今日方归。”
武王命:“请来。”
雷震子进内庭,倒身下拜,口称:“皇兄。”
武王称:“御弟,昔先王曾言贤弟之功,救危出关,复回终南。今日相逢,实为庆幸!”
武王见雷震子形像凶恶,不敢命入内庭,恐惊太姬等。
太姬,是武王的母亲。
武王曰:“相父与孤代劳,相府宴弟。”
子牙曰:“雷震子持斋,只随臣府宅,以便立功。”
武王甚喜。
这时候,姜子牙就把雷震子拉去吃饭;黄天化下来见自己父亲黄飞虎的时候,黄飞虎也跟自己的长子喝酒。
雷震子彼时辞王回相府。不题。
闻仲心高逆天行 独往金鳌邀道友
且说闻太师兵败岐山七十里,收住败残人马,结下营寨查点,损折军兵二万有余。
闻太师他带了三十万人,才损折二万多,很不错了。
太师陞帐,长叹曰:“自来提兵征伐多年,未尝有挫锋锐。今日到此,失机丧师,殊为痛恨!”心下十分不乐。自思无门:欲调别将,各有镇守。
闻太师调不动,他不能调。
太师乃丹心赤胆,恨不得一刻遂平西地,其心才快!岂意如今失机被辱,只急得当中神目睁开,长吁短叹。
闻太师神目睁开!我没看他神目起什么作用。我能体会的是:闻太师可以用自己的元神看外面。就是不透过(肉身)这一只眼睛,不透过光的折射,所以他可以突破光芒……
吉立迎前启曰:“太师不必忧虑,况且三山五岳之中,道友颇多,或请一二位,大事自然可成。”
太师听说,“老夫着军务烦冗,紊乱心怀,一时忘却。”遂上帐,吩咐邓、辛二将:“好生看守大营,吾去来。”
太师乘了墨麒麟,把风云角一拍,那兽起在空中。
是闻太师太自以为是……他想到的都是:“我把这事干成。”跟今天的精英几乎有得一比……但这种说法的本身,它是有逆于天意;有逆于上、下真正生命存在的“本来”。我个人觉得挺惨的!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自己把自己给扼杀掉(当他把自我放在其中的时候,“他”就没有了)。
人的眼睛看不见自己,他要让所有人、所有周围的一切顺应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对的。”不管周围的一切。他自己成为“天地”了,他自己成为“主”。那就是错的。
正是:金鳌岛内邀仙友,封神榜上早标名。
是元始天尊给了姜子牙封神榜。封神榜上的名字早都写好了。而当时元始天尊跟姜子牙说:“谁叫你也别回头。”如果姜子牙当时不回头(听师父的话)就等于把申公豹那段全废了,这个时候,元始天尊从某种角度上其实可以有借口去拯救封神榜上所有的生命。我以为元始天尊他就可以重新再安排。终归有些生命果位相当高,修炼得相当辛苦,付出了相当代价,不至于在那样背景之下遭此劫难。赵公明、三仙姑,包括黄天化他们,其实可能都被救了,就是说:破掉了原来的封神榜,破掉了原来的安排。但关键在姜子牙手中,元始天尊都不能做,他有多大功力都不能做,南极仙翁更不行。所以这里面就有一种生命中的道理:
修行的人在他修行的过程中,要真正听、尊重师父的所有教诲,师父说什么,就:“是!”而不是说:“师父,我以为……”(基本就完蛋)。
你听懂多少是多少。当你认为你听不懂的时候,你去研究、想听懂的时候,你已经错了(神、佛、道是不能这么被研究的)……你其实是动了人的想法、人的念头。你用你的知识,用你的理解,用你的人生经历,试图去理解你自己的师父或者你这一门厉害的人要提升你境界的道理,那不就瞎掰(无知者,无畏)。实际上是让你去掉它。你听不懂的原因就是自身东西带来的障碍……以精英的态度表现极端无能的生命欲望。
真正的悟性,就是师父说“去”,就去。你真正明白的话:走到哪儿算到哪儿。如果你走不到的话,师父就会告诉你。师父让你去,你就一定能走到,那做师父的绝对不会给你一个你根本办不到的……
话说闻太师的墨麒麟周游天下,霎时可至千里。其日行到东海金鳌岛。
人坐在那里,瞬间可以到无尽之远。你的念头有多远,取决于你自己生命的境界。你的念头光想着肉(肉体),远不了。那和尚往那儿一坐,三天五天不动,他根本不在这块肉上,他有玄妙的玄(法),那就不只千里了。
这里指麒麟的行走“霎时可至千里”,与闻太师第三只眼睛暴露出来是相关的……
太师观看大海,青山幽静,因嗟叹曰:“吾只为国事烦琐、先王托孤之重,何日能脱却烦恼,静坐蒲团,参玄悟妙,闲看黄庭一卷,任乌兔如梭,何有与我?”
闻太师去九龙岛的时候就有(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是闻太师第二次说出同样的话,我以为这里面是有含意:
闻太师他这个人的生命境界全在“国家”这点儿事上,其实他都放在自身的荣耀上,因为他目空无人……他如果真是个修行的人,他的蛟龙金鞭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打折了,就说明姜子牙是(代表)天意,他不是……他为什么没有这个悟性?——他师父给他这对鞭,(代表)鞭在,商朝在;鞭折,商朝完!
真个好海岛,有无穷奇景,怎见得?有赞为证:
势镇汪洋,威宁摇海。
一个海岛,因为上头有炼气士、有这些修行的人带来的能量,可以“镇汪洋、宁摇海”。普通人就叫“气场”呗。
潮涌银山鱼入穴,波翻雪浪蜃离渊。
木火方隅高积土,东西崖畔耸危巅。
丹岩怪石,峭壁奇峰。
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
峰头时听锦鸾啼,石窟每观龙出入。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鸟。
远古时代有所谓的灵禽、玄鸟。商朝的鼻祖(契),他的母亲就是听得玄鸟声之后而怀了他。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源堤艸色新。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金鳌岛就像东海的定海神针一样。原因是岛上有修行的人。
话说闻太师到了金鳌岛,下了墨麒麟,看了一回,各处洞门紧闭,并无一人,不知往那里去了,静悄悄的。
闻太师沉吟半晌,自思:“不如往别处去罢。”
上了墨麒麟,方出岛来,后有人叫曰:“闻道兄!往那里去?”
闻太师回顾,见来者乃菡芝仙也。忙上前稽首曰:“道友往那里去?”
菡芝仙答曰:“特来会你。金鳌岛众道友为你往白鹿岛去练阵图。前日申公豹来请俺们往西岐助你。我如今在八卦炉中炼一物,功尚未成,若是完了,随即就至。众道友现在白鹿岛,道兄,你可速去。”
闻太师听说大喜,遂辞了菡芝仙,径往白鹿岛来,霎时而至。只见众道人:或带一字巾、九扬巾,或鱼尾金冠、碧玉冠,或挽双抓髻,或陀头样打扮,俱在山坡前闲说,不在一处。
闻太师看见,大呼曰:“列位道友,好自在也!”
众道人回头,见闻太师,俱起身相迎。
这些人对于在朝中为官的,还是满敬重的。我个人以为:只要在人中修行的人,要尊重人中的环境。就像哪吒为什么托生个人,要去讨个三魂七魄?他干嘛不直接来呢?
内有秦天君曰:“闻得道兄征伐西岐,前日申公豹在此相邀助你,吾等在此练十阵图,方得完备。适道兄到临,真是万千之幸!”
都是时辰到了。
闻太师问曰:“兄们练的那十阵?”
秦天君曰:“吾等这十阵,各有妙用。明日至西岐摆下,其中变化无穷。”
闻太师看罢,曰:“为何只有九位,却少一位?”
素天君曰:“金光圣母往白云岛去练他的金光阵,其玄妙大不相同,因此少他一位。”
董天君曰:“列位阵图可曾完么?”
众道人曰:“俱完了。”
“既完了,我们先往西岐。闻兄在此等金光圣母同来。你意下如何?”
闻太师曰:“既蒙列位道兄雅爱,闻仲感戴荣光万万矣!此是极妙之事。”
九位道人辞了闻太师,借水遁先往西岐而来。
因为在海岛,所以借水遁。但淡水、海水是两回事。
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天下嬉游半月功,倏来倏去任西东。
仙家妙术无穷际,岂似凡夫驾彩虹。
十绝大阵绝命劫 封神榜上列其身
不说九位道者往西岐山,到了营里。
且说闻太师坐在山坡,倚松靠石,未及片时,只见正南上五点豹斑驹上坐一人,带鱼尾金冠,身穿大红八卦衣,腰束丝绦,脚登云履,背一包袱,挂两口宝剑,如飞云掣电而来。望见白鹿岛洞前不见众人,只见一位穿红、三只眼、黄脸、长髯的道者,却原来是闻太师。
金光圣母急下坐骑,曰:“闻兄何来?”
二人施礼。
问:“九位道友往那里去了?”
太师曰:“他们先往岐山去,留吾在此等候同行。”
二人大喜,齐上坐骑,驾起云光,往岐山而来,霎时便至。到了行营,吉立领众将迎接,上中军帐,与众道人相见。
秦天君曰:“西岐城在那里?”
闻太师曰:“因吾前夜败兵,退至七十里安营,此处乃是岐山。”
众人曰:“我们连夜起兵前去。”
闻太师令邓忠前队起兵,整点人马。一声炮响,杀奔西岐城来,安了行营,三军放定营大炮,呐喊传更。
子牙在相府自因得胜,与众将逐日议论天下大事,忽听喊声,子牙曰:“闻太师想必取得援兵至矣。”
旁有杨戬答曰:“闻太师新败,去了半月,弟子闻此人乃截教门下,必定别请左道旁门之客,也要仔细防护。”
这就是杨戬的过人之处。他只要顺着时间,前、后一推,他就知道大概。
子牙听罢,心下疑惑,乃同哪吒、杨戬等都上城来观看,闻太师行营今番大不相同。
姜子牙这时候为什么要找哪吒、杨戬?他们在看东西的时候,不仅看人的这一面,他们可以看到不同层面。从某种程度来讲,他们比人看得更加真实。
子牙见营中愁云惨惨,冷雾飘飘,杀光闪闪,悲风切切,又有十数道黑气,冲于霄汉,笼罩中军帐内。子牙看罢,惊讶不已。诸弟子默默不言,只得下城入府,共议破敌,实是无策。
姜子牙看到那十个道人加上闻太师他们带有的生命属性所展现出来的力量……都是邪的,而且,邪的背后力量巨大,大到姜子牙一看就知道,作为二郎神(杨戬)他们都能感受到,但作为人,就看不出来……
且说闻太师安了营,与十天君共议破西岐之策。袁天君曰:“吾闻姜子牙昆仑门下。想二教皈依,总是一理,如红尘杀伐,吾等不必动此念头。既练有十阵,我们先与他斗智,方显两教中玄妙。若要倚勇斗力,皆非我等道门所为。”
斗法,本身是更加的阴邪。袁天君表面看起来是道义的,但同样包含“截教不服阐教”——通天教主门下的人都是“羡慕、妒嫉、恨”。
闻太师曰:“道兄之言甚善。”
次日,成汤营里炮声一响,布开阵势。闻太师乘墨麒麟,坐名请子牙答话。报进相府。
子牙随调三军,摆出城来,旛分五色,众将轩昂。子牙坐四不像上,看成汤营里布成阵势。
只见闻太师坐麒麟,执金鞭在前,后面有十位道者,好凶恶!脸分五色:青、黄、赤、白、红,俱皆骑鹿而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青丝上搭一纶巾,腹内玄机动万人。
无福成仙称道德,封神榜上列其身。
修不成的才“称道德”。高级动物没有道德可言。(有德的)人的灵魂(元神)可以超越三界在不同境界正的生命中;缺德者,就是没有生命的境界。
话说秦天君乘鹿上前,见子牙打稽首,曰:“姜子牙请了!”
子牙欠背躬身答曰:“道兄请了!不知列位道兄是那座名山?何处洞府?”
秦天君答曰:“吾乃金鳌岛炼气士秦完是也!汝乃昆仑门客,吾是截教门人,为何你倚道术欺侮吾教?甚非你我道家体面。”
当有妒嫉在,必有杀气。“羡慕、妒嫉、恨”现在成为中国大陆人生活的元素。
子牙答曰:“道友何以见得吾欺侮贵教?”秦完曰:“你将九龙岛魔家四人诛戮,还深侮吾教。我等今下山,与你见个雌雄。非是倚勇,吾等各以秘授略见功夫。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强斗勇,皆非仙体。”
秦完说罢,子牙曰:“道兄通明达显,普照四方,复始巡终,周流上下,原无二致。纣王无道,绝灭纪纲,王气黯然。西土仁君已现,当顺天时,莫迷己性。况鸣凤于岐山,应生圣贤之兆。从来有道克无道,有福摧无福,正能克邪,邪不能犯正。道兄幼访名师,深悟大道,岂有不明道理!”
无论道行多深,在人的环境中都归到人的层面。周朝,是顺天意的;纣王,是逆天意的。
秦完曰:“据你所言,周为真命之主,纣王乃无道之君。吾等此来,助纣灭周,难道便是不应天时?──这也不在口中讲。
他们截教的师父也都知道有这件事情,所以说:各自都不要出洞府,闭门读“黄庭”,人间发生什么事不要管。当他们一管,阐教的人就得出手,这就是相生相克的理。
姜子牙,吾在岛中曾有十阵,摆与子牙过目。不必倚强,恐伤上帝好生之仁,累此无辜黎庶,勇悍儿郎,智勇将士,遭此劫运,而縻烂其肌体也。不识子牙意下如何?”
意思就是,我们摆阵,你们破阵,我们也不用凡夫俗子地过仗,你能破,就行;你破不了,你就死里头。
子牙曰:“道兄既有此意,姜尚岂敢违命。”
只见十道人俱回骑进营,一两个时辰,把十阵俱摆将出来。
秦完复至阵前曰:“子牙,贫道十阵图已完,请公细玩。”
子牙曰:“领教了。”随带哪吒、黄天化、雷震子、杨戬四位门人来看阵。
这时候,黄飞虎都不露面,那个(十阵图)他不能看。
闻太师在辕门与十道人细看,子牙领来四人:一个站在风火轮上,提火尖枪,是哪吒;玉麒麟上是黄天化;雷震子狰狞异相;杨戬道气昂然。
真正厉害的,在他的相貌中都可以显现出来。
只见杨戬向前对秦天君曰:“吾等看阵,不可以暗兵、暗宝暗算吾师叔,非大丈夫之所为也。”
秦完笑曰:“叫你等早晨死,不敢午时亡。岂有将暗宝伤你等之理!”
哪吒曰:“口说无凭,发手可见。道者休得夸口!”
四人保定子牙看阵。见头一阵,挑起一牌,上书“天绝阵”;第二上书“地烈阵”;第三上书“风吼阵”;第四上书“寒冰阵”;第五上书“金光阵”;第六上书“化血阵”;第七上书“烈焰阵”;第八上书“落魂阵”;第九上书“红水阵”;第十上书“红砂阵”。
子牙看毕,复至阵前。秦天君曰:“子牙识此阵否?”子牙曰:“十阵俱明,吾已知之。”袁天君曰:“可能破否?”子牙曰:“既在道中,怎不能破?”袁天君曰:“几时来破?”子牙曰:“此阵尚未完全,待你完日,用书知会,方破此阵。请了!”闻太师同诸道友回营。
子牙进城,入相府,好愁!真是双锁眉尖,无筹可展。杨戬在侧曰:“师叔方才言能破此阵,其实可能破得否?”
姜子牙曰:“此阵乃截教传来,皆稀奇之幻法,阵名罕见,焉能破得?”不言子牙烦恼。
且说闻太师同十位道者入营,治酒款待。饮酒之间,闻太师曰:“道友,此十阵有何妙用可破西岐?”
秦天君开讲十绝大阵。不知有何奥妙,且听下回分解。
◇(待续)
(点阅【涛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